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紧急切断装置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生产过程中安全的重要设施。为了确保这些装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选择合适的紧急切断装置至关重要。对于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必须安装紧急切断装置。这些装置应在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切断物料供应,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例如,对于毒性气体的设施,还应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
其次,设计与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紧急切断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完成,并且系统本身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这些装置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联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定期维护与检查也是确保紧急切断装置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的硬件检查、功能测试以及故障排除等。通过定期的功能测试,可以确保紧急切断装置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迅速响应并发挥作用。
培训与演练同样重要。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紧急切断装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流程。同时,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急反应能力。
最后,记录与报告也不可忽视。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详细记录紧急切断装置的运行状态、维护情况以及故障处理过程。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还能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在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方面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科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考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安全管理
1、甲化工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甲酸甲酯混合液”做了物理性鉴定,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标明该混合液具有易燃易爆特性,购买该混合液的乙企业在卸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混合液泄漏,造成5人中毒死亡,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甲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及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化工企业应当对“甲酸甲酯混合液”做毒理特性鉴定
B.该起事故因混合液泄漏导致人中毒死亡,属于环境污染事故
C.该起事故由乙企业操作不当引起,甲企业不承担责任
D.该"甲酸甲酯混合液"的安全标签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A选项正确,甲化工企业应当对“甲酸甲酯混合液”做毒理特性鉴定。
B选项错误,该起事故因操作不当导致混合液泄漏,造成5人中毒死亡,属于危化品中毒事故。
C选项错误,甲化工企业只做了物理性鉴定,未进行毒理特性鉴定,由于乙企业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特性,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D选项错误,安全标签应当标明其物理危害、环境危害和健康危害。第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所载明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3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B.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单位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C.某危化品生产企业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与饮用水厂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应当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转产、停产、搬迁、关闭
D.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错误: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
B选项错误: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单位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维修或者更换。使用单位应当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C选项错误:第十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3)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4)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
(5)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D选项正确: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
3、甲企业拓展生产线,建设厂房从事乙醇汽油生产储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该建设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建设项目应当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的应急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B.甲应当组织人员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评价
C.应急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甲企业
D.若该新建储存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为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选项错误: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B选项错误: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将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选项错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45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D选项正确: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按照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4、某化工企业拟投资设立一条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线。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该企业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管道应设置明显标志,并定期检查、检测
B.发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C.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D.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
E.应当如实记录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流向
参考答案:A,D,E
参考解析:选项A正确,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
选项B错误,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选项C错误,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选项D正确,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
选项E正确,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可用于制造爆炸物品的危险化学品(简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其生产、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流向,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
5、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单位中,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的是()。
A.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B.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
C.剧毒化学品生产单位
D.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E.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
参考答案:C,D,E
参考解析: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可用于制造爆炸物品的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如实记录其生产、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流向,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故选C,D,E。
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安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B.施工单位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应当在开工3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
C.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D.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不符合规定,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决定并组织实施
E.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安全技术专家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选项A正确,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选项B错误,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 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选项C正确,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选项D错误,已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其所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选项E错误,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