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银行从业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货币的职能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银行从业
授课老师:孙婧
所属科目:初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一部分第二章 金融基础知识/第一节 货币基础知识/货币本质与职能
所属版本:2025

货币的职能介绍

 

• 货币的职能

职能

特点

价值尺度

可以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也可以是不足值或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或价值符号。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流通手段

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②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贮藏手段

①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②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支付手段

积极作用:

① 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② 借助于货币的支付手段,一部分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相互抵消,可以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消极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存在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作为国际间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② 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进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③ 作为社会财富的转移手段,如资本的转移、对外援助、战争赔款等。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21 16:15:55
货币的职能包含哪几个方面?

货币的职能包含哪几个方面?

货币包含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5大职能!职能特点/作用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特点: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流通手段特点:①
2023-12-14 浏览:120
货币的职能中,价值尺度是什么意思?

货币的职能中,价值尺度是什么意思?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既可以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也可以是不足值或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或价值符号。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
2023-12-14 浏览:231
货币的职能中,流程手段有什么特点?

货币的职能中,流程手段有什么特点?

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2023-12-14 浏览:79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有什么特点?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有什么特点?

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而保存起来时,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第二,必须是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2023-12-14 浏览:199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会产生哪些作用?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会产生哪些作用?

货币在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偿还欠款、上交税款、银行借贷、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积极作用:①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突破了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②借助于货币
2023-12-14 浏览:245

货币的职能考点试题

判断题 1.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商品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所以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 )
A .
B .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也可以是不足值或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或价值符号。

多选题 2.2016年春节,刘女士看中了一条标价为2万元的钻石项链,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1.8万元买下该项链。该过程中,货币执行了(  )职能。
A . 价值尺度
B . 流通手段
C . 世界货币
D . 贮藏手段
E . 支付手段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选项A正确: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题干中,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
选项B正确: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题干中,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选项C错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从而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即世界货币职能。
选项D错误:当货币暂时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而保存起来时,就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选项E错误:货币在实现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偿还欠款、上交税款、银行借贷、发放工资、捐款、赠与等。
故本题选AB。

多选题 3.2019年春节,刘女士看中了一条标价为2万元的钻石项链,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1.8万元买下该项链。该过程中,货币执行了()职能。
A . 价值尺度
B . 流通手段
C . 价格尺度
D . 贮藏手段
E . 支付手段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就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题干中,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单选题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是()。
A . 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B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 . 必须是直接以重量计算的贵金属
D . 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故选A

单选题 5.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有(  )。
A . 可以是观念形态的货币
B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
C . 需要具有十足价值
D . 不可以用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
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
故B项正确,D项错误。
A项是价值尺度的要求。
C项是贮藏手段的要求。

大咖讲解:货币的职能

孙婧
期货从业
证券从业
银行从业
曾就职于多家大型证券、期货公司,具有丰富的金融从业培训经验,外汇分析师,大学生金融交易大赛评委,同时拥有金融类多个从业资格。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货币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本质表现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与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高频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信用制度发达程度;汇率和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
Mo: 流通中现金;
M1 :Mo +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 :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高频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指的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物价总水平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 因此,世界各国多用物价指数测量通货膨胀率。 2、通货紧缩指的是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与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也是货币供求失衡、物价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对整个经济增长也同样有着不利的影响。

高频

货币起源与演变、货币的本质

•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出现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①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数字货币(DC/EP)

定义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新型的货币形式,由中央银行以数字方式发行的、有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可以被视为纸币的数字化形态。

发展阶段

2014 年开始研发, 2020 年试点。

功能属性

与纸钞完全一样,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就是人民币电子版,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和纸钞和硬币等价,是人民币总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

作用

有利于降低纸币管理成本,提升支付的便捷性,确保交易信息完整透明;同时,也有利于货币监管,打击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对资金流量和存量的实时监控,增强金融稳定性;此外,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增强我国的金融竞争力。

监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售代币票券和数字代币,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高频

货币需求及影响因素

①收入水平: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
②利率水平:正常情况下,利息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③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M=PQ/V(以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可供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成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④信用制度发达程度。当信用制度发达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支付结算减少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数量,从而使货币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利于金融市场完善,增加可供人们选择的资产形式,人们的资产配置就有更多的选择,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就会减少,从而使货币需求下降。
⑤汇率:当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贬值时,对外币需求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就减少。
⑥公众的预期和偏好: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时,会减少货币持有,则货币需求减少。
⑦其他因素: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通讯等技术状况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高频

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在实践中,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依据的标准基本一致,即货币的流动性。
流动性是其他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即金融资产转化为货币而不损失的能力。
(2)我国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
1994年10月,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以货币流动性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
各层次的货币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此后,从我国金融市场实际出发,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进行了多次修订。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
2002年又将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三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不计入相应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修订货币供应量,在货币供应量中加入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将其计入广义货币M2。
2015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提出自2015年起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统计口径。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存款”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纳入“各项贷款”统计口径。
2018年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
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由于M2通常反映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因此,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是指M2。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中,货币供应量三个层次(实际为四个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会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而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高频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的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商业银行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基础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首先取决于原始存款的规模。在原始存款基础上,派生存款的规模还取决于货币乘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可用于放款的资金越少,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则越少,反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低,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额则越大。
(2)现金漏损率(c)
如果在存款派生过程中有客户提取现金,则现金就会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使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派生倍数也必然缩小,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下降。
(3)超额准备金率(e)
实际上,银行总有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金不会贷出,以满足银行经营活动需要。留有的超额准备金越多,用于贷款的部分就越少,使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削弱。超额准备金和活期存款总额是反向比例关系。
(4)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rt)
一般地说,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当企业持有的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时,银行对定期存款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金率(rt)提留准备金,所以定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和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t)的变动,可视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的进一步调整。由于按照rt·t所提存的准备金是用于支持定期存款所需要的,尽管它仍然保留在银行手中,但它却不能支持活期存款的进一步创造,会使活期存款创造规模下降,对货币乘数K产生影响。
由上可知,银行吸收一笔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多少存款货币,要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高频

(一)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多用物价指数测量通货膨胀率。

• 通货膨胀的原因

原因类型

具体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过多的币追逐过少商品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①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②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

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

结构型通货膨胀

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而引起

 

•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

生产和流通

①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

②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分配和消费

①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②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③通货膨胀降低消费规模。

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

①使货币贬值,扰乱金融领域的正常秩序;

②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信心,导致一国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③打击生产领域,导致经济紊乱;

④引起经济领域混乱,直接波及整个社会,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政策

具体措施

紧缩的货币政策

①减少货币供应量;

②提高利率。

紧缩的财政政策

①增收节支——增加税赋;

②减少赤字

此外,还可以通过紧缩的收入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以及货币改革等措施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高频

(二)通货紧缩

•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 通货紧缩的原因

原因类型

具体

货币供给减少

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

有效需求不足

①实际利率较高;

②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

③制度变迁和转型等体制因素。

供需结构不合理

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

国际市场的冲击

 

 

• 通货紧缩的影响

影响方面

具体

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①实际利率 — 投资的实际成本 —投资 ↓

②预期价格 ↓— 预期收益 ↓—投资意愿 ↓

减少消费需求

 

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①使政府的收入向企业和个人转移;

②使企业在价格下降中受到损失;

③使工人的实际工资增加;

④形成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的资金再分配。

 

• 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政策

具体措施

扩大有效需求

①投资需求:

• 扩大政府公共支出;

• 刺激企业及民间投资;

•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②消费需求:

• 消除各种不利于增加消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约束,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组合,引导社会消费稳定增长;

• 提高公众收入水平,增加其购买能力以提高消费需求;

• 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刺激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

• 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和品种;

•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①财政政策:

• 扩大财政开支;兴建公共工程;增加财政赤字;减免税收。

②货币政策:

•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买入有价证券等手段,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乘数,增加社会货币供给总量;

• 降低基准利率,以减少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市场利率,刺激总需求。

引导公众预期

 

 

添加银行学霸君或学习群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银行从业书籍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