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成人高考>报考指南

福建省2008年专升本《中药学》考试大纲

2008年1月23日来源:233网校
中药学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等基本知识及技能,为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专升本入学需要,中药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中药的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采集及炮制方法。
(2)掌握86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84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83余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考试内容】
总论
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明确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历代本草代表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熟悉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了解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了解毒性的概念,掌握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熟悉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第六章用药禁忌
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了解证候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重点:配伍禁忌的内容,如何对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的分类,妊娠禁忌的使用原则。

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特殊入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不同要求)。
重点:影响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中药的特殊煎法。

γרҵ ʦ ԭ/Żݼ
() ˾ 150 / 150
Ӣ() Monica 150 / 150
ѧ() 150 / 150
ѧ() ֥ 150 / 150
ѧ(ר) ŷ 150 / 150
Ӣ(ר) Monica 150 / 150
ߵѧ(һ)(ר) 150 / 150
ߵѧ()(ר) ֥ 150 / 150
γ
-ѧ(ʷƾ)
ʦ
Monicaʦ
ר-ѧ
ŷʦ

ײͰרVIP/VIP++ģ)

ײƣ1Ŀ
2ǰ2
3ѧһα

׷1
2γ̽+μ+ƶ

ȵƼ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