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表现---表情
• 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心理学家常常把人类的表情分为三种, 即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
• 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反映一个人情绪状态的。
• 仅仅依靠表情来判断人的情绪是不够的,因为对一个人情绪的判断必须与其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
•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达尔文认为人的7种基本的情绪: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 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被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
• 从产生顺序来看,情绪反应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
• 从引起原因上讲,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并伴有生理变化,而情感则与人对事物的深刻体验和认识联系在一起。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 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制约,在特定的时候,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因为受情感的社会内容的影响而改变了它的原始形式。
•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人的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与它对立的一极:积极和消极情绪、增力和减力情绪、肯定和否定情绪。
• 情绪的两极性划分
• 根据快感度:愉快和不愉快
• 根据紧张度:轻松和紧张
• 根据激动度:平静和激动
• 根据强度:一般和极端
情绪状态
• 按照情绪发生强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心境不针对具体的事物,而是在特定时间内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的体验状态。
• 激情: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
• 应激:由于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激情相比,应激的生理激活水平更高、更强烈,而认知范围更窄,理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下降。
情绪的基本理论
• 詹姆斯-兰格的理论:强调情绪来源于身体的反应,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作用。
• 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体验不能简单理解成在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而要考虑个体对生理唤起的评价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评价通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2026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早鸟学习计划
已下载:17 570.49KB
下载2026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早鸟学习计划
已下载:15 494.82KB
下载2025年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学习计划
已下载:36 499.49 KB
下载2025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学习计划
已下载:50 341.15KB
下载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