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金融

2013年经济师《中级金融实务》精讲笔记:第九章

2012年12月21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能够通过金融途径影响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
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再贴现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
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
贷款限额
利率限制
流动性比率
直接干预
间接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内,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改变货币乘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1)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2)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
  (4)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猛烈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相反变化)
  (2)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反向影响)
  (3)宣示效果。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说明信用即将收缩,利率随之上升,公众会自动紧缩对信用的需求;反之则相反。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是:
  (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易实施;
  (2)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必须立即执行;
  (3)对松紧信用较公平,一旦变动,能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
  其缺点是:(1)作用猛烈,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因此其有固定化的倾向;(2)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充抵法定准备金,而不必收缩信贷。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合格的客户贴现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
  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贷中央银行资金的成本;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票据种类;申请机构)。
  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①借款成本效果。②宣示效果。③结构调节效果。一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二是按国家产业政策对不同类的再贴现票据制定差别再贴现率。
  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前提条件是:
  (1)要求在金融领域以票据业务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2)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3)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
  再贴现的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后贷款者的作用;
  (2)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可调节总量还可以调节结构;
  (3)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等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它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多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
  (2)通过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来影响经济。
  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是: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须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2)要具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
  (3)信用制度健全。
  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对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及对象可以自主、灵活地选择,故具有以下优点:
  (1)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那样被动;
  (2)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
  (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
  (4)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缺点是:
  (1)从政策实施到影响终目标,时滞较长;
  (2)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4.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这类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第二,消费者信用控制。第三,不动产信用控制。第四,优惠利率。
  (2)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贷款限额。
  第二,利率限制。
  第三,流动性比率。
  第四,直接干预。
  (3)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具体包括:
  ,道义劝告
  第二,窗口指导。

  相同系列>>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实务》精讲笔记汇总

  相关推荐: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全真模拟试卷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考前压密试卷汇总

  网校辅导:帮助考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2013年经济师考试内容,233网校提供了2013年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班、冲刺班等课程!!免费试听>>

责编:lyz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мû֪ʶ 350 / 350
2017мھ 350 / 350
2017мԴ 350 / 350
2017м̹ ͮ 350 / 350
2017м˰վ ɱ 350 / 350
2017мר 350 / 350
2017мزþ 350 / 350
2017мʦũҵþ κ 350 / 35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