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考试大 >> 建筑工程 >> 建筑周边 >> 水利水电 >> 文章内容

浅析建筑排水小型污水处理

来源:考试大  2010年12月26日   【要想考试都不怕,只有常来考试大!

  工程上,选择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时,首先应确认污水的水质。有些厂家样本在提供参数时,一般只有COD或BOD参数值,然后根据设计处理量Q(m3/d)就可以把从住宅小区、矿山、石油化工、宾馆。工厂、学校、饭店等行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到一级或中水排放,给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假象。其实,各种污水形成的COD、BOD、SS构成内容相去甚远,除以上参数外。设计者更重视的因素有污水的可生化性(BOD/COD)值,有害物质的浓度、pH值等,这些重要参数对选择处理工艺和反应器的类型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回避这些因素,只用流量或BOD来套用设备,将会带来很大隐患。

  在有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出现过调节沉淀池,调节酸化池等综合功能的地型。设计者出于小型化、一池多用的良好愿望,创造了这些池型。但是每一个工艺模块都是在特定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功效。调节池的功能在于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因此,调节池的液面水位是波动很大的,水深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沉降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为了均匀水质,作为调节池设计时希望把不同时刻的进水互相碰头混参,因此池内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型流态。因此可以认为调节池的功能和流态与静置沉淀理论相驳。酸化理论是利用调正合适的水力停留时间及水的上向流速使厌氧甲烷菌难以繁殖,使反应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进行水解产酸菌迅速分解有机物的过程。酸化工艺要求上流式流态从下向上穿透污泥层完成对有机物的网捕、吸附、生物絮凝、生物降解、澄清污水等综合反应。这个过程需要配水均匀;上向流态;衡定的反应时间等等,显然水位波动很大的调节池与之不易相容。所以,如果保证各处理工艺真正发挥原有功能,采用诸如调节沉淀池、调节酸化池要在内部结构上大作文章,否则应脱开分建为好。

  在氧化池的设计中,很多人很看重水力停留时间(HRT),并把这一因素作为工艺计算比选的重要标尺。在实际设计中,一般氧化池控制性参数应为有机物负荷(污泥负荷或容积负荷)和去除效率,前者反映出氧化工艺的数量值,即每公斤活性污泥每天去除BOD5的数量值(kg)或每立方米曝气池容积每天去除BOD5的数量值(kg),后者反映氧化池对有机物去除的程度和出水质量。只要控制了氧化池降解有机物的数量和质量,氧化池的选型就确定了。同样,不同工艺的比选也应主要用有机物去除的数量和质量两个参数来衡量。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受场地、空间等限制,多选用负荷较高的生物膜法工艺,以接触氧化法为多。该工艺的生物膜为大量丝状菌交织而成,成立体状在池中均怖,试验表明其氧化能力比活性活泥法高1.81倍。设计时应保证填料下怖气,促使生物膜表面代谢物质浓度变化快,浓度梯度大,加快了传质速度。氧的吸收率一般与水深成正比,即氧吸收率随水深而提高。一般曝气池水深应在3.5m以上较为合理。目前市售设备,由于运输限制,水深均在2.7m以下,对去除负荷和空气氧的利用有负面影响,采用时应进行计算复核才可。

  关于活性污泥法工艺,目前有多种方式,如普通活性污泥法、SBR法(间歇周期活性污泥法)、CASS(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加速曝气法、延时曝气曝气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活性污泥负荷均在 0.15~0.5KgBOD5/Kg污泥·d,曝气方法有鼓风暖气和机械曝气。由于负荷较低,占地面积较大,选用时应充份考虑环境条件是否适用。生物膜法有塔滤、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法等。前两种方法一般自然通风充氧,冬季时大量冷空气卷吸入水中会降低污水温度、影响去除效果,多数用于有取暖的房间内。由于供氧有限,污泥负荷也较低,占地面积增大,一次投资很高。接触氧化法属于淹没式生物滤池。人工鼓风曝气鼓风机出风温度>60℃,对水有加温作用,因此受室外气温影响较小,因而负荷较高,(对于生活污水容积负荷可达7Kg BOD5·d,工业污水可达 2~3Kg BOD5/m3·d)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时应注意工艺流态和伟气方法。有些设计者在推流式曝气池中加填料,这只是对活性活泥法的一种工艺补充与标准接触氧化法在负荷和出水质量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污水终达标排放,污水的澄清处理是关键。经验表明,出水中含有大量细小悬浮物,1克悬浮物相当于0.24克左右的COD,对出水达标影响甚大。对于小型污水处理,一般澄清处理均采用沉淀——过滤。沉淀装置受场地限制,多数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也有采用斜管(板)沉淀池。过滤装置采用砂滤较多,也有采用聚苯乙烯球、涤纶纤维球等快速过滤装置。由于生化出水中仍含有机污染物及溶解氧,因此出水采用斜管(板)沉淀时,在夏天易在管(板)表面形成生物膜,影响沉淀效果,严重时出现管(板)堵塞,厌氧污泥团上浮,出水水质变坏。因此,对于小型污水处理不提倡二次沉淀采用斜管(板)沉淀池。

  过滤工艺目前多出现砂层表面产生板结或滤层堵塞,使实际反冲洗强度和时间远远大于设计参数。这同样是由于氧化池出水中的残存的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溶解氧综合生化反应所致。由于一般设计流程均采用滤后消毒,使上述生化反应在沉淀过滤中继续进行。为使澄清工艺正常运行,建议来用滤前消毒工艺。青岛啤酒废水生化处理后中水处理工艺采用滤前消毒杀菌已运行15年,未发生过滤装置堵塞问题。当采用活性炭过滤时,建议炭层增加微量曝气形成生物炭工艺,曝气强度为水量的5%左右,可以延长活性炭的再生周期。

  小型污水处理除中水处理可回用外,基本上不产生经济效益,既使中水处理由于目前自来水价定位不合理,也使之经济效益较差而得不到推广。为了使之存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除了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外,设计遵循简单适用、运行可靠、达标稳定、节约能耗、投资经济的原则是极为重要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排水水质、水量和环境条件从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到技经分析进行多方案比选,避免生搬硬套,使建筑排水小型污水处理在不断完善、不断求新中更加健康地发展。

来源:考试大-建筑工程类考试

责编:wql 纠错

上一页 [1] [2]

 
网友跟贴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跟贴共0
笔 名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考试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