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增值服务(3)

来源:233网校 2011年7月25日
  (2)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
  考生应掌握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危险性方案的编制与审批相关规定,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浅基坑
  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四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浅基坑的支护,考生应掌握考试用书中各种支护方式的适用情况。
  2)深基坑
  深基坑支护方式有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型式的组合等。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有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桩墙、逆作拱墙等,考生应掌握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例题: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包括( BDE )。
  A.斜拉支撑                      B.地下连续墙
  C.挡土灌注桩支护                D.排桩
  E.水泥土墙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考生还应熟悉防止深基坑开挖后土体过大回弹变形、桩位移和倾斜等的措施。
  例题:施工过程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包括( BCDE )。
  A.基底暴露晾晒                  B.保证基坑井点降水正常
  C.防止地基土浸水                D.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
  E.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3)降排水
  考生应掌握常用的几种井点降排水技术适用情况。
  例题:一较深基坑,基坑所处地区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标高6m,土渗透系数为0.1~20.0m/d,此基坑宜选用降水方案为( B )。
  A.真空轻型井点                  B.喷射井点
  C.管井井点                      D.截水
  (4)基坑验槽
  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考生应熟悉验槽的条件和准备工作,同时,应熟悉无法验槽的情况及验槽的主要内容。
  考生应熟悉验槽的方法,应了解主要采用观察法为主,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应掌握钎探法的操作过程,并熟悉轻型动力触探的运用条件。
  验槽时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例题:观察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 C )。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3.考试用书"1A413030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有哪些复习重点?
  (1)混凝土基础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贯通的后浇施工缝(后浇带),后浇带宽不宜小于80cm,在后浇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钢筋的连接:①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上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②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③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基础混凝土通常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其保湿养护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
  考生还应熟练掌握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
  例题:某大型商住楼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有(  ACDE  )。
  A.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
  B.适当提高水灰比,提高水泥用量
  C.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D.预埋冷却水管,进行人工导热
  E.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2)砌体基础
  砌体基础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或锚入浅于500㎜的基础圈梁内。
  地基有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增设基础圈梁,当设计无要求时,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12。
  多孔砖砌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多孔砖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可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空心小砌块墙下应灌实一皮砖,或设置高200㎜的混凝土带。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空心小砌块砌体,应用C20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
  (3)桩基础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顺序: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进行;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当基坑较大时,宜将基坑分为数段,然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施打,但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以避免中间土体被挤密,桩难以打入;或虽勉强打入,但使邻桩侧移或上冒;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
  考生还应掌握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的施工工艺,比如: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
  (4)地基处理
  熟悉各种换填地基、夯实地基、挤密桩地基、深层密实地基、旋喷注浆地基、注浆地基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的适用情况,并了解其作用原理。
  例题:采用捶击沉桩方法打预制桩,正式沉桩时宜采用(  BC  )。
  A.短距轻打                      B.重锤低击
  C.低提重打                      D.长距重打
  E.长距轻打

  编辑推荐: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考试教材增值服务(1)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习题集网上增值服务(1)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