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

2012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四次

来源:233网校 2012年8月15日

  四、“1Z204060数理统计方法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复习内容

  统计质量管理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它把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抽样检验,研究样本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规律,分析和推断生产过程质量的总体状况,改变了传统的事后把关的质量控制方式,为工业生产的事前质量控制和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手段。本目主要介绍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排列图法和直方图法的应用。

  1. 分层法

  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所在,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分层法关键是调查分析的类别和层次划分,根据管理需要和统计目的,通常可按照以下分层方法取得原始数据:

  1) 按施工时间分:如月、日、上午、下午、白天、晚间、季节;

  2) 按地区部位分,如:区域、城市、乡村、楼层、外墙、内墙;

  3) 按产品材料分,如:产地、厂商、规格、品种;

  4) 按检测方法分,如:方法、仪器、测定人、取样方式;

  5) 按作业组织分,如:工法、班组、工长、工人、分包商;

  6) 按工程类型分,如:住宅、办公楼、道路、桥梁、隧道;

  7) 按合同结构分,如: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

  经过第一次分层调查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的所在以后,还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再次分层进行调查分析,一直到分析结果满足管理需要为止。层次类别划分越明确、越细致,就越能够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所在。

  2. 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采用如图1Z204062所示的方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3. 排列图法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

  4. 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主要用于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还可用于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五、“1Z20407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复习内容

  我国《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行使监督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程的使用安全及环境质量。

  明确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划分,明确政府质量监督的职能和权限,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主要有: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监督工程质量验收。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监督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的监督检查;

  2)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查;

  3)对施工技术资料、监理资料以及检测报告等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的监督检查;

  4)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5)对混凝土预制构件及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检查;

  6)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取证和核实、提出处罚建议或按委托权限实施行政处罚;

  7)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8)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

  9)其他内容。

  政府对项目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理质量监督申报;开工前的质量监督;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包括:常规检查;主要部位验收监督;质量问题查处;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