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学习笔记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精讲班第10讲讲义

来源:233网校 2007年11月15日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精讲班第10讲讲义

1A412023掌握楼梯的建筑构造
楼梯是建筑物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1)楼梯的组成与类型
一般楼梯是由梯段、平台和中间平台、扶手和栏杆(栏板)三大部分组成的。一般建筑物中,最常见的楼梯形式是双梯段的并列式楼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做法有板式、梁式等。
(2)楼梯的尺度
楼梯的宽度包括梯段的宽度和平台的宽度。规范规定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m。平台处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0m。
1A412024掌握墙体的建筑构造
(1)墙体的类型与要求
1)墙体的类型:
建筑物的墙体根据所在位置、受力情况、材料及施工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内墙外墙之分,混凝土墙、砖墙、石膏板墙之分,有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墙之分。
2)墙体的要求:
墙体要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热工性能要求,满足隔声要求,满足防火、防水、防潮等要求,以及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2)砖墙的构造
(3)砌块墙构造
砌块的组合很重要。
(4)隔墙构造
隔墙仅起分隔房间的作用,为非承重墙,包括立筋隔墙、块材隔墙和条板隔墙。隔墙与楼板及梁下必须抵紧,有可靠连接。

1A412025掌握屋面、楼面的建筑构造
(1)屋面的建筑构造
1)屋顶的作用、组成、类型和防水等级:
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外围护构件。屋顶由屋面、保温(隔热)层、承重结构和顶棚等部分组成。屋顶有多种类型,一般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三大类。屋面工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耐用年限等,将屋面防水分为四个等级。
2)屋顶的排水与防水:
屋顶设计必须满足坚固耐久、防水、排水、保温(隔热)、耐侵蚀等要求。
①屋顶的排水:排水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亦称垫置坡度)、结构找坡(亦称搁置坡度)。屋面的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类。
②屋顶的防水:平屋顶的防水方式有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等。
3)平屋顶的构造:
包括柔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
4)坡屋顶的构造: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有硬山搁檩和屋架承重两种。坡屋面所采用的防水层有平瓦屋面、小青瓦屋面、波形瓦屋面,压型钢板屋面等。
5)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①保温材料必须是空隙多、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②平屋顶的保温构造有正铺法和倒铺法。
③平屋顶的隔热构造措施有:种植屋面、蓄水屋面、通风隔热屋面、反射降温隔热等四种方式。
④坡屋顶的保温与隔热:当有吊顶棚时,保温层应设在吊顶棚上,没有吊顶的保温层设在屋面层中。
(2)楼地面构造
1)楼板层的类型与要求:
①依构成楼板层的主要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楼板层有钢筋混凝土楼板、木楼板和钢楼板等结构形式。
②楼板层由结构层、面层和顶棚三个基本部分所组成。
2)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
钢筋混凝土楼板依施工方式的不同,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类型。
3)楼地面的种类、组成、材料和构造:
楼地面的种类可归纳为四类:整体地面、块料地面、木地面和人造软地面。楼地面均由基层、垫层和面层三部分组成。楼地面的设计要求包括:足够的坚固性;良好的保温性和弹性;良好的防潮、防火和耐腐蚀性以及美观的要求。
阳台按其与外墙面的关系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通常有现浇或预制构件两种。
1A412026门、窗的建筑构造
建筑门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主要起交通联系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1)门的作用、类型与构造
(2)窗的作用、类型与构造

1A412027了解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主要由以下几个设计阶段及过程组成
(1)设计前期工作
•项目设计前的策划、初步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建议书。
本阶段内容主要是根据国际及地区总体规划、资源状况、市场预测、投资渠道等选择投资项目,制定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的制定、项目评估与决策。
根据附有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建议书,经相关部门审定批准立项后即可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主要是综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项目评估一般是由投资决策部门组织或授权投资银行、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核和再评估,根据评估报告,由投资决策部门作出投资决策,并确定最终的设计任务书。
国内大部分项目此段过程由业主专门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工作从接受设计任务书开始。有一些项目设计师参与了上述部分或全部工作。
•设计任务书的研究
具体设计开始前,首先需明确建设项目的要求。一般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的目的及整体要求、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功能要求、建筑面积、形式要求、内外装修档次等、总体投资及单方造价、基地环境、水电暖设备要求、设计周期等。
•设计前的原始数据收集及调查研究
对于建筑设计来讲,设计前还应收集建筑地点的人文历史环境、气象资料、基地地形及水文地质情况、基地水电暖管线资料、当地建材情况及施工技术水平等。
对于室内设计部分,则需了解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间结构、设备管线情况、装饰材料供应情况。
(2)方案设计阶段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功能合理性、技术及经济合理性、设计艺术性等提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有: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对于室内设计,应包括平面家具布置、地面、墙面、顶棚平面图)、主要方向立面图、剖面图、计算书、概算书、设计模型及透视图等。详细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3)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方案设计阶段的深化,随着建筑、结构及设备专业设计的介入,深入调整及细化原设计,为施工图设计做好准备。详细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主要是为施工单位提供施工详细依据及指导而绘制的。以国标确定工程各部位尺寸、材料及做法等。
•建筑施工图的内容主要包括
总平面图、图纸目录、设计说明、门窗表及门窗详图、材料及做法表、各层平面图、各方向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详细要求参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室内设计施工图主要包括
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材料及做法表、各层平面布置图、各层铺地平面图、各层天花平面图、房间各墙面立面图、节点详图、效果图。
1A412030建筑电器、设备工程安装要求
1A412031了解建筑电器、设备工程安装要求
(1)给水系统与给水方式
(2)热水供应系统
(3)消防给水
(4)建筑排水
(5)建筑采暖系统
(6)空调系统
(7)通风系统
(8)燃气工程
燃气种类
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
燃气管道敷设
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于卧室、浴室、厕所、地下室、易燃易爆品仓库、配电室、变电室、电缆沟、暖气沟、烟风道、有腐蚀介质的房间。
可在底层穿越楼梯间。燃气引入管应尽量直接引入厨房;燃气管应严禁穿过易燃易爆品仓库、配电室、变电室、电缆沟、烟道和进风道等。穿过门厅、走道的管段不装阀门和活接头。穿阁楼和壁柜时加钢套管。燃气立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厕所中;室内燃气管道应明装,特殊情况下也可设在易于检修,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的管道间内;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过。
四建筑电气设计与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配合
(1)电力系统 
发电厂、电力网和电能用户三者组成的一个整体。
(2)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根据电力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上、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将其分为三级。
•一级负荷
供电系统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且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
•二级负荷
供电系统宜由两回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供电,或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
•三级负荷
供电系统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3)变配电所对建筑的要求
•可燃油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室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物内;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变压器位于建筑物二层或更高层;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变压器室的通风窗
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变压器室及配电装置室的门的宽度
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m, 高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m。
•楼上设置配电室
应设吊装设备的吊装孔或吊装平台,吊装平台、门或吊装孔的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
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口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措施。
(4)配电线路
•室外线路
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室内线路
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设:导线直接或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暗敷设:导线在管子、线槽等保护体内敷设于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或在混凝土板孔内敷线。
(5)电气照明
•照度标准
是关于照明数量和照明质量的规定。
•照明方式
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
•照明种类
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
•光源及灯具
(6)建筑物防雷
•雷电的危害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直击雷,即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上发生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第二类是感应雷,即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
第三类是高电位引入,即雷电击中电气线路和管道,雷电流沿这些电气线路和管道引入建筑物内部。
•防雷装置
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
(7)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
•火灾探测器分类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讯、应急照明及应急广播等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结构体内,其保护厚度不应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8)电话站站址选择
•与其他建筑合建时
宜设在四层以下首层以上房间,宜朝南并有窗。在潮湿地区,首层不宜设电话交换机。
•合建电话站时
技术性用房不宜设在以下地点:浴室、卫生间、开水房等其他易积水房间的附近,变压器室、配电室的楼上、楼下或隔壁,空调及通风机房等振动场所附近。
•独建电话站时
不宜设在以下地点:汽车库附近,水泵房、冷冻空调机房及其他有较大振动场所附近,配电室附近。
(9)电话站对建筑的要求
•电话站技术用房
室内最低高度一般应为梁下3m。
•技术用房的地面(除蓄电池)
宜采用防静电的活动地板或塑料地面,有条件时亦可采用木地板。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