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管理风险,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
3.2.1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分析危险源,制订控制目标、控制程序、规章制度(特殊工种作业必须执行执证上岗制度)。安全措施、资源配置,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3.2.2成本管理:开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合同,把合同各条款吃透,进行两算对比,既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清单单价与实际单价比较找出差异,然后有针对性的制订成本控制计划。实际工程量比清单量低的,看是否能够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据实调整,若是一次性包死不能调整的看是否能通过设计变更或洽商的形式调整原做法,然后根据变更内容对变更后的工程进行重新核算认定。一般来讲投标报价都是综合报价,但在制订施工成本计划时应按施工成本的构成制订成本计划,即按成本的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措施费、间接费。并针对以上费用项目分别制订成本预控目标,并按目标值在施工中严格加以控制。
3.2.3进度管理:利用网络计划制订科学严谨的进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要留有余量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每个月的调整进度计划要及时报送业主审批,以备由于业主原因造成工期延期时作为索赔依据。
3.2.4质量管理:依据工程特点,确定质量目标,制订相应的质量计划,通过对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五大要素的有较控制实现质量目标。
3.2.5组织和协调:在施工过程中项目会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干扰。有来自人为方面的干扰因素,还有来自材料、资金、机械、环境等方面的干扰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施工中的主要干扰因素。
3.2.5.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指挥不当、控制协调不力、责任不清、行为有误等。这需要做好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的协调工作。内部人际关系的主要是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亲和力,促进相互之间的工作支持,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解、互谅互让来缓和工作之间的利益冲突,化解矛盾、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内部组织关系协调主要是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的工作。分工的协作同等重要,合理的分工能保证任务之间的平衡匹配,有效协作既避免了相互之间利益分割,又提高工作效率。外部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协调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友谊、增进了解、相互支持、缩短距离,提高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有效的避免和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3.2.5.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复杂多变,既有劳动环境又有社会和行政环境。这需要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当地的环保、环卫、交通、治安、绿化、行政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提前做好应做的外事工作。特别强调施工进场前业主已办理好施工许可证,这是国家保证项目工程已具备各项开工条件的法定文件。是开工后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
3.3施工中技术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3.3.1图纸会审和设计文件的学习。通过图纸会审学习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3.1.1总平面图与施工平面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专业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是否有矛盾,标高是否有遗漏。
3.3.1.2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是否有钢筋明细表,如无,则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是否相符等。
3.3.1.3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3.3.1.4建筑材料来源是否有保证。图中所要求条件和能力是否有保证。
3.3.1.5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容易导致质量、安全或经费等方面的问题。
3.3.1.6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有无矛盾,管线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3.3.2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既是工程项目总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又是最终结算时的结算依据,所以在编制过程中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做到面面具到。工程总进度的编制既要紧凑又要留有余地。施工技术措施和主要施工工艺要科学合理实际指导性强。
3.3.3施工中各种质量保证资料和质量管理资料要与实际形象同步进行并及时签字。对于有利于工程经济和进度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要积极的与业主或监理协商采用。对于洽商和变更资料要及时签字认证并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
4、维修期内的风险管理。承包人应力争以维修保函来代替发包人扣留的保留金、维修保函对承包人有利,主要是因为可提前取回被扣留的现金。而且保函是有时效的,期满将自动作废。同时,它对发包人并无风险,真正发生维修费用,发包人可凭保函向银行索回款项。因此比较公平。维修期满后应及时从发包人处撤回保函。
总的来说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工作流程可归纳为四方面的内容即:
a风险辨识,分析各阶段主要存在哪些风险;
b风险分析,对各种风险衡量其风险将对即定目标产生何种影响,影响的概率多大,影响的程序多深;
c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何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规避或降低风险量;
d风险转移,如对难以控制的风险进行投保。总之风险管理是为了使既定目标得以实现,风险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市场开发部门、预算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等诸多部门,必要时还需法律咨询部门的介入。因而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工作,各部门都应有自己相对的风险管理职责,但其职责不是独立的,单靠某一部门和在某个阶段进行风险管理工作都是片面的,也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而相关职责部之间,应有良好的信息沟通交流,建立各相关职责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程序,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