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学习笔记

三峡工程施工通信

来源:233网校 2008年7月24日

  1 概述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电工程,其施工通信是一个集有线、无线和移动通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工程,担负着施工期间十分重要而繁杂的通信任务,施工通信运行质量的优劣将对三峡施工有重大的影响。自三峡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开始,本着“高技术、高起点、高可靠、严要求”的精神,着手组成了三峡工程施工通信网络。到目前为止,三峡工程施工通信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数字交换、数字传输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独立的施工通信网络,同时也为三峡的永久通信筑起了框架。三峡施工通信已建立了7000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480路的数字微波、155Mb/s的光纤通信、800MHz的集群调度通信、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电力载波通信、闭路电视系统等通信系统。系统拓扑图见图1.该系统在三峡工程施工通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了三峡工程对内对外的通信和信息的传递,满足了三峡工程施工调度和指挥的需要,为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 三峡工程施工通信的组网方案

  经几年来的建设,三峡工程施工通信已建立了以155Mb/s光纤通信为主,34Mb/s数字微波通信为辅的通信网络。

  从拓扑图可见、西坝总部办公楼12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通过12个2Mb/s以光纤或微波(光纤和微波互为备用,自动切换)同三峡坝区管理中心3300门程控交换机相连,建立了等位拨号,功能透明的通信网络。

  西坝总部办公楼交换机与葛洲坝电厂、东山大道80号SOPHO交换机均通过2Mb/s连结,实现全网统一编号和等位拨号。

  西坝交换机通过光缆与市电信局相连,入局以2Mb/s连接实现DID直拨方式,出局以二线环路方式相连实现DOD拨号方式,西坝交换机通过微波以4线E/M方式进入电力系统和水利系统专用网。

  三峡坝区管理中心是三峡坝区专用网的汇接中心,它同高速公路、管理中心交换机、三峡施工供电局交换机、三峡坝区接待中心、坝区右岸交换机、下岸溪砂石料交换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交换机均以2Mb/s相连,实现DID+DOD功能,同时交换机通过4线E/M与800MHz集群调度系统相连,实现有线与无线相互拨号。

  3 数字程控交换机

  三峡工程施工通信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承担着三峡工程建设期施工及管理的通信任务,是三峡工程施工期内外联络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施工通信网的心脏。为满足三峡建设施工对通信的要求,中国三峡总公司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先后安装了西坝办公楼1200线、坝区管理中心3300线、东山大道80号1000线及坝区右岸1000线等4套数字程控交换机。4套数字程控交换机均通过光缆或微波采用2Mb/s的速率相互连接,实现全网统一编码、等位拨号,且西坝总部办公楼与坝区管理中心两套交换机功能透明。4套程控交换机能满足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功能,可存储和交换编码语言、文本、数据图像等信息。西坝总部办公楼交换机是整个施工通信网对外连接的窗口,该交换机通过光缆与宜昌市电信局公众网相连,是三峡施工通信整个通信网对外沟通的通道,同时西坝总部交换机也通过光缆用2Mb/s的速率实现与葛洲坝电厂等单位相连,这是三峡施工通信网与电力专用网、水电专用网的进一步扩容和完善。另外,西坝交换机采用虚拟技术将交换机一部分划分给西坝接待中心作为宾馆专网,便于宾馆的管理和适合宾馆的特殊要求。

  建设管理中心交换机是三峡坝区施工区所有用户与小型交换机的汇接中心。高速公路管理中心交换机、三峡施工供电局交换机、坝区接待中心交换机、坝区右岸交换机、下岸溪砂石料交换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交换机均通过2Mb/s与管理中心交换机相连,满足三峡施工期间各种业务的不同要求。

  4 微波通信系统

  为满足三峡工地对外对内的联系,在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中,中国三峡总公司开始兴建葛洲坝至三峡坝区微波通信工程,于1994年1月建成开通,葛三微波的开通为三峡工程的正式开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葛洲坝至三峡微波通信系统由三峡、太阳包、宜昌、葛洲坝、东岳庙等5个站组成,其中东岳庙、葛洲坝为终端站,三峡为中心站,宜昌为上、下话路站,太阳包为射频直放中继站。为便于整个系统管理,在三峡安装了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葛洲坝、宜昌、太阳包、东岳庙4个站的工作情况。该微波系统电路全长30.9km,其中三峡至太阳包约3.5km,太阳站至宜昌站约22.5km,三峡至东岳庙约2.5km,宜昌站至葛洲坝约2.4km.本系统从葛洲坝站介入葛沪微波系统,从而进入电力系统和水电系统专用网。

  葛三微波系统使用2GHz微波频段,主信道容量为480路,边带60路,传输速率为34.368Mb/s,采用4频波道配置。信道机设备选用美国Harris公司加拿大Farilon公司生产的产品,数字复接设备采用芬兰Nokia公司和加拿大新桥公司生产的产品。天线采用西安微波设备厂生产的双极化天线。

  葛洲坝至三峡微波通信系统在1992年至1997年5年中,是三峡通往宜昌的唯一通道,在三峡前期施工准备和一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三峡施工通信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开通了宜昌至三峡的光纤通信,但微波通信系统也是宜昌至三峡不可缺少的备用通道。

  5 光纤通信系统

  1997年以前,三峡至宜昌的唯一通道是微波通信,由于微波通信误码率高,抗干扰能力差,易泄密,容易遭受雷击等缺点,因此建设一条从宜昌到三峡的光缆作为三峡至宜昌的通信以弥补上述的不足,以确保三峡施工通信的万无一失。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宜昌至三峡准一级公路的开通,1997年底宜昌至三峡光缆也随之敷设完毕,光端设备也在大江截流前顺利开通。该系统的建成在三峡大江截流和三峡二期工程通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一方面作为葛洲坝至三峡微波的备用通道,另一方面作为MIS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和有线电视网络传输通道。

  三峡—宜昌光纤系统是三峡工程施工通信和MIS信息系统的骨干传输线路,全程光纤长为46.65km,光缆采用深圳星索公司生产的20芯双销保护单模1.3μm光缆。光端设备选用法国萨基姆公司生产的SDH光通信设备,传输容量为155Mb/s,设备为1+1热备用,目前已开通东山大道80号、西坝办公楼、三峡管理中心、东岳庙、陈家冲等5个站。

  众所周知,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强等诸多优点,是宽带业务传输的理想通道,因此光纤通信无论在施工通信和永久通信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信方式,它将在三峡通信网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