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一级建造师 /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

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

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一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梁毛
所属科目:建筑工程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5章相关标准/5.2地基基础工程相关规定/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
所属版本:

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介绍

1.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土料宜用粉质黏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
2.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3)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应小于3m。
(5)强夯置换法的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重的30%。
3.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分旋喷、定喷和摆喷三种类别。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可分别采用单管法、双管法和三管法。加固形状可分为柱状、壁状、条状和块状。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8:26

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考点试题

多选题 1.素土、灰土地基的施工检验,可采用()等方法,其检测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A . 环刀法
B . 贯入仪
C . 静力触探
D . 轻型动力触探
E . 现场直接剪切试验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ABCD选项:素土、灰土地基的施工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可采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其检测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E选项:砂石地基的施工质量宜采用环刀法、贯入法、载荷法、现场直接剪切试验等方法检测。

单选题 2.强夯置换和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地基质量检测的间隔时间不宜少于()d。
A . 7
B . 28
C . 14
D . 15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强夯施工结束后质量检测的间隔时间:
(1)砂土地基不宜少于7d, 
(2)粉性土地基不宜少于14d, 
(3)黏性土地基不宜少于28d, 
(4)强夯置换和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地基质量检测的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d

多选题 3.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施工时,当周边环境有保护要求时可采取(  )等措施。
A . 缓凝浆液
B . 隔孔喷射
C . 冒浆回灌
D . 加快施工速度
E . 具有排泥装置的全方位高压旋喷技术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周边环境有保护要求时可采取:速凝浆液、隔孔喷射、冒浆回灌、放慢施工速度或具有排泥装置的全方位高压旋喷技术等措施。

单选题 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所用混合料坍落度宜为()。
A . 30~50mm
B . 80~230mm
C . 120~160mm
D . 160~200mm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所用混合料坍落度宜为160~200mm,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所用混合料坍落度宜为30~50mm
【易混淆考点】

单选题 5.强夯地基的施工操作,正确的是(  )。
A . 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后,应按夯印搭接1/5锤径~1/3锤径的夯击原则,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碾压
B . 强夯应分区进行,宜先中部后边区
C . 夯点施打原则宜为由外而内、隔行跳打
D . 强夯施工结束后质量检测的间隔时间:粉性土地基不宜少于7d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BC应为:强夯应分区进行,宜先边区后中部,或由邻近建(构)筑物一侧向远离一侧方向进行。夯点施打原则宜为由内而外、隔行跳打。
D应为:强夯施工结束后质量检测的间隔时间:砂土地基不宜少于7d,粉性土地基不宜少于14d,黏性土地基不宜少于28d,强夯置换和降水联合低能级强夯地基质量检测的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d。

大咖讲解:5.2.3地基处理施工有关规定

江凌俊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查看老师课程
梁毛
监理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工程管理证书“大满贯”获得者,一级建造师(建筑/机电)、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土建/交通)、二级建造师(建筑/机电/市政)、高级工程师(建筑工程)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5.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有关规定

1.基本规定
①地基基础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②基坑工程设计应规定其设计工作年限,且设计工作年限不应小于一年。
2.地基
(1)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公式计算等方法综合确定。(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3.桩基
(3)桩基工程施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承受水平力较大的桩应进行水平承载力检验,抗拔桩应进行抗拔承载力检验;
② 灌注桩应对桩长、桩径和桩位偏差进行检验;嵌岩桩应对桩端的岩性进行检验;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留取;
③ 混凝土预制桩应对桩位偏差、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
④ 钢桩应对桩位偏差、断面尺寸、桩长和矢高进行检验;
⑤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4.基础
(1)扩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筏形基础、桩筏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2)钢筋混凝土基础设置垫层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未设置垫层时,扩展基础、筏形基础、桩筏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
5.基坑工程
(2)混凝土内支撑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排桩支护结构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接,冠梁宽度不应小于排桩桩径。

高频

5.2.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有关规定

1.基本规定
(1)工程防水应遵循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2.设计
(1)工程防水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
(2)下列构造层不应作为一道防水层:
① 混凝土屋面板;
② 塑料排水板;
③ 不具备防水功能的装饰瓦和不搭接瓦;
④ 注浆加固。
(3)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
②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③防水混凝土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结构允许限值,并不应贯通;
④寒冷地区抗冻设防段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10。
3.施工
4)中埋式止水带施工的规定
(1)钢板止水带:采用焊接连接时应满焊;
(2)橡胶止水带:应采用热硫化连接,连接接头不应设在结构转角部位,转角部位应呈圆弧状;
(3)自粘丁基橡胶钢板止水带:
• 自粘搭接长度不应小于80mm,
• 当采用机械固定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4)钢边橡胶止水带:铆接时,铆接部位应采用自粘胶带密封。

高频

5.2.4基坑支护技术有关规定

1.基本规定
(2)支护结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① 基坑深度;
② 土的性状及地下水条件;
③ 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的承受能力及支护结构失效的后果;
④ 主体地下结构和基础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基坑平面尺寸及形状;
⑤ 支护结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⑥ 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季节;
⑦ 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和施工工期。
2.排桩、地下连续墙
(2)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厚度宜根据成槽机的规格,选取600mm、800mm、1000mm 或1200mm。
(8)锚杆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 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m, 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
② 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m;
③ 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不应小于10°。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