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实施监测的基坑工程
(1)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
(2)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 5m 的下列基坑:
① 土质基坑;
② 极软岩基坑、破碎的软岩基坑、极破碎的岩体基坑;
③ 上部为土体,下部为极软岩、破碎的软岩、极破碎的岩体构成的土岩组合基坑。
2)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项论证: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邻近重要建筑、设施、管线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实施的基坑工程;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3)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4)基坑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至少进行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沉降以及周边建筑、道路等沉降监测,并应根据项目技术设计条件对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内力、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等进行监测。
(2)监测点应沿基坑围护墙顶部周边布设,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点。
(3)当基坑监测达到变形预警值,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出现大的变形时,应立即进行预警。
(4)逆作法施工应全过程进行监测。
5)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应包括主要内容:支护结构、施工状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及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6)巡视检查的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7)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工作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731.17KB
下载818.95KB
下载715.92KB
下载643.35KB
下载737.82KB
下载595.91KB
下载258.72KB
下载168.44KB
下载509.53KB
下载211.00KB
下载186.85KB
下载151.96KB
下载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1.不妥之处一:基坑工程施工后,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理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不妥之处二: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从基坑工程施工后开始,直至土方开挖完成为止。
理由: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不妥之三:监测点仅布置在基坑周边阳角处;
理由:基坑围护墙顶部变形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邻近被保护对象的部位应设点,拟建大楼紧邻某国家级研究所实验楼,内置精密仪器需重点保护,应在该实验楼处设变形监测点。
不妥之四:观测点间距 25m,且每侧边设置 2 个监测点;
理由:观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20m,且每侧边不宜少于 3 个监测点。
2.(1)不妥之处一:水泥土搅拌桩与灌注桩排桩间的净距 250mm;
理由: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桩间的净距宜小于 200mm。
不妥之处二:先施工高压旋喷截水帷幕,再施工灌注桩。
理由:采用高压旋喷桩时,应先施工灌注桩,再施工高压旋喷截水帷幕。
不妥之处三:设计为端承型桩,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为 80mm;
理由: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要求:端承型桩应不大于 50mm ;
不妥之处四:桩身混凝土强度按设计强度等级配置;
理由:水下混凝土强度应按比设计强度提高等级配置。
不妥之处五:浇筑至设计标高;
理由: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 1m 以上。
(2)不符合要求;
理由:当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时,受检桩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强度 70%且不应低于 15MPa。20Mpa<30×70%=21Mpa,因此不满足检测条件。
(3)采用钻芯法检测,受检桩混凝土龄期应达到 28d,或者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3.不妥之处 1:不足部分采用有机质 6%的土回填;
理由:一般不能选用有机质大于 5%的土作为回填土。
不妥之处 2:填土应从场地高处开始,由上而下整个宽度分层铺填;
理由: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
不妥之处 3:填方先回填建筑物东侧土方到设计标高,再回填西侧土方并进行夯实;
理由: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不妥之处 4:根据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每层虚铺厚度,并采用振动压实机压实,每层压实 2 遍;
理由: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夯实机械确定。采用振动压实机时,压实遍数应为 3~4 遍。
4.不妥之处 1:进场小砌块龄期达到 21d 后开始砌筑施工。
正确做法:进场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28d。
不妥之处 2:填充墙砌筑 7d 后即开始顶砌施工。
正确做法:应在填充墙砌筑 14d 后砌筑。
不妥之处3:在部分墙体上留置了净宽度为 1.2m 的临时施工洞口。
正确做法:墙体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 1m。
5.不妥当;正确做法:应该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竣工验收。
还应参加竣工验收的人员有: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分包单位负责人(如有分包工程)。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项论证: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邻近重要建筑、设施、管线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实施的基坑工程;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考点助记:复杂严重新事故】
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1)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项论证: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2)邻近重要建筑、设施、管线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3)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实施的基坑工程;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
5)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
(2)当基坑监测达到变形预警值,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出现大的变形时,应立即进行预警。
正确答案:
答察解析: 1.不妥一:本工程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等级一等,设沉降基准点3个。
理由:在一等沉降观测时,沉降观测基准点不应少于4个。
不妥二: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周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理由: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不妥三:当最后100d的最大沉降速率达到0.05mm/d时,监测单位认为已达到稳定状态。
理由:当最后100d的最大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达到稳定状态。
2.(1)巡视检查的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
(2)巡视检查应包括主要内容:支护结构、施工状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及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通知有关各方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①基坑支护结构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或陷落等;
②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③基坑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④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地下裂缝、地面下陷;
⑤基坑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⑥冻土基坑经受冻融循环时,基坑周边土体温度显著上升,发生明显的冻融变形;
⑦出现其他危险需要报警的情况。
1、岩土的工程分类
根据土方开挖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1)一类土:松软土
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等。
(2)二类土:普通土
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
(3)三类土:坚土
包括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
(4)四类土:砂砾坚土
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
(5)五类土:软石
(6)六类土:次坚石
(7)七类土:坚石
(8)八类土:特坚石
2、岩土的工程性能
1)内摩擦角:
内摩擦角,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土力学上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土的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擦特性。可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2)土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内聚力。抗剪强度可通过剪切试验测定。
3)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土方边坡的稳定、填土的压实等均有影响。
4)土的干密度。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干密度控制土的夯实标准。
5)土的密实度:是指土被固体颗粒所充实的程度,反映了土的紧密程度。6)土的可松性。它是挖填土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
1、浅基坑支护、深基坑支护-灌注桩排桩
1)浅基坑的支护
(1)斜柱支撑
(2)锚拉支撑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4)短桩横隔板支撑
(5)临时挡土墙支撑
(6)挡土灌注桩支护
(7)叠袋式挡墙支护
2)深基坑的支护(≥5m)
1)灌注桩排桩支护
2.地下连续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宜同时用作主体地下结构外墙即"两墙合一" 。
施工要求有【23多】 :
(1)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厚度不应小于200mm;
• 导墙顶面应高于地面100mm,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 导墙底部应进入原状土200mm以上;• 导墙高度不应小于1.2m;
• 导墙内净距应比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加宽40mm。
(2)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长度宜为4~6m。槽内泥浆面不应低于导墙面0.3m,同时应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3)水下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连续浇筑:
• 导管水平布置距离不应大于3m,距槽段端部不应大于1.5m,导管下端距槽底宜为300~500mm;
• 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不宜大于4h;
• 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宜为200±20mm,强度等级应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进行配制;• 混凝土浇筑面宜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
(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墙底注浆:
• 注浆管应采用钢管;单元槽段内不少于2根,槽段长度大于6m时宜增加注浆管;
• 注浆管下端应伸到槽底200~500mm;
• 注浆压力应控制在2MPa以内,注浆总量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浆量达到80%以上,压力达到2MPa可终止注浆。
3.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1.地下水控制技术方案选择
1)施工中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基坑底面以下 0.5~1.5m。
2)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
3)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避免突涌的发生。
2.降水施工技术
降水常用的有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真空降水管井、降水管井等方法。它们大多都适用于填土、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只有降水管井不宜用于填土,但又适合于碎石土和黄土。
1)截水截水即利用截水帷幕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常用高压喷射注浆、地下连续墙、小齿口钢板桩、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等。
2)井点回灌技术可有效地防止降水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
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浅基坑的开挖
(1)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2)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0~300m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300mm厚土层人工挖除。
(3)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 500mm 以上,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4)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降水系统等经常复测检查。
2)深基坑的土方开挖
(1)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2)分层厚度宜控制在 3m 以内。
(3)多级放坡开挖时,坡间平台宽度不小于 3m。
(4)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 30m。
(5)边坡防护可采用水泥砂浆、挂网砂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方法。
(6)采用逆作法的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盆式开挖,先形成中部结构,再分块、对称、限时开挖周边土方和施工主体结构。
2.岩石基坑开挖
(2)岩石基坑应采取分层分段的开挖方法,遇不良地质、不稳定或欠稳定的基坑,应采取分层分段间隔开挖的方法,并限时完成支护。
(3)岩石的开挖宜采用爆破法,强风化的硬质岩石和中风化的软质岩石,在现场试验满足的条件下,也可采用机械开挖方式。
(4)爆破开挖宜先在基坑中间开槽爆破,再向基坑周边进行台阶式爆破开挖。爆破后的岩石坡面或基底,应采用机械修整。
(5)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基坑爆破开挖应采取静力爆破。
3.土方回填【16单】
1.验槽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到场;
2)地基基础设计文件;
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时除外);
5)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6)基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留置有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 100mm。
2.天然地基验槽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1)承压水头可能高于基坑底面标高,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
(2)基坑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基底以下砾石层和卵石层厚度大于1m时;
(3)基础持力层为均匀、密实砂层,且基底以下厚度大于1.5m时。
3. 地基处理工程验槽【了解】
1)对于换填地基、强夯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密实度等检测报告和承载力检测资料。
2)对于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现场检查桩头、桩位、桩间土情况和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3)对于特殊土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地震液化、冻土保温、膨胀土隔水等方面的处理效果检测资料。
4.验槽方法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1)观察法基槽内有无旧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如存在上述问题,应沿其走向进行追踪,查明其在基槽内的范围、延伸方向、长度、深度及宽度。
2)轻型动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1)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
(3)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地基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轻型动力触探宜采用机械自动化实施,检验深度及间距应满足表 3.2-2要求。检验完毕后,触探孔应灌砂填实。
表3.2-2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m)
根据土方开挖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1)一类土:松软土
主要包括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等。
(2)二类土:普通土
主要包括粉质黏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土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等。
(3)三类土:坚土
包括软及中等密实黏土;重粉质黏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黏土;压实的填土等。
(4)四类土:砂砾坚土
包括坚硬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含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的黏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砂石;软泥灰岩等。
(5)五类土:软石
(6)六类土:次坚石
(7)七类土:坚石
(8)八类土:特坚石
1)内摩擦角:
内摩擦角,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土力学上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土的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擦特性。可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2)土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内聚力。抗剪强度可通过剪切试验测定。
3)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天然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土方边坡的稳定、填土的压实等均有影响。
4)土的干密度。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干密度控制土的夯实标准。
5)土的密实度:是指土被固体颗粒所充实的程度,反映了土的紧密程度。
6)土的可松性。它是挖填土方时,计算土方机械生产率、回填土方量、运输机具数量、进行场地平整规划竖向设计、土方平衡调配的重要参数。
1.浅基坑的支护
(1)斜柱支撑
(2)锚拉支撑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4)短桩横隔板支撑
(5)临时挡土墙支撑
(6)挡土灌注桩支护
(7)叠袋式挡墙支护
2.深基坑的支护(≥5m)
1)灌注桩排桩支护
地下连续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宜同时用作主体地下结构外墙即"两墙合一" 。
施工要求有【23多】 :
(1)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
•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厚度不应小于200mm;
• 导墙顶面应高于地面100mm,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 导墙底部应进入原状土200mm以上;• 导墙高度不应小于1.2m;
• 导墙内净距应比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加宽40mm。
(2)地下连续墙单元槽段长度宜为4~6m。槽内泥浆面不应低于导墙面0.3m,同时应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3)水下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连续浇筑:
• 导管水平布置距离不应大于3m,距槽段端部不应大于1.5m,导管下端距槽底宜为300~500mm;
• 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不宜大于4h;
• 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宜为200±20mm,强度等级应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进行配制;• 混凝土浇筑面宜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
(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墙底注浆:
• 注浆管应采用钢管;单元槽段内不少于2根,槽段长度大于6m时宜增加注浆管;
• 注浆管下端应伸到槽底200~500mm;
• 注浆压力应控制在2MPa以内,注浆总量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浆量达到80%以上,压力达到2MPa可终止注浆。
(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
一、咬合桩围护墙
施工顺序:
(1)咬合桩分I、II两序跳孔施工,II序桩施工时利用成孔机械切割I序桩桩身,形成连续的咬合桩墙。
切割:
(3)采用软切割工艺的桩,I序桩终凝前应完成II序桩的施工,I序应采用超缓凝混凝土,缓凝时间不应小于60h;混凝土3d强度不宜大于3MPa;软切割II序桩及硬切割的I序、II序桩应采用普通混凝土。
闭合:
(4)分段施工时,应在施工段的端头设置一个用砂灌注的II序桩,用于围护桩的闭合处理。
二、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施工方法:
(1)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宜采用三轴搅拌桩机施工。可采用跳打方式、单侧挤压方式、先行钻孔套打方式等施工顺序。桩与桩的搭接时间间隔不宜大于24h。
施工完:
(2)拟拔出回收的型钢,插入前应先在干燥条件下除锈,再在其表面涂刷减摩擦材料。型钢拔出后留下的空隙应及时注浆填充。
试验:
(3)基坑开挖前应检验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宜采用浆液试块强度试验的方法确定,也可以采用钻取桩芯强度试验的方法确定。
一、板桩围护墙
1、施打
(1)宜采用振动锤打设。
• 采用锤击式时,应设置桩帽;
• 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时,应采用静力压桩法施工。
(3)混凝土板桩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70%,施打时应达到100%。
2、接长
(2)钢板桩身接头在同一标高处不应大于50%。
3、注浆
(4)板桩回收应在基坑回填土完成后进行。拔除后的桩孔应及时注浆填实。
二、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
锚杆(索)施工要求有:
(1)施工前应通过试成锚验证设计指标和施工工艺。
(2)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的 75% 后方可进行张拉。(取最大值)
(3)锚杆正式张拉前,对锚杆预张拉1~2次。正式张拉时,锚杆张拉到(1.05~1.10)Nt时,岩层、砂土层应保持10min,黏性土层应保持15min,然后卸载至设计锁定值。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浅基坑的开挖
(1)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2)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0~300m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200~300mm厚土层人工挖除。
(3)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 500mm 以上,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4)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降水系统等经常复测检查。
2)深基坑的土方开挖
(1)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2)分层厚度宜控制在 3m 以内。
(3)多级放坡开挖时,坡间平台宽度不小于 3m。
(4)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 30m。
(5)边坡防护可采用水泥砂浆、挂网砂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方法。
(6)采用逆作法的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盆式开挖,先形成中部结构,再分块、对称、限时开挖周边土方和施工主体结构。
2.岩石基坑开挖
(2)岩石基坑应采取分层分段的开挖方法,遇不良地质、不稳定或欠稳定的基坑,应采取分层分段间隔开挖的方法,并限时完成支护。
(3)岩石的开挖宜采用爆破法,强风化的硬质岩石和中风化的软质岩石,在现场试验满足的条件下,也可采用机械开挖方式。
(4)爆破开挖宜先在基坑中间开槽爆破,再向基坑周边进行台阶式爆破开挖。爆破后的岩石坡面或基底,应采用机械修整。
(5)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基坑,基坑爆破开挖应采取静力爆破。
3.土方回填【16单】
4.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1)观察法
引自教材P276
基坑(槽)验槽,应重点观察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如有异常部位,要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式贯入仪或其他手段作为验槽辅助。
2)轻型动力触探
(1)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槽检验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①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②浅埋软弱下卧层或浅埋突出硬层;
③浅埋的会影响地基承载力或地基稳定性的古井、墓穴和空洞等。
(2)轻型动力触探宜采用机械自动化实施,检验完毕后,触探孔应灌砂填实。
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深度及间距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赵春晓
幽默风趣,思维导图总结精彩,考点层次分明。
主讲: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33网校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独家签约网课老师。某“双一流、211”高校副研究员、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师。
免费听
王东兴
灵魂导师
主讲: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管理学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主攻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向。
免费听
董航
主讲:建设工程经济
曾任中建一局集团项目执行经理,多年现场经验,对施工现场生产管理、现场安全、施工技术非常熟悉,在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方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其独特的培训风格,其地毯式培训教学,准确打击知识点,每年都会帮助广大学员顺利取证。
免费听
江凌俊
口诀一绝
主讲:目标控制(土木建筑),进度控制(水利),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安全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免费听
胡宗强
主讲:市政公用工程
从事建造师培训多年。经验丰富,命题方向把握准确。
免费听
黄明峰
封“神”级老师
主讲: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从事一级消防工程师、中级安全工程师等考试培训。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 模考大赛试卷【8月临考预测】
已下载:54 1023.58K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 模考大赛试卷2【8月临考预测】
已下载:135 501.74K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 模考大赛试卷2【8月临考预测】
已下载:140 511.13K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 模考大赛试卷2【8月临考预测】
已下载:102 553.73KB
下载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