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一级建造师 /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

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

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一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梁毛
所属科目:建筑工程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6章建筑工程企业资质与施工组织/6.4施工平面布置/6.4.2施工平面管理
所属版本:

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介绍

3.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
(4)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如采取铺设混凝土、钢板、碎石等方法。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01 10:58:29

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考点试题

多选题 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的方法有()。
A . 铺设混凝土
B . 铺设钢板
C . 铺设碎石
D . 固化
E . 覆盖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ABC选项: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如采取铺设混凝土、钢板、碎石等方法。
DE选项: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大咖讲解: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

江凌俊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查看老师课程
梁毛
监理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工程管理证书“大满贯”获得者,一级建造师(建筑/机电)、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土建/交通)、二级建造师(建筑/机电/市政)、高级工程师(建筑工程)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6.4.1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内容
(1) 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2) 全部拟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
(3) 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加工、运输、存储、供电、供水供热、排水排污设施以及临时施工道路和办公、生活用房等;
(4) 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保等设施;
(5) 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2.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 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 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应分区域设置。
(6)应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3.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要点
(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
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15、18案】
大门位置应考虑:周边路网情况、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大门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车辆运输需要。
(2)布置大型机械设备
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基础设置、周边环境、覆盖范围、可吊构件的重量以及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同时还应考虑塔吊的附墙杆件位置、距离及使用后的拆除和运输。【23简答】
布置混凝土泵的位置时, 应考虑:泵管的输送距离、混凝土罐车行走停靠方便, 一般情况下立管位置应相对固定且固定牢固,泵车可以现场流动使用。
布置施工升降机时,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地基平整度、周边排水、导轨架的附墙位置和距离、楼层平台通道、出入口防护门以及升降机周边的防护围栏等。【21简答】
(3)布置仓库、堆场
一般应接近使用地点,其纵向宜与现场临时道路平行,尽可能利用现场设施装卸货;货物装卸需要时间长的仓库应远离道路边。
存放危险品类的仓库:应远离现场单独设置,离在建工程距离不小于15m。
(4)布置加工厂
总的指导思想是: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工作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
(5)布置场内临时运输道路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两侧应有排水措施。临时道路应把仓库、加工厂、堆场和施工点贯穿起来,按货运量大小和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双行干道或单行循环道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
• 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
• 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6)布置临时房屋
①尽可能利用已建的永久性房屋,如不足再修建临时房屋。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应相对独立。
②办公用房:宜设置在工地入口处。
③作业人员宿舍:一般宜设置在现场附近,有条件时也可设置在场区内。
④食堂:宜布置在生活区,也可布置在生活区与施工区之间。也可采用送餐制。
(7)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
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最近处,尽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从市政供水接驳点将水引入施工现场。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高频

6.4.2施工平面管理

1.目的与要求

(1)目的
使场容美观、整洁,道路畅通,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文明,相关方都满意,管理方便、有序。
(2)总体要求
满足施工需求、现场文明、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绿色环保。

2.场地围护与出入口
(1)施工总平面图应随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一起报批,过程修改应及时并履行相关手续。
(2)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并应采用硬质围挡。
• 市区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m。
• 一般路段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
• 距离交通路口20m范围内占据道路施工设置的围挡,其0.8m以上部分应采用通透性围挡。
(3)出入口管理
现场大门应设置门卫岗亭,车、人出入口分开,安排门卫人员值班等
出入口处应标示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 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车辆出入口处还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3.规范场容与环境保护
(4)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如采取铺设混凝土、钢板、碎石等方法。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高频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内容、设计原则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内容
(1) 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2) 全部拟建的建(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
(3) 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加工、运输、存储、供电、供水供热、排水排污设施以及临时施工道路和办公、生活用房等;
(4) 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保等设施;
(5) 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2.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 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 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应分区域设置。
(6)应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高频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要点

3.施工总平面图设计要点
(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
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15、18案】
大门位置应考虑:周边路网情况、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大门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车辆运输需要。
(2)布置大型机械设备
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基础设置、周边环境、覆盖范围、可吊构件的重量以及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同时还应考虑塔吊的附墙杆件位置、距离及使用后的拆除和运输。【23简答】
布置混凝土泵的位置时, 应考虑:泵管的输送距离、混凝土罐车行走停靠方便, 一般情况下立管位置应相对固定且固定牢固,泵车可以现场流动使用。
布置施工升降机时,应考虑:地基承载力、地基平整度、周边排水、导轨架的附墙位置和距离、楼层平台通道、出入口防护门以及升降机周边的防护围栏等。【21简答】
(3)布置仓库、堆场
一般应接近使用地点,其纵向宜与现场临时道路平行,尽可能利用现场设施装卸货;货物装卸需要时间长的仓库应远离道路边。
存放危险品类的仓库:应远离现场单独设置,离在建工程距离不小于15m。
(4)布置加工厂
总的指导思想是: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工作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
(5)布置场内临时运输道路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两侧应有排水措施。临时道路应把仓库、加工厂、堆场和施工点贯穿起来,按货运量大小和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双行干道或单行循环道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
• 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
• 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6)布置临时房屋
①尽可能利用已建的永久性房屋,如不足再修建临时房屋。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应相对独立。
②办公用房:宜设置在工地入口处。
③作业人员宿舍:一般宜设置在现场附近,有条件时也可设置在场区内。
④食堂:宜布置在生活区,也可布置在生活区与施工区之间。也可采用送餐制。
(7)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
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最近处,尽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从市政供水接驳点将水引入施工现场。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高频

目的与要求、场地围护与出入口

1.目的与要求

(1)目的
使场容美观、整洁,道路畅通,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条不紊,安全文明,相关方都满意,管理方便、有序。
(2)总体要求
满足施工需求、现场文明、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绿色环保。

2.场地围护与出入口
(1)施工总平面图应随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一起报批,过程修改应及时并履行相关手续。
(2)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并应采用硬质围挡。
• 市区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m。
• 一般路段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
• 距离交通路口20m范围内占据道路施工设置的围挡,其0.8m以上部分应采用通透性围挡。
(3)出入口管理
现场大门应设置门卫岗亭,车、人出入口分开,安排门卫人员值班等
出入口处应标示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 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车辆出入口处还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