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一级建造师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一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胡宗强
所属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1.2城镇道路路基施工/特殊路基处理
所属版本: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介绍

1)含水量ω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
2)天然密度ρ
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3)孔隙比e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4)孔隙率n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5)塑限ωp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性。
6)液限ωL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流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液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性。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19 11:51:38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考点试题

单选题 1.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为(  )。
A . 塑限
B . 塑性指数
C . 液性指数
D . 压实指标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塑性指数: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单选题 2.路基土的液性指数IL为0.5,依据土工分类,则该土属于()状态。
A . 硬塑
B . 半坚硬
C . 流塑
D . 软塑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液限指数:IL<0坚硬、半坚硬状态,0≤IL<0.5硬塑状态,0.5≤IL<1.0软塑状态,IL≥1.0流塑状态。

单选题 3.判别土的软硬程度可参考土的(  )
A . 液限
B . 塑限
C . 塑性指数
D . 液性指数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液性指数是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性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单选题 4.土的孔隙比指的是(  )。
A . 土粒体积与土的孔隙体积之比
B .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C . 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D . 土中土粒体积与水的体积之比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孔隙比e: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单选题 5.液性指数IL=0.8的土,软硬状态是()。
A . 坚硬
B . 硬塑
C . 软塑
D . 流塑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液性指数IL: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指数之比值,IL= (ω-ωp) /Ip,IL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IL<0为坚硬、半坚硬状态,0≤IL<0.5为硬塑状态,0.5≤IL<1.0为软塑状态,IL≥1.0流塑状态。C选项正确;ABD说法错误;


大咖讲解: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凌平平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硕士,高校教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233网校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独家签约网课老师。
查看老师课程
胡宗强
一级建造师
从事建造师培训多年。经验丰富,命题方向把握准确。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地下水控制

1. 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
1)地下水分类
(2)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见图1.2-1)。
2)水土作用
(1)工程实践表明:在对道路路基施工、运行与维护 造成危害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

2.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4)附属构筑物防水

(1)过街支管与检查井接合部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渗漏水造成路面早期塌陷。

(2)管道与检查井、雨水口周围回填压实要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相关规定,防止地表水渗入造成道路破坏。

高频

特殊路基处理

2.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1)含水量ω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
2)天然密度ρ
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3)孔隙比e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4)孔隙率n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5)塑限ωp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性。
6)液限ωL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流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液性上限,称为液性界限,简称液性。

3.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1)不良土质路基处理的分类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三类。土质改良是指用机械(力学)、化学、电、热等手段增加路基土的密度,或使路基土固结,这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路基。土的置换是将软土层换填为良质土如砂垫层等。土的补强是采用薄膜、绳网、板桩等约束住路基土,或者在土中放入抗拉强度高的补强材料形成复合路基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的剪切特性。

2)路基处理方法分类

路基处理的方法,根据其作用和原理大致分为六类,见表1.2-1。表中所列各种方法是根据软弱土的特点和所需处理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方法的具体选用,应从路基条件、处理的指标及范围、工程费用、工程进度及材料来源、当地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

表1.2-1 路基处理的方法

分类

处理方法

原理及作用

适用范围

1

碾压及夯实

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强夯(动力固结)

利用压实原理通过机械碾压、夯击,把表层地基压实;强夯则利用强大的夯基能,在地基中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动应力,迫使土在动力固结效应下密实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杂填土等,对饱和黏性土应慎重采用

2

换土

垫层

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矿渣垫层

以砂石、素土、灰土和矿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置换地基表层软弱土,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扩散应力,减少沉降量

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

处理

3

排水固结

天然地基预压、砂井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

在地基中设竖向排水体,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加速沉降发展,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

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4

振密、挤密

振冲挤密、灰土挤密桩、砂桩、石灰桩、爆破

挤密

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通过振动或挤密使土体的孔隙减少,强度提升;必要时,在振动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灰土、素土等,与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5

置换及拌入

振冲置换、深层搅拌、高压喷射

注浆、

石灰桩等

采用专门的技术措施,以砂、碎石等置换软弱土地基中的部分软弱土,或在部分软弱土地基中渗入水泥、石灰或砂浆等形成加固体,与未处理部分的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升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黏性土、冲填土、粉砂、细砂等;振冲置换法在不排水剪切强度Cu <20Kpa时慎用

6

加筋

土工聚合物加筋、

锚固、

树根桩、

加筋土

在地基或土体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钢片等加筋材料,使地基或土体能承受抗拉力,防止断裂,保持整体性,提升刚度,改变地基土体的应力场和应变场,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改善变形特性

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

3)路基处理常用的方法

考虑到城镇道路地下管线众多、环境、土方资源、工程费用等因素,常用方法如下:

(1)路基土方掺灰、好土等改良。

(2)路基土方换填处理(土方、石方、石灰土、水泥土、碎石土、级配碎石等)。

(3)路基加铺土工格栅、土工布等补强处理。

(4)抛石挤淤。

(5)路基打石灰桩挤密土方固化土方处理。

(6)路基堆载预压和加强压实。

高频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1)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尤其是旧路改造工程,交通压力极大,地下管线复杂,行车安全、行人安全及树木、构筑物等保护要求高。
市政工程的特点,适合绝大多数市政工程。

2)施工项目

城镇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路堤)的土(石)方、相关的项目有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防护、排水边沟、急流槽、各类管线等。
3)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①按照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②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2)地下管线及附属构筑物施工和保护
①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2.路基施工要点

1)填土路基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及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原则,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2)挖土路基
(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砂砾或设计要求的材料填实
3)石方路基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3)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夯)实。

3.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城市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主要应掌握: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调节压实机具、压实方法与压实厚度三者的关系,达到所要求的压实密度。
1)路基材料与填筑
(1)材料要求
①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路基填料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值应符合表1.2-2的要求。
②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 用土要合格,与基坑回填内容雷同。
(2)填筑要求
①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宽500mm。
②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2)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1)试验段
①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②试验目的主要有:
a.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b.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地质条件、作业环境和工期要求等。
c.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d.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e.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2)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①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
②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③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80c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地下管线加固保护
管沟、浇筑混凝土、套管
(3)路基压实
①压实方法(式):分为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②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③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④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高频

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

1. 地下水分类与水土作用
1)地下水分类
(2)从工程地质的角度,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又可将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见图1.2-1)。
2)水土作用
(1)工程实践表明:在对道路路基施工、运行与维护 造成危害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

高频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2.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

4)附属构筑物防水

(1)过街支管与检查井接合部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渗漏水造成路面早期塌陷。

(2)管道与检查井、雨水口周围回填压实要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相关规定,防止地表水渗入造成道路破坏。

高频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3.不良土质路基处理

1)不良土质路基处理的分类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三类。土质改良是指用机械(力学)、化学、电、热等手段增加路基土的密度,或使路基土固结,这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路基。土的置换是将软土层换填为良质土如砂垫层等。土的补强是采用薄膜、绳网、板桩等约束住路基土,或者在土中放入抗拉强度高的补强材料形成复合路基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的剪切特性。

2)路基处理方法分类

路基处理的方法,根据其作用和原理大致分为六类,见表1.2-1。表中所列各种方法是根据软弱土的特点和所需处理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方法的具体选用,应从路基条件、处理的指标及范围、工程费用、工程进度及材料来源、当地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和研究。

表1.2-1 路基处理的方法

分类

处理方法

原理及作用

适用范围

1

碾压及夯实

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强夯(动力固结)

利用压实原理通过机械碾压、夯击,把表层地基压实;强夯则利用强大的夯基能,在地基中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动应力,迫使土在动力固结效应下密实

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杂填土等,对饱和黏性土应慎重采用

2

换土

垫层

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矿渣垫层

以砂石、素土、灰土和矿渣等强度较高的材料,置换地基表层软弱土,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扩散应力,减少沉降量

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

处理

3

排水固结

天然地基预压、砂井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

在地基中设竖向排水体,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加速沉降发展,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

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4

振密、挤密

振冲挤密、灰土挤密桩、砂桩、石灰桩、爆破

挤密

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通过振动或挤密使土体的孔隙减少,强度提升;必要时,在振动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灰土、素土等,与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5

置换及拌入

振冲置换、深层搅拌、高压喷射

注浆、

石灰桩等

采用专门的技术措施,以砂、碎石等置换软弱土地基中的部分软弱土,或在部分软弱土地基中渗入水泥、石灰或砂浆等形成加固体,与未处理部分的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升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黏性土、冲填土、粉砂、细砂等;振冲置换法在不排水剪切强度Cu <20Kpa时慎用

6

加筋

土工聚合物加筋、

锚固、

树根桩、

加筋土

在地基或土体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钢片等加筋材料,使地基或土体能承受抗拉力,防止断裂,保持整体性,提升刚度,改变地基土体的应力场和应变场,从而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改善变形特性

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

3)路基处理常用的方法

考虑到城镇道路地下管线众多、环境、土方资源、工程费用等因素,常用方法如下:

(1)路基土方掺灰、好土等改良。

(2)路基土方换填处理(土方、石方、石灰土、水泥土、碎石土、级配碎石等)。

(3)路基加铺土工格栅、土工布等补强处理。

(4)抛石挤淤。

(5)路基打石灰桩挤密土方固化土方处理。

(6)路基堆载预压和加强压实。

高频

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1.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1)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尤其是旧路改造工程,交通压力极大,地下管线复杂,行车安全、行人安全及树木、构筑物等保护要求高。
市政工程的特点,适合绝大多数市政工程。

2)施工项目

城镇道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路堤)的土(石)方、相关的项目有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防护、排水边沟、急流槽、各类管线等。
3)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①按照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②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2)地下管线及附属构筑物施工和保护
①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高频

路基施工要点

1)填土路基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横向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及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原则,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2)挖土路基
(3)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石灰粉煤灰砂砾或设计要求的材料填实
3)石方路基
(2)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
(3)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夯)实。

高频

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3.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城市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主要应掌握: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调节压实机具、压实方法与压实厚度三者的关系,达到所要求的压实密度。
1)路基材料与填筑
(1)材料要求
①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路基填料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值应符合表1.2-2的要求。
②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 用土要合格,与基坑回填内容雷同。
(2)填筑要求
①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宽500mm。
②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2)路基压实施工要点
(1)试验段
①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②试验目的主要有:
a.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b.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地质条件、作业环境和工期要求等。
c.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d.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e.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2)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
①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型压实机具。
②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③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80c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地下管线加固保护
管沟、浇筑混凝土、套管
(3)路基压实
①压实方法(式):分为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②土质路基压实应遵循的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③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④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