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一级建造师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一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胡宗强
所属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标签: 运用
所属章节: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1.3城镇道路路面施工/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所属版本: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介绍

1.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1)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压实成型→养护→开放交通。
(1)施工准备
① 透层、粘层、封层:
a. 透层。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能很好渗入表面的沥青类材料薄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为透层油。用于石灰稳定土类或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洒布透层油后,应封闭交通。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
b. 粘层。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的连接面应喷洒粘层油。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作粘层油。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 总结:透层、粘层施工乳化沥青(透层油、粘层油)喷洒涂刷的要求:
下承层干燥、洁净,无水渍和杂物,喷洒薄而均匀、无集聚无流淌。
通用考点:任何液体的喷洒或涂刷都通用(模板涂刷隔离剂、管道液体防腐、桥面涂料防水等)。
c.封层。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封层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且粒径与级配应符合要求。
② 运输与布料:
b.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脱模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d. 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e.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摊铺时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2)摊铺作业:
① 机械摊铺② 人工摊铺
(3)压实成型与接缝:
① 压实成型
a.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
b.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且符合规范要求(见表1.3-2)。
② 接缝
(4)开放交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2)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工艺流程可参照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压实与成型、接缝除满足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详见教材、讲义。

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工艺流程可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摊铺、压实与成型除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温拌沥青的生产和运输
③ 严格控制矿料、沥青的加热温度,保持混合料的出料温度稳定、均匀。用于温拌施工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以上。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19 11:51:39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考点试题

单选题 1.确定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松铺系数时,无关的是()
A . 施工工艺
B . 施工温度
C . 混合料类型
D . 施工机械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铺试压确定。

单选题 2.以粗集料为主的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选用( )。
A . 振动压路机
B . 钢轮压路机
C . 重型轮胎压路机
D . 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粗集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A选项正确;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BCD未干扰项;


多选题 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其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  )等内容。
A . 养护
B . 接缝
C . 试验检测
D . 开放交通
E . 压实成型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压实成型→养护→开放交通。

多选题 4.下面关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运输、摊铺说法错误的有( )
A .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档等候,被摊铺机轻顶缓缓推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B .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
C . 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宽度的搭接
D .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导梁的控制方式
E .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D选项错误: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用钢丝绳
E选项错误: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铺试压确定

单选题 5.当气温在()℃及以下,风力大于()级及以上时,不应喷洒透层、粘层、封层油。
A . 5,5
B . 5,6
C . 10,5
D . 10,6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当气温在10℃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及以上时,不应喷洒透层、粘层、封层油。

大咖讲解: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凌平平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硕士,高校教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233网校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独家签约网课老师。
查看老师课程
胡宗强
一级建造师
从事建造师培训多年。经验丰富,命题方向把握准确。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1.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
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拓展:基层分类
基层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复合基层。半刚性基层是应用最多的基层,考试也主要围绕着半刚性基层进行考核。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目前大量采用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施工基层,这类基层通常被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2)常用的基层材料 ★ 选择题考点
(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②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且都会导致裂缝。与水泥土一样,由于其收缩裂缝严重,强度未充分形成时表面会遇水软化,容易产生唧浆冲刷等损坏,石灰土已被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2)水泥稳定土基层
①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导致裂缝。
②水泥稳定细粒土(简称水泥土)的干缩系数、干缩应变以及温缩系数都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产生的收缩裂缝会比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严重得多;水泥土强度没有充分形成时,表面遇水会软化,导致沥青面层龟裂破坏;水泥土的抗冲刷能力低,当水泥土表面遇水后,容易产生唧浆冲刷,导致路面裂缝、下陷,并逐渐扩展。为此,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①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粒料),简称二灰稳定土(粒料),其特性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具有典型性。
②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
④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

2.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与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1)运输与摊铺

①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碾压成型,不应超过3h。

②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③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

④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润湿,但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2)压实与养护

①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②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型,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型。

③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④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⑤石灰土压实成型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水泥土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⑥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2)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1)运输与摊铺

①运送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

②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③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

(2)压实与养护

①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②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宜在当天碾压成型。

③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④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

3)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

(1)运输与摊铺

②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2)压实与养护:

①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保持砂砾湿润,但不应导致层下翻浆。

④ 未铺装上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3.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1)土工合成材料
(1)分类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和土工特种材料等类型。
(2)功能与作用①土工合成材料可设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2)工程应用
(1)路堤加筋
①路堤加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路堤的稳定性。当加筋路堤的原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先行技术处理。加筋路堤填土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路基设计规范规定的压实标准。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土工格栅宜选择强度高、变形小、糙度大的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较高的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性能。——2021年考题
②加筋路堤的施工原则是以能够充分发挥加筋效果为出发点。合成材料连接应牢固,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300mm,连接时搭接 宽度 不得小于150mm。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
★ 搭接的公共性
(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①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减小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加筋台背适宜的高度为5.0~10.0m。加筋材料宜选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
③工艺流程:
(3)路面裂缝防治
①采用玻纤网、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于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或新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由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用于裂缝防治的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应分别满足抗拉强度、最大负荷延伸率、网孔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等技术要求。玻纤网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土工织物应能耐170℃以上的高温。
②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铺筑新沥青面层。
(4)路基防护
①路基防护:
主要包括:坡面防护——防护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破坏的土质或岩石边坡;冲刷防护——防护水流对路基的冲刷与淘刷。土质边坡防护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布或网格固定撒草种。岩石边坡防护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沿河路基可采用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模袋等进行冲刷防护,以保证路基坚固与稳定。
3)施工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 展开铺设的材料共性
①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
②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张拉、固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无皱折、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③接缝连接强度应符合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2)施工质量资料
①施工质量资料包括材料的验收、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②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大多用于隐蔽工程,应加强旁站和施工日志记录。

高频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

1. 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1)沥青类混合料面层施工
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运输→摊铺→接缝处理→压实成型→养护→开放交通。
(1)施工准备
① 透层、粘层、封层:
a. 透层。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能很好渗入表面的沥青类材料薄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摊铺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作为透层油。用于石灰稳定土类或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洒布透层油后,应封闭交通。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
b. 粘层。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的连接面应喷洒粘层油。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凝或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作粘层油。粘层油宜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
★ 总结:透层、粘层施工乳化沥青(透层油、粘层油)喷洒涂刷的要求:
下承层干燥、洁净,无水渍和杂物,喷洒薄而均匀、无集聚无流淌。
通用考点:任何液体的喷洒或涂刷都通用(模板涂刷隔离剂、管道液体防腐、桥面涂料防水等)。
c.封层。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封层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且粒径与级配应符合要求。
② 运输与布料:
b.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脱模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d. 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e. 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摊铺时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2)摊铺作业:
① 机械摊铺② 人工摊铺
(3)压实成型与接缝:
① 压实成型
a.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
b.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且符合规范要求(见表1.3-2)。
② 接缝
(4)开放交通: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2)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工艺流程可参照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压实与成型、接缝除满足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详见教材、讲义。

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工艺流程可参照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摊铺、压实与成型除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温拌沥青的生产和运输
③ 严格控制矿料、沥青的加热温度,保持混合料的出料温度稳定、均匀。用于温拌施工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较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20℃以上。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模板安装→钢筋设置→摊铺与振捣→拉毛与切缝→养护→填缝→开放交通。
2)混凝土面板施工
(1)模板安装:
③ 模板安装应符合: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2)钢筋设置:考核点参见:1.1.2 道路路面结构特征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2)主要原材料选择
(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
延伸考点:材料进场检验遵循:看、检、验。
1. 看外观:
2. 检查证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设备)、检测报告、型式报告
3. 见证取样做复试:
(1)见证取样要求:监理或建设单位见证,进场材料在施工现场取样,送有资质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试验
(2)不同材料见证取样项目:详见教材、讲义。
(3)摊铺与振捣:
① 三辊轴机组铺筑
② 轨道摊铺机铺筑
③ 滑模摊铺机摊铺
④ 采用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施工时,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0~1.25
(4)接缝:详见教材、讲义。
(5)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
(6)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在面层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3.砌块路面施工

1)天然石材路面施工

(1)天然石材材料要求:

天然石材路面的石料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铺砌施工工序及施工要点:

① 施工工序:

基层清理→测量放样→试拼试铺→铺干硬性砂浆→铺贴天然石材→拼缝处理→养护。

② 施工要点:

a. 砌筑砂浆中采用的水泥、砂、水应符合规范要求。

b. 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c. 铺砌控制基线的设置距离,直线段宜为5~10m,曲线段应视情况适度加密。

d. 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e. 铺砌中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与检查井等构筑物相接时,应平整、美观,不得反坡。不得用在料石下填塞砂浆或支垫方法找平。

f. 伸缩缝材料应安放平直,并应与料石粘贴牢固。

g. 在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

h. 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2)预制混凝土砌块路面施工

预制混凝土砌块可根据工程的要求做成不同的厚度以及各种平面形状、尺寸的砌块,当停车场等有场地绿化要求时,还可以做带各种形状空洞的植草砌块。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普通型混凝土和连锁型混凝土砌块。

(2)铺砌与养护:

砌块路面铺砌与养护可参照石材路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砌块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预拌干硬性水泥砂浆,铺砌中砂浆应饱满,厚度宜为30~50mm,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② 砌块路面表面应平整、防滑、稳固、无翘动,缝线直顺,无反坡积水现象。

③ 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及时灌缝,灌缝应饱满。

④ 砌块路面面层勾缝时,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宜为20~50m,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3)方砖步道施工

方砖步道主要应用于人行道铺筑,方砖步道材料、铺砌与养护可参照石材路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行道铺设应以侧石顶面为基准,按照设计横坡和宽度铺设。

(3)曲线段道板砖铺砌,可采用直铺法和扇形铺砌法。通过调整道板砖缝隙宽度进行施工,但缝隙宽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弯道外侧的接缝宽度≤6mm。

② 弯道内侧的接缝宽度≥2mm。

(4)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不得混用。

② 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③ 路口处盲道应铺设成无障碍形式。

4.道路附属构筑物施工

1)路缘石施工

(1)路缘石材料要求

① 路缘石宜采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标准块,并统一由厂家定型加工。

② 路口、隔离带端部等曲线段路缘石,宜按设计弧形加工预制。

(2)施工要点

① 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

② 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10~15m;曲线段桩距宜为5~10m;路口处桩距宜为1~5m。

③ 路缘石应采用预拌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④ 平石宜从雨水口两侧开始铺设,不得在雨水口位置进行收口;侧石与平石应错缝铺设,不得出现通缝现象。

⑤ 路缘石靠背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按照设计图纸高度和宽度立模浇筑。路缘石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应少于3d。

2)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

(1)雨水口用料要求

① 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上的雨水口应使用承载能力D级400kN及以上等级铸铁水箅盖,街巷雨水口可使用承载能力C级250kN及以上等级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

② 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雨水口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雨水口、预制成品雨水口。其他部位可采用砖砌式雨水口。

(2)施工要点

① 雨水支管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

③ 砌筑雨水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雨水管端面应露出井内壁,其露出长度不应大于2cm。

b. 雨水口井壁,应表面平整,砌筑砂浆应饱满,勾缝应平顺。

c. 雨水管穿井墙处,管顶应砌砖券。

d. 井底应采用水泥砂浆抹出雨水口泛水坡。

④ 雨水支管敷设应直顺,不应错口、反坡、凹兜。检查井、雨水口内的外露管端面应完好,不应将断管端置入雨水口。

⑤ 雨水支管与雨水口四周回填应密实。处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应做360°混凝土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达至设计强度75%前不得放行交通。

⑥ 雨水口不得设置在人行道慢坡、绿化带岛头、出入口等位置。

3)检查井处理施工

(1)车行道上的检查井井盖宜采用承载能力D级400kN及以上等级的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井盖可插入井座深度宜为150mm。

(2)检查井井室周边应做好防沉降处理,可在道路结构层以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承载板。

(3)井盖座的底标高应根据路面厚度、井盖可调高度确定,对于沥青混合料下、中面层需临时开放交通的,应综合考虑临时开放交通、完工状况的井盖可调范围。

(4)井盖座应采用高强度灌浆料灌注固定,井盖闭合方向与车行方向一致。

高频

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

1.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特性
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拓展:基层分类
基层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复合基层。半刚性基层是应用最多的基层,考试也主要围绕着半刚性基层进行考核。
1)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目前大量采用结构较密实、孔隙率较小、透水性较小、水稳性较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水泥、石灰及工业废渣稳定材料施工基层,这类基层通常被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2)常用的基层材料 ★ 选择题考点
(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①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石灰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并与养护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于5℃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②石灰稳定土的干缩和温缩特性十分明显,且都会导致裂缝。与水泥土一样,由于其收缩裂缝严重,强度未充分形成时表面会遇水软化,容易产生唧浆冲刷等损坏,石灰土已被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2)水泥稳定土基层
①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导致裂缝。
②水泥稳定细粒土(简称水泥土)的干缩系数、干缩应变以及温缩系数都明显大于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产生的收缩裂缝会比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严重得多;水泥土强度没有充分形成时,表面遇水会软化,导致沥青面层龟裂破坏;水泥土的抗冲刷能力低,当水泥土表面遇水后,容易产生唧浆冲刷,导致路面裂缝、下陷,并逐渐扩展。为此,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①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粒料),简称二灰稳定土(粒料),其特性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具有典型性。
②二灰稳定土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其抗冻性能比石灰土高很多。
④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

高频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

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与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1)运输与摊铺

①拌成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及时运送到铺筑现场。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碾压成型,不应超过3h。

②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③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

④厂拌石灰土类混合料摊铺时路床应润湿,但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2)压实与养护

①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②摊铺好的石灰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型,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型。

③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曲线的)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④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⑤石灰土压实成型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水泥土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⑥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2)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1)运输与摊铺

①运送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和遗撒、扬尘。

②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

③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

(2)压实与养护

①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②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宜在当天碾压成型。

③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④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小于7d。

3)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

(1)运输与摊铺

②宜采用机械摊铺,摊铺应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2)压实与养护:

①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保持砂砾湿润,但不应导致层下翻浆。

④ 未铺装上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高频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3.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

1)土工合成材料
(1)分类土工合成材料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和土工特种材料等类型。
(2)功能与作用①土工合成材料可设置于岩土或其他工程结构内部、表面或各结构层之间,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
2)工程应用
(1)路堤加筋
①路堤加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路堤的稳定性。当加筋路堤的原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先行技术处理。加筋路堤填土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路基设计规范规定的压实标准。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土工网等土工合成材料均可用于路堤加筋,其中土工格栅宜选择强度高、变形小、糙度大的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较高的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性能。——2021年考题
②加筋路堤的施工原则是以能够充分发挥加筋效果为出发点。合成材料连接应牢固,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300mm,连接时搭接 宽度 不得小于150mm。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
★ 搭接的公共性
(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①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台背路基填土加筋的目的是减小路基与构造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加筋台背适宜的高度为5.0~10.0m。加筋材料宜选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
③工艺流程:
(3)路面裂缝防治
①采用玻纤网、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于旧沥青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加铺层底部或新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部,可减少或延缓由旧路面对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用于裂缝防治的玻纤网和土工织物应分别满足抗拉强度、最大负荷延伸率、网孔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等技术要求。玻纤网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土工织物应能耐170℃以上的高温。
②用土工合成材料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对旧沥青路面裂缝进行防治,首先要对旧路进行外观评定和弯沉值测定,进而确定旧路处理和新料加铺方案。施工要点是:旧路面清洁与整平,土工合成材料张拉、搭接和固定,洒布粘层油,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铺筑新沥青面层。
(4)路基防护
①路基防护:
主要包括:坡面防护——防护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而破坏的土质或岩石边坡;冲刷防护——防护水流对路基的冲刷与淘刷。土质边坡防护可采用拉伸网草皮、固定草种布或网格固定撒草种。岩石边坡防护可采用土工网或土工格栅。沿河路基可采用土工织物软体沉排、土工模袋等进行冲刷防护,以保证路基坚固与稳定。
3)施工质量检验
(1)基本要求 ★ 展开铺设的材料共性
①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外观无破损、无老化、无污染。
②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铺设、张拉、固定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无皱折、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③接缝连接强度应符合要求,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应交替错开。
(2)施工质量资料
①施工质量资料包括材料的验收、铺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②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大多用于隐蔽工程,应加强旁站和施工日志记录。

高频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模板安装→钢筋设置→摊铺与振捣→拉毛与切缝→养护→填缝→开放交通。
2)混凝土面板施工
(1)模板安装:
③ 模板安装应符合: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2)钢筋设置:考核点参见:1.1.2 道路路面结构特征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2)主要原材料选择
(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
延伸考点:材料进场检验遵循:看、检、验。
1. 看外观:
2. 检查证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设备)、检测报告、型式报告
3. 见证取样做复试:
(1)见证取样要求:监理或建设单位见证,进场材料在施工现场取样,送有资质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试验
(2)不同材料见证取样项目:详见教材、讲义。
(3)摊铺与振捣:
① 三辊轴机组铺筑
② 轨道摊铺机铺筑
③ 滑模摊铺机摊铺
④ 采用小型机具摊铺混凝土施工时,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0~1.25
(4)接缝:详见教材、讲义。
(5)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
(6)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在面层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

高频

砌块路面施工

3.砌块路面施工

1)天然石材路面施工

(1)天然石材材料要求:

天然石材路面的石料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铺砌施工工序及施工要点:

① 施工工序:

基层清理→测量放样→试拼试铺→铺干硬性砂浆→铺贴天然石材→拼缝处理→养护。

② 施工要点:

a. 砌筑砂浆中采用的水泥、砂、水应符合规范要求。

b. 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c. 铺砌控制基线的设置距离,直线段宜为5~10m,曲线段应视情况适度加密。

d. 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e. 铺砌中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与检查井等构筑物相接时,应平整、美观,不得反坡。不得用在料石下填塞砂浆或支垫方法找平。

f. 伸缩缝材料应安放平直,并应与料石粘贴牢固。

g. 在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

h. 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2)预制混凝土砌块路面施工

预制混凝土砌块可根据工程的要求做成不同的厚度以及各种平面形状、尺寸的砌块,当停车场等有场地绿化要求时,还可以做带各种形状空洞的植草砌块。预制混凝土砌块包括普通型混凝土和连锁型混凝土砌块。

(2)铺砌与养护:

砌块路面铺砌与养护可参照石材路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砌块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预拌干硬性水泥砂浆,铺砌中砂浆应饱满,厚度宜为30~50mm,虚铺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② 砌块路面表面应平整、防滑、稳固、无翘动,缝线直顺,无反坡积水现象。

③ 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及时灌缝,灌缝应饱满。

④ 砌块路面面层勾缝时,应设置胀缝,胀缝间距宜为20~50m,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铺砌面层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

3)方砖步道施工

方砖步道主要应用于人行道铺筑,方砖步道材料、铺砌与养护可参照石材路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行道铺设应以侧石顶面为基准,按照设计横坡和宽度铺设。

(3)曲线段道板砖铺砌,可采用直铺法和扇形铺砌法。通过调整道板砖缝隙宽度进行施工,但缝隙宽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弯道外侧的接缝宽度≤6mm。

② 弯道内侧的接缝宽度≥2mm。

(4)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不得混用。

② 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③ 路口处盲道应铺设成无障碍形式。

高频

道路附属构筑物施工

4.道路附属构筑物施工

1)路缘石施工

(1)路缘石材料要求

① 路缘石宜采用石材或预制混凝土标准块,并统一由厂家定型加工。

② 路口、隔离带端部等曲线段路缘石,宜按设计弧形加工预制。

(2)施工要点

① 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

② 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10~15m;曲线段桩距宜为5~10m;路口处桩距宜为1~5m。

③ 路缘石应采用预拌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④ 平石宜从雨水口两侧开始铺设,不得在雨水口位置进行收口;侧石与平石应错缝铺设,不得出现通缝现象。

⑤ 路缘石靠背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按照设计图纸高度和宽度立模浇筑。路缘石宜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应少于3d。

2)雨水支管与雨水口施工

(1)雨水口用料要求

① 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上的雨水口应使用承载能力D级400kN及以上等级铸铁水箅盖,街巷雨水口可使用承载能力C级250kN及以上等级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

② 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雨水口宜采用现浇混凝土雨水口、预制成品雨水口。其他部位可采用砖砌式雨水口。

(2)施工要点

① 雨水支管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

③ 砌筑雨水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雨水管端面应露出井内壁,其露出长度不应大于2cm。

b. 雨水口井壁,应表面平整,砌筑砂浆应饱满,勾缝应平顺。

c. 雨水管穿井墙处,管顶应砌砖券。

d. 井底应采用水泥砂浆抹出雨水口泛水坡。

④ 雨水支管敷设应直顺,不应错口、反坡、凹兜。检查井、雨水口内的外露管端面应完好,不应将断管端置入雨水口。

⑤ 雨水支管与雨水口四周回填应密实。处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应做360°混凝土包封,且在包封混凝土达至设计强度75%前不得放行交通。

⑥ 雨水口不得设置在人行道慢坡、绿化带岛头、出入口等位置。

3)检查井处理施工

(1)车行道上的检查井井盖宜采用承载能力D级400kN及以上等级的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井盖可插入井座深度宜为150mm。

(2)检查井井室周边应做好防沉降处理,可在道路结构层以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承载板。

(3)井盖座的底标高应根据路面厚度、井盖可调高度确定,对于沥青混合料下、中面层需临时开放交通的,应综合考虑临时开放交通、完工状况的井盖可调范围。

(4)井盖座应采用高强度灌浆料灌注固定,井盖闭合方向与车行方向一致。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