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一级建造师 /冬期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措施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冬期施工措施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一级建造师
授课老师:胡宗强
所属科目:市政公用工程
考点标签: 理解
所属章节:第1章、城镇道路工程/1.5城镇道路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季节性施工措施
所属版本:

冬期施工措施介绍

考点: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专题更新时间:2025/08/19 11:51:42

冬期施工措施考点试题

单选题 1.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  )。
A . 缓凝剂
B . 速凝剂
C . 防冻剂
D . 温热水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多选题 2.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冬期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有()。
A .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
B . 粘层可以冬期施工
C . 次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在低于5℃时,应停止冬期施工
D . 透层严禁冬期施工
E . 封层可以冬期施工

正确答案: B

答察解析: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A正确;
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C正确
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BE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单选题 3.冬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B . 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
C . 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可加防冻剂、缓凝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D . 水泥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C错误。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单选题 4.关于城市道路冬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
B . 水泥混凝土拌和料温度应不高于35cC
C . 水泥混凝土拌和料可加防冻剂、缓凝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D . 水泥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混凝土拌和料温度应不高于35℃。拌和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故选C。

单选题 5.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   )℃时,水泥混凝土面层宜停止施工。
A . 5
B . 0
C . -3
D . -5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大咖讲解:冬期施工措施

凌平平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硕士,高校教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233网校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独家签约网课老师。
查看老师课程
胡宗强
一级建造师
从事建造师培训多年。经验丰富,命题方向把握准确。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城镇道路工程安全技术要点

1.管线及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

1)管线的保护

城市地下管线多,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在工程开工前,应取得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相关设施管理单位应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应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形成文件后实施。

施工前应先对管线进行详探,可通过人工开挖探沟,找出地下管线。道路结构以下的管线应先行施工。作业中可能对施工范围内的原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时,应采取加固或迁移措施。无须迁移的现况管线及设施,应探明位置、设置标识,并采取加固保护措施。施工中,应对加固部位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稳定。施工区域附近的架空线,在施工期间采取加固电线杆及派专人监护措施,防止挖土或大型机械操作时危及线路正常运作。

2)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

施工前应对周边构筑物进行调查,取得构筑物基础构造、尺寸,与施工场地的距离,平面尺寸,结构形式,建筑物高度等相关数据。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加固措施,避免邻近建筑物发生非预期沉降、开裂和倒塌。在受保护建筑的合适地方设置沉降、位移观察点,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则应暂停施工。

2.道路施工安全控制

1)机械施工

(1)机械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挖掘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时检查挖掘面和机械周围环境状况,与机械操作工密切配合,确保安全;机械运转时,施工人员与机械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站在驾驶员视线盲区;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械驾驶室,不得触碰机械传动机构。挖掘路堑边缘时,边坡不得留有松动土块,防止土块滚落砸伤人。发现有塌方征兆时,应立即将挖掘机械和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带。

2)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

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0.5m。碾压高填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

3)人工配合施工

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纵向不得小于3m;不得掏洞挖土和在路堑底部边缘休息。

4)道路附属构筑物

应根据道路施工总体部署,由下至上随道路结构层施工,分段、分步完成,不得在道路施工中掩埋地下管道检查井。应在检查井周围设置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检查井(室)、雨水口完成后,应立即安装井(室)盖(箅),井(室)盖应与各专业管线相一致,不得混用;未安装井(室)盖(箅)时,应加设临时盖板,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

高频

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2)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 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②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①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②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 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2.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道路工程开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2)技术准备

① 道路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应进行施工调查及现场核对,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及现场情况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

② 对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应提前做好试验研究和论证工作。道路各层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选定试验路段,以确定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

(3)材料准备

① 城镇道路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进场的土、石、石灰、水泥、集料、水、沥青、钢筋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② 配合比要符合设计与规范规定。土方路基修筑前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施工质量控制

(1)拌合与运输质量控制:

① 城镇道路使用的混合料宜采用厂拌或集中拌制,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且计量准确、拌合均匀,并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② 道路材料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遗撒。混凝土拌合物一般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应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以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到场。运输车辆要防止漏浆、漏料和离析,夏季高温、大风、雨天和低温天气远距离运输时,应有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2)施工质量控制:

① 路基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过湿应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在压实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有无软弹、起皮、推挤、波浪及裂纹等现象,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采取处治措施。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② 各类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石灰稳定土基层碾压时压实厚度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率宜在最佳含水率的允许偏差范围内,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石灰土应湿养,养护期不宜少于7d。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b. 水泥稳定土基层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宜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型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道路面层。

c. 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d.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每层摊铺虚厚度不宜超过30cm。

③ 沥青混合料铺筑现场应对混合料质量及施工温度进行检查,随时检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并逐个断面测定成型尺寸,并应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模板选择应与摊铺施工方式相匹配,模板的制作偏差与安装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摊铺前应全面检查模板及钢筋设置的位置、传力杆装置等。摊铺时,混凝土混合料由运输车辆直接卸在基层上。卸料时应不使混凝土离析,且应尽可能将其卸成几小堆,便于摊铺,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在铺筑时用铁锹拌均匀,但严禁第二次加水。摊铺厚度应考虑振捣的下落高度、预留高度一般为设计厚度的0.1~0.25倍。宜采用专业振实设备,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过振。

⑤ 附属构筑物:

a. 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b. 雨水支管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雨水支管、雨水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满足路面排水要求。雨水支管、雨水口基底应坚实,现浇混凝土基础应振捣密实,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⑥ 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施工中应按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各工序的质量。做到自检、互检、专检,上一道工序不合格绝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高频

城镇道路工程季节性施工措施

考点: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2)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3)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应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入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4)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当风力在6级及以上时,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应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5)水泥混凝土面层

(1)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施工现场环境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宜停止施工。

(2)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4)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养护期混凝土面层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考点:雨期施工措施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考点:高温期施工措施

(1)高温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作业应避开高温时段,施工现场配备足量的防暑降温物资,注意食堂卫生以及民工宿舍卫生,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2)高温期土方作业时应控制扬尘,增加洒水频率,适当提高回填材料含水量。加强对道路各层的养护。

(3)高温期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早晨、晚间施工。

② 加强拌制、运输、浇筑、抹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③ 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遭日晒,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

④ 采用洒水覆盖保湿养护时,应控制养护水温与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温差不大于12℃,不得采用冰水或冷水养护以免造成骤冷导致表面开裂。

⑤ 高温期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比常温施工适度提前。

水泥混凝土高温施工与冬期施工总结(通用)

水泥混凝土高温施工与冬期施工总结.png

高频

管线及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

1.管线及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

1)管线的保护

城市地下管线多,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在工程开工前,应取得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相关设施管理单位应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应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形成文件后实施。

施工前应先对管线进行详探,可通过人工开挖探沟,找出地下管线。道路结构以下的管线应先行施工。作业中可能对施工范围内的原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时,应采取加固或迁移措施。无须迁移的现况管线及设施,应探明位置、设置标识,并采取加固保护措施。施工中,应对加固部位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稳定。施工区域附近的架空线,在施工期间采取加固电线杆及派专人监护措施,防止挖土或大型机械操作时危及线路正常运作。

2)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

施工前应对周边构筑物进行调查,取得构筑物基础构造、尺寸,与施工场地的距离,平面尺寸,结构形式,建筑物高度等相关数据。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加固措施,避免邻近建筑物发生非预期沉降、开裂和倒塌。在受保护建筑的合适地方设置沉降、位移观察点,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则应暂停施工。

高频

道路施工安全控制

2.道路施工安全控制

1)机械施工

(1)机械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挖掘过程中,指挥人员应随时检查挖掘面和机械周围环境状况,与机械操作工密切配合,确保安全;机械运转时,施工人员与机械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站在驾驶员视线盲区;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械驾驶室,不得触碰机械传动机构。挖掘路堑边缘时,边坡不得留有松动土块,防止土块滚落砸伤人。发现有塌方征兆时,应立即将挖掘机械和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带。

2)填土路基为土质边坡

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0.5m。碾压高填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0.5m。

3)人工配合施工

作业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横向不得小于2m,纵向不得小于3m;不得掏洞挖土和在路堑底部边缘休息。

4)道路附属构筑物

应根据道路施工总体部署,由下至上随道路结构层施工,分段、分步完成,不得在道路施工中掩埋地下管道检查井。应在检查井周围设置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检查井(室)、雨水口完成后,应立即安装井(室)盖(箅),井(室)盖应与各专业管线相一致,不得混用;未安装井(室)盖(箅)时,应加设临时盖板,并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

高频

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考点: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土方路基:

土方路基压实度和弯沉值应100%合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等应符合要求。

(2)石方路基:

挖石路基上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险石。填石路基压实密度应符合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沉降差不应大于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

2)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1)基层:

① 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原材料质量、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②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集料质量及级配、压实度、弯沉等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面层:

① 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10mm。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②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混凝土面层厚度、构造深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 铺砌式路面使用的石材质量、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平均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5%。

高频

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2.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道路工程开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2)技术准备

① 道路工程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应进行施工调查及现场核对,根据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及现场情况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

② 对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工程项目,应提前做好试验研究和论证工作。道路各层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选定试验路段,以确定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

(3)材料准备

① 城镇道路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对进场的土、石、石灰、水泥、集料、水、沥青、钢筋等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② 配合比要符合设计与规范规定。土方路基修筑前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施工质量控制

(1)拌合与运输质量控制:

① 城镇道路使用的混合料宜采用厂拌或集中拌制,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且计量准确、拌合均匀,并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变化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

② 道路材料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遗撒。混凝土拌合物一般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应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以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到场。运输车辆要防止漏浆、漏料和离析,夏季高温、大风、雨天和低温天气远距离运输时,应有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2)施工质量控制:

① 路基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过湿应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300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在压实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有无软弹、起皮、推挤、波浪及裂纹等现象,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采取处治措施。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填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

② 各类基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石灰稳定土基层碾压时压实厚度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率宜在最佳含水率的允许偏差范围内,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石灰土应湿养,养护期不宜少于7d。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b. 水泥稳定土基层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型。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宜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常温下成型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道路面层。

c. 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范围内。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d. 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每层摊铺虚厚度不宜超过30cm。

③ 沥青混合料铺筑现场应对混合料质量及施工温度进行检查,随时检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并逐个断面测定成型尺寸,并应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模板选择应与摊铺施工方式相匹配,模板的制作偏差与安装偏差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摊铺前应全面检查模板及钢筋设置的位置、传力杆装置等。摊铺时,混凝土混合料由运输车辆直接卸在基层上。卸料时应不使混凝土离析,且应尽可能将其卸成几小堆,便于摊铺,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在铺筑时用铁锹拌均匀,但严禁第二次加水。摊铺厚度应考虑振捣的下落高度、预留高度一般为设计厚度的0.1~0.25倍。宜采用专业振实设备,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过振。

⑤ 附属构筑物:

a. 路缘石基础宜与相应的基层同步施工。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路缘石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b. 雨水支管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雨水支管、雨水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满足路面排水要求。雨水支管、雨水口基底应坚实,现浇混凝土基础应振捣密实,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⑥ 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施工中应按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各工序的质量。做到自检、互检、专检,上一道工序不合格绝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高频

雨期施工措施

考点:雨期施工措施

1)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2)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雨期开挖路堑,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待雨期过后再施工。

(3)填方路基填料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等。利用挖方土作填料,含水率符合要求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率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期施工填料。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3)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施工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及气象部门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准备好防雨棚等防雨设施。施工中遇雨时,应立即使用防雨设施完成对已铺筑混凝土的振实成型,不应再开新作业段,并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保护尚未硬化的混凝土面层。

高频

高温期施工措施

考点:高温期施工措施

(1)高温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作业应避开高温时段,施工现场配备足量的防暑降温物资,注意食堂卫生以及民工宿舍卫生,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2)高温期土方作业时应控制扬尘,增加洒水频率,适当提高回填材料含水量。加强对道路各层的养护。

(3)高温期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早晨、晚间施工。

② 加强拌制、运输、浇筑、抹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③ 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遭日晒,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

④ 采用洒水覆盖保湿养护时,应控制养护水温与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温差不大于12℃,不得采用冰水或冷水养护以免造成骤冷导致表面开裂。

⑤ 高温期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应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比常温施工适度提前。

水泥混凝土高温施工与冬期施工总结(通用)

水泥混凝土高温施工与冬期施工总结.png

添加一建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一级建造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一建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