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吊装稳定性
2)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
(1)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2)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1)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起重机在额定工作参数情况下的稳定或桅杆自身结构的稳定。
起重机稳定性是起重机抗倾覆力矩的能力。
起重机工作状态稳定性是起重机抵抗有起升载荷、风载荷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抗倾覆力矩的能力。
(2)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多机吊装的同步、协调;大型设备多吊点、多机种的吊装指挥及协调。桅杆吊装的稳定系统(缆风绳、地锚)。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整体稳定性(例如:细长塔类设备、薄壁设备、屋盖、网架)。吊装部件或单元的稳定性。
3)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失稳
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起重臂杆仰角超限等。预防措施为: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严格机械检查;起重臂杆仰角最大不超过78°,最小不低于45°。
(2)吊装系统的失稳
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
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预防措施为: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提高刚度。
4)桅杆的稳定性
(1)缆风绳的设置要求: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2)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得超过45°。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
(3)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4)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5)地锚的种类及要求
(1)地锚的种类。详见王克讲义。
(2)地锚设置和使用要求
①地锚结构形式应根据受力条件和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设计和选用。地锚的制作和设置应按吊装施工方案的规定计算校核。
②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地下管道等。
③埋入式地锚在回填时,应用净土分层夯实或压实,回填的高度应高于基坑周围地面400mm以上,且不得浸水。地锚设置完成后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④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应进行预拉紧。
539.65KB
下载534.63KB
下载820.62KB
下载875.32KB
下载755.06KB
下载716.34KB
下载658.50KB
下载816.93KB
下载433.43KB
下载375.72KB
下载501.08KB
下载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吊装系统的失稳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D选项正确,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地下管道等。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起重吊装作业在实现设备(或构件)垂直提升、下降和水平移位的功能的同时,其核心要求就是保证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即吊装安全是第一位的。起重吊装作业的稳定性是保证吊装安全的根本。
1、起重机械的分类、适用范围
1)起重机械的分类
常用的起重机械可分为小型起重设备、起重机、工作平台、机械式停车设备等。
(1)小型起重设备
千斤顶、滑车(或称起重滑车、滑轮组)、起重葫芦、卷扬机。
(2)起重机
起重机可分为:桥架型起重机、臂架型起重机、缆索型起重机。
①桥架型起重机
主要有: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半门式起重机等。
②臂架型起重机
臂架型起重机主要有:门座起重机和半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悬臂起重机等。
2)常用起重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机电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有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非常规起重机。
(1)流动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有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随车起重机。
①特点:适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但场地要求较高,台班费较高。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
(2)塔式起重机
①特点:吊装速度快,台班费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装和拆卸。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某一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周期长。
(3)非常规起重机
①桅杆起重机
桅杆起重机(以下简称桅杆)由桅杆本体、动力-起升系统、稳定系统组成。
桅杆本体:包括桅杆、基座及其附件。桅杆由多个节(或段)连接而成,是桅杆主体受力结构
。动力-起升系统:主要由卷扬机、钢丝绳(跑绳)、起重滑车组、导向滑车等组成。
稳定系统:主要包括缆风绳、地锚等。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在30° 45°之间, 且应与供电线路、建筑物、树木保持安全距离。
特点:属于非标准起重机,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作业。
②门架起重机
③施工升降机
④液压提升系统
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1)吊装载荷
吊装载荷包括:
①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
②吊、索具重量(流动式起重机一般还应包括吊钩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至吊钩的起升钢丝例如,履带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为被吊设备(包括加固、吊耳等)和吊索(绳扣)重量、吊钩滑轮组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的起升钢丝绳重量的总和。
2)计算载荷
Qj =k1 × k2 × Q
Qj:计算载荷
K1:动载荷系数,取1.1
K2:不均衡载荷系数,取1.1~1.25
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3)额定起重量
(1)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
(2)采用多台起重机抬吊时,多台起重机抬吊所受合力不应超过各台起重机单独操作的额定载荷。
(3)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通常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4)最大幅度
最大幅度为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
5)最大起升高度
Hm>H1+H2+H3+H4
Hm-起重机吊臂顶端下动滑轮的高度
H1-设备高度
H2-设备顶面到吊钩的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的高度)
H3-基础或地脚螺栓顶面至就位时设备底面的高度
H4-基础或地脚螺栓顶面高度
3、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
2)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1)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2)其特性曲线已被量化成表格形式,称为特性线表。起重机特性曲线表反映了起重机在各种工况下的作业范围(或起升高度-工作范围)图和载荷(起重能力)表等。它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依据。
(3)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表随机附带。
3)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幅度也就确定了。
(2)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幅度(回转半径)、臂长,由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或起重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4)流动式起重机的基础处理
(1)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
(2)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3)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地基处理进行专门设计。
(4)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并做好记录。
1.钢丝绳、吊索、吊具
1)钢丝绳
(3)钢丝绳的直径
2)吊索
俗称千斤绳、绳扣、吊索。用其挂在起重机吊钩上或滑车组的下滑车上吊装设备、构件等重物。在大型吊装中使用最为普遍。
(4)吊索与铅锤线的夹角要求
一般应控制在30° 45°之间,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60°。若采用2个以上吊点起吊时,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
(5)吊索的使用要求
①钢丝绳吊索主要根据吊物重量、吊索直径、根数、受力角度、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及安全系数等参数进行选用。
(6)钢丝绳环索(吊装带)不得使用的情况
①禁吊标志处绳端露出且无法修复;绳股产生松弛或分离,且无法修复。不得使用。
②钢丝绳出现断丝、断股、钢丝挤出、单层股钢丝绳绳芯挤出、钢丝绳直径局部减小、绳股挤出或扭曲、扭结等缺陷;无标牌。不得使用。
3)钢丝绳
安全系数钢丝绳安全系数为标准规定的钢丝绳在使用中允许承受拉力的储备拉力,即钢丝绳在使用中破断的安全裕度。其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4)吊耳、卸扣的使用要求
(1)吊耳使用要求
③设备出厂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吊耳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设备到场后应对吊耳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④现场焊接的吊耳,其与设备连接的焊接部位应做表面渗透检测。设备到场后,技术人员要对吊耳焊接位置及尺寸进行复测。
(2)卸扣使用要求
①吊装施工中使用的卸扣应按额定负荷标记选用,不得超载使用,无标记的卸扣不得使用。
②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尖角、夹层等缺陷,不得利用焊接的方法修补卸扣的缺陷。
③卸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应报废。
④使用卸扣时,只应承受纵向拉力。
2、吊梁(平衡梁)
在吊装精密设备与构件时,或受到现场环境影响,或多机抬吊时,一般多采用平衡梁进行吊装。
1)吊梁(平衡梁)的作用
(1)保持被吊件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2)减少吊件起吊时所承受水平向挤压力作用而避免损坏设备。
(3)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少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4)构件刚度不满足而需要多吊点起吊受力时平衡和分配各吊点载荷。
(5)转换吊点。在同一台非标准起重机(如桅杆)的一个吊耳上,如需要挂两套及其以上的滑轮组,也需要采用平衡梁。抬吊梁用于双机抬吊来完成一些设备的吊装工作,主要起到分配起重机负荷和转换吊点的作用。
3)吊梁的设计原则与使用
(1)吊梁的设计原则
①吊梁应按吊件的形状特征、尺寸和质量大小、吊装机械的性能以及吊装方法等条件进行设计,可用无缝钢管、型钢、钢板箱形结构或其组合等制作而成,其具体结构形式可为实腹式或格构式。
②撑杆式平衡梁也可按照一定吊装吨位和长度设计为可组合式的钢管法兰对接形式。
(3)吊梁的使用要求
①自行设计、制造的吊梁,其设计图纸与校核计算书应随吊装施工技术方案一同审批。
②使用前应检查确认。主要受力件出现塑性变形或裂纹、吊轴磨损量达到原件尺寸的5%、吊梁锈蚀严重时等均不得使用。
③吊梁使用时应符合设计使用条件。
④使用中出现异常响声、结构有明显变形等现象应立即停止。
⑤使用中应避免碰撞和冲击。
⑥吊梁使用后应清理干净,应放置在平整坚硬的支垫物上,并应由专人保管。
3、起重滑车
1)滑车与滑车组的作用使用滑车一是承受吊装力和牵引力;二是改变牵引绳索的方向。滑车一般用作定滑车、动滑车、导向滑车、平衡滑车等,也常由多个滑车组成滑车组。
3)滑车的使用滑车按其用途和装设目的分有定滑车、动滑车和导向滑车3种,定滑车和动滑车用绳索串联地穿绕于滑车之间组成滑车组。
(1)定滑车。定滑车安装在固定处,其滑轮只转动不位移,故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而力的大小不变,绳索的速度不变,定滑车一般用其作平衡滑车和导向滑车。考虑转动摩擦力其拉力略有增加。
(2)动滑车。随吊物同步移动,按其装设目的有省力动滑车,如不计摩阻力,单轮可省力一半,而增速动滑车较滑车可使重物运动速度提高1倍。
(3)导向滑车。导向滑车只能改变受力方向,而力的大小不变。
(4)滑车组。使用时,滑车组中的定滑车位置不动,只有滑轮转动,而动滑车随重物同步移动,起省力作用;且滑车组中滑轮愈多愈省力,但重物的移动速度亦相应愈慢。
4)滑车组钢丝绳穿绕方法
(3)穿绕方法的选择根据滑轮组的门数确定其穿绕方法,常用的穿绕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 6门宜采用花穿;7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5)滑轮组的选用
①根据受力分析与计算确定的滑轮组载荷选择滑轮组的额定载荷和门数。
②计算滑轮组跑绳拉力并选择跑绳直径。
③注意所选跑绳直径必须与滑轮组相配。
④根据跑绳的最大拉力和导向角度计算导向轮的载荷并选择导向轮。
⑤滑轮组动、定(静)滑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不宜大于5°。
1、吊装方法
1)机电工程常用的吊装方法塔式起重机吊装、桥式起重机吊装、汽车起重机吊装、履带起重机吊装、直升机吊装、桅杆系统吊装、缆索系统吊装、液压提升、利用构筑物吊装、坡道法提升等。
(9)利用构筑物吊装利用建筑结构作为吊装点,通过卷扬机、滑轮组等吊具实现设备的提升或移动。利用构筑物吊装法作业时应做到:
①编制专门吊装方案,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
②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③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如采用大块钢板、枕木等进行局部补强,采用角钢或木方对梁或柱角进行保护。
④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
2)设备、结构件吊装
(1)设备吊装
①建筑机电设备吊装优先选用流动式起重机进行吊装,吊装时,起重机的回转范围内禁止人员停留。用滚杠装卸时,滚杠粗细应一致,滚道的搭设应平整、坚实、接头错开。用拔杆吊装时,各吊点的受力应均匀。
②工业设备吊装卧式设备吊装时,吊点间距宜大于设备长度的1/3,宜使用吊梁吊装。采用兜捆方式吊装时,应对索具与设备的边缘棱角接触部位进行保护,并对设备进行保护。
(3)钢结构吊装
一般钢结构吊装单层钢结构厂房屋架吊装前,应根据绑扎点进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加固;多层钢结构柱吊装前,应在钢柱上将登高扶梯和操作挂篮或平台等临时固定好;
框架钢梁吊装应安装好扶手杆和扶手安全绳。
(4)特种钢结构吊装
①采用高空组装法吊装塔架时,其爬行桅杆必须经过设计确定。
②大跨度屋盖整体提升前,应矫正所有吊索铅直线垂直度,进行载重调试,各吊点水平高差不超过2mm,进行试提升。
③网架采用提升或顶升时,验算载荷应包括吊装阶段结构自重和各种施工载荷,并乘以动力系数1.1。如采用拔杆,动力系数取1.2;如采用履带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动力系数取1.3。
2.吊装稳定性
2)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
(1)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2)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1)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起重机在额定工作参数情况下的稳定或桅杆自身结构的稳定。
起重机稳定性是起重机抗倾覆力矩的能力。
起重机工作状态稳定性是起重机抵抗有起升载荷、风载荷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抗倾覆力矩的能力。
(2)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多机吊装的同步、协调;大型设备多吊点、多机种的吊装指挥及协调。桅杆吊装的稳定系统(缆风绳、地锚)。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整体稳定性(例如:细长塔类设备、薄壁设备、屋盖、网架)。吊装部件或单元的稳定性。
3)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失稳
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起重臂杆仰角超限等。预防措施为: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严格机械检查;起重臂杆仰角最大不超过78°,最小不低于45°。
(2)吊装系统的失稳
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
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预防措施为: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提高刚度。
4)桅杆的稳定性
(1)缆风绳的设置要求: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2)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得超过45°。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
(3)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4)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5)地锚的种类及要求
(1)地锚的种类。详见王克讲义。
(2)地锚设置和使用要求
①地锚结构形式应根据受力条件和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设计和选用。地锚的制作和设置应按吊装施工方案的规定计算校核。
②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地下管道等。
③埋入式地锚在回填时,应用净土分层夯实或压实,回填的高度应高于基坑周围地面400mm以上,且不得浸水。地锚设置完成后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④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应进行预拉紧。
3、桅杆使用的要求与稳定性校核
1)桅杆使用的要求
(1)桅杆的使用应执行桅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超载使用。
(2)桅杆组装应执行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桅杆组装的直线度应小于其长度的1/1000,且总偏差不应超过20mm。
(3)桅杆基础应根据桅杆载荷及桅杆竖立位置的地质条件及周围地下情况设计。
(4)采用倾斜桅杆吊装设备时,其倾斜度不得超过15°。
2)桅杆稳定性校核
(3)桅杆稳定性校核的基本步骤进行受力分析与内力计算。查算桅杆的截面特性数据。计算桅杆长细比。查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进行稳定性计算。
2、吊装方案的编制内容
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3)吊装工艺设计
2)工程概况工程特点设备参数表应包括:设备名称、数量、设备位号、主体材质等。施工平面布置吊装前状态例如:到货时间、形式,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名称,设备基础及安装就位周边环境等。
3)吊装工艺设计
(1)施工工艺设备吊装工艺方法概述(如双桅杆滑移法、吊车滑移法)与吊装工艺要求。
(2)吊装参数表主要包括设备规格尺寸、设备总重量、吊装总重量、重心标高、吊点方位及标高等。若采用分段吊装,应注明设备分段尺寸、分段重量。
(3)机具起重吊装机具选用、机具安装拆除工艺要求;吊装机具、材料汇总表。
(4)吊点及加固设备支、吊点位置及结构设计图,设备局部或整体加固图。
(5)工艺图吊装平、立面布置图;
(6)地锚施工图
(7)吊装作业区域地基处理措施
3、吊装方案实施
2)吊装方案实施要点
(1)“危大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
(2)“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危大工程范围: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②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③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②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3)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
(4)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5)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与本工程无利害关系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5名。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
(6)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1、起重机械的分类、适用范围
1)起重机械的分类
常用的起重机械可分为小型起重设备、起重机、工作平台、机械式停车设备等。
(1)小型起重设备
千斤顶、滑车(或称起重滑车、滑轮组)、起重葫芦、卷扬机。
(2)起重机
起重机可分为:桥架型起重机、臂架型起重机、缆索型起重机。
①桥架型起重机
主要有: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半门式起重机等。
②臂架型起重机
臂架型起重机主要有:门座起重机和半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悬臂起重机等。
2)常用起重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机电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有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非常规起重机。
(1)流动式起重机
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有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随车起重机。
①特点:适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但场地要求较高,台班费较高。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
(2)塔式起重机
①特点:吊装速度快,台班费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装和拆卸。
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某一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周期长。
(3)非常规起重机
①桅杆起重机
桅杆起重机(以下简称桅杆)由桅杆本体、动力-起升系统、稳定系统组成。
桅杆本体:包括桅杆、基座及其附件。桅杆由多个节(或段)连接而成,是桅杆主体受力结构
。动力-起升系统:主要由卷扬机、钢丝绳(跑绳)、起重滑车组、导向滑车等组成。
稳定系统:主要包括缆风绳、地锚等。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在30° 45°之间, 且应与供电线路、建筑物、树木保持安全距离。
特点:属于非标准起重机,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作业。
②门架起重机
③施工升降机
④液压提升系统
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1)吊装载荷
吊装载荷包括:
①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
②吊、索具重量(流动式起重机一般还应包括吊钩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至吊钩的起升钢丝例如,履带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为被吊设备(包括加固、吊耳等)和吊索(绳扣)重量、吊钩滑轮组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的起升钢丝绳重量的总和。
2)计算载荷
Qj =k1 × k2 × Q
Qj:计算载荷
K1:动载荷系数,取1.1
K2:不均衡载荷系数,取1.1~1.25
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3)额定起重量
(1)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
(2)采用多台起重机抬吊时,多台起重机抬吊所受合力不应超过各台起重机单独操作的额定载荷。
(3)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通常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4)最大幅度
最大幅度为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
5)最大起升高度
Hm>H1+H2+H3+H4
Hm-起重机吊臂顶端下动滑轮的高度
H1-设备高度
H2-设备顶面到吊钩的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的高度)
H3-基础或地脚螺栓顶面至就位时设备底面的高度
H4-基础或地脚螺栓顶面高度
3、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
2)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1)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2)其特性曲线已被量化成表格形式,称为特性线表。起重机特性曲线表反映了起重机在各种工况下的作业范围(或起升高度-工作范围)图和载荷(起重能力)表等。它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依据。
(3)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表随机附带。
3)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幅度也就确定了。
(2)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幅度(回转半径)、臂长,由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或起重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要求,则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4)流动式起重机的基础处理
(1)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
(2)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3)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地基处理进行专门设计。
(4)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并做好记录。
钢丝绳、吊索、吊具
1)钢丝绳
(3)钢丝绳的直径
2)吊索
俗称千斤绳、绳扣、吊索。用其挂在起重机吊钩上或滑车组的下滑车上吊装设备、构件等重物。在大型吊装中使用最为普遍。
(4)吊索与铅锤线的夹角要求
一般应控制在30° 45°之间,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60°。若采用2个以上吊点起吊时,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
(5)吊索的使用要求
①钢丝绳吊索主要根据吊物重量、吊索直径、根数、受力角度、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及安全系数等参数进行选用。
(6)钢丝绳环索(吊装带)不得使用的情况
①禁吊标志处绳端露出且无法修复;绳股产生松弛或分离,且无法修复。不得使用。
②钢丝绳出现断丝、断股、钢丝挤出、单层股钢丝绳绳芯挤出、钢丝绳直径局部减小、绳股挤出或扭曲、扭结等缺陷;无标牌。不得使用。
3)钢丝绳
安全系数钢丝绳安全系数为标准规定的钢丝绳在使用中允许承受拉力的储备拉力,即钢丝绳在使用中破断的安全裕度。其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4)吊耳、卸扣的使用要求
(1)吊耳使用要求
③设备出厂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吊耳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设备到场后应对吊耳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④现场焊接的吊耳,其与设备连接的焊接部位应做表面渗透检测。设备到场后,技术人员要对吊耳焊接位置及尺寸进行复测。
(2)卸扣使用要求
①吊装施工中使用的卸扣应按额定负荷标记选用,不得超载使用,无标记的卸扣不得使用。
②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尖角、夹层等缺陷,不得利用焊接的方法修补卸扣的缺陷。
③卸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应报废。
④使用卸扣时,只应承受纵向拉力。
2、吊梁(平衡梁)
在吊装精密设备与构件时,或受到现场环境影响,或多机抬吊时,一般多采用平衡梁进行吊装。
1)吊梁(平衡梁)的作用
(1)保持被吊件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2)减少吊件起吊时所承受水平向挤压力作用而避免损坏设备。
(3)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少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4)构件刚度不满足而需要多吊点起吊受力时平衡和分配各吊点载荷。
(5)转换吊点。在同一台非标准起重机(如桅杆)的一个吊耳上,如需要挂两套及其以上的滑轮组,也需要采用平衡梁。抬吊梁用于双机抬吊来完成一些设备的吊装工作,主要起到分配起重机负荷和转换吊点的作用。
3)吊梁的设计原则与使用
(1)吊梁的设计原则
①吊梁应按吊件的形状特征、尺寸和质量大小、吊装机械的性能以及吊装方法等条件进行设计,可用无缝钢管、型钢、钢板箱形结构或其组合等制作而成,其具体结构形式可为实腹式或格构式。
②撑杆式平衡梁也可按照一定吊装吨位和长度设计为可组合式的钢管法兰对接形式。
(3)吊梁的使用要求
①自行设计、制造的吊梁,其设计图纸与校核计算书应随吊装施工技术方案一同审批。
②使用前应检查确认。主要受力件出现塑性变形或裂纹、吊轴磨损量达到原件尺寸的5%、吊梁锈蚀严重时等均不得使用。
③吊梁使用时应符合设计使用条件。
④使用中出现异常响声、结构有明显变形等现象应立即停止。
⑤使用中应避免碰撞和冲击。
⑥吊梁使用后应清理干净,应放置在平整坚硬的支垫物上,并应由专人保管。
3、起重滑车
1)滑车与滑车组的作用使用滑车一是承受吊装力和牵引力;二是改变牵引绳索的方向。滑车一般用作定滑车、动滑车、导向滑车、平衡滑车等,也常由多个滑车组成滑车组。
3)滑车的使用滑车按其用途和装设目的分有定滑车、动滑车和导向滑车3种,定滑车和动滑车用绳索串联地穿绕于滑车之间组成滑车组。
(1)定滑车。定滑车安装在固定处,其滑轮只转动不位移,故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而力的大小不变,绳索的速度不变,定滑车一般用其作平衡滑车和导向滑车。考虑转动摩擦力其拉力略有增加。
(2)动滑车。随吊物同步移动,按其装设目的有省力动滑车,如不计摩阻力,单轮可省力一半,而增速动滑车较滑车可使重物运动速度提高1倍。
(3)导向滑车。导向滑车只能改变受力方向,而力的大小不变。
(4)滑车组。使用时,滑车组中的定滑车位置不动,只有滑轮转动,而动滑车随重物同步移动,起省力作用;且滑车组中滑轮愈多愈省力,但重物的移动速度亦相应愈慢。
4)滑车组钢丝绳穿绕方法
(3)穿绕方法的选择根据滑轮组的门数确定其穿绕方法,常用的穿绕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 6门宜采用花穿;7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5)滑轮组的选用
①根据受力分析与计算确定的滑轮组载荷选择滑轮组的额定载荷和门数。
②计算滑轮组跑绳拉力并选择跑绳直径。
③注意所选跑绳直径必须与滑轮组相配。
④根据跑绳的最大拉力和导向角度计算导向轮的载荷并选择导向轮。
⑤滑轮组动、定(静)滑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不宜大于5°。
4、卷扬机
2)卷扬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牵引拉力
(2)工作速度即卷筒卷入钢丝绳的速度
(3)容绳量
即卷扬机的卷筒允许容纳的钢丝绳工作长度的最大值。每台卷扬机的铭牌上都标有对某种直径钢丝绳的容绳量,选择时必须注意,如果实际使用的钢丝绳的直径与铭牌上标明的直径不同,还必须进行容绳量校核。
5、手拉葫芦的使用要求
1)手拉葫芦使用检查
(1)使用前须检查起升结构的完好性,运转部分的灵活性及润滑是否良好,拉链应灵活自如,不许有跑链、掉链和卡滞现象。
(2)使用时应将链条摆顺,逐渐拉紧,两吊钩受力在一条轴线上,经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2)手拉葫芦使用要求
(1)手拉葫芦吊挂点承载能力不得低于1.05倍的手拉葫芦额定载荷;当采用多台葫芦起重同一工件时,操作应同步,单台葫芦的最大载荷不应超过其额定载荷的70%。
2)手拉葫芦在垂直、水平或倾斜状态使用时,手拉葫芦的施力方向应与链轮方向一致,以防卡链或掉链。
(3)如承受负荷的手拉葫芦需停留较长时间,必须将手拉链绑在起重链上,以防自锁装置失灵。
(4)已经使用3个月以上或长期闲置未用的手拉葫芦,应进行拆卸、清洗、检查并加注润滑油。对于存在缺件、结构损坏或机件严重磨损等情况,必须经修复或更换后, 方可使用。
1、吊装方法
1)机电工程常用的吊装方法塔式起重机吊装、桥式起重机吊装、汽车起重机吊装、履带起重机吊装、直升机吊装、桅杆系统吊装、缆索系统吊装、液压提升、利用构筑物吊装、坡道法提升等。
(9)利用构筑物吊装利用建筑结构作为吊装点,通过卷扬机、滑轮组等吊具实现设备的提升或移动。利用构筑物吊装法作业时应做到:
①编制专门吊装方案,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
②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
③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如采用大块钢板、枕木等进行局部补强,采用角钢或木方对梁或柱角进行保护。
④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
2)设备、结构件吊装
(1)设备吊装
①建筑机电设备吊装优先选用流动式起重机进行吊装,吊装时,起重机的回转范围内禁止人员停留。用滚杠装卸时,滚杠粗细应一致,滚道的搭设应平整、坚实、接头错开。用拔杆吊装时,各吊点的受力应均匀。
②工业设备吊装卧式设备吊装时,吊点间距宜大于设备长度的1/3,宜使用吊梁吊装。采用兜捆方式吊装时,应对索具与设备的边缘棱角接触部位进行保护,并对设备进行保护。
(3)钢结构吊装
一般钢结构吊装单层钢结构厂房屋架吊装前,应根据绑扎点进行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加固;多层钢结构柱吊装前,应在钢柱上将登高扶梯和操作挂篮或平台等临时固定好;
框架钢梁吊装应安装好扶手杆和扶手安全绳。
(4)特种钢结构吊装
①采用高空组装法吊装塔架时,其爬行桅杆必须经过设计确定。
②大跨度屋盖整体提升前,应矫正所有吊索铅直线垂直度,进行载重调试,各吊点水平高差不超过2mm,进行试提升。
③网架采用提升或顶升时,验算载荷应包括吊装阶段结构自重和各种施工载荷,并乘以动力系数1.1。如采用拔杆,动力系数取1.2;如采用履带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动力系数取1.3。
3、桅杆使用的要求与稳定性校核
1)桅杆使用的要求
(1)桅杆的使用应执行桅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超载使用。
(2)桅杆组装应执行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桅杆组装的直线度应小于其长度的1/1000,且总偏差不应超过20mm。
(3)桅杆基础应根据桅杆载荷及桅杆竖立位置的地质条件及周围地下情况设计。
(4)采用倾斜桅杆吊装设备时,其倾斜度不得超过15°。
2)桅杆稳定性校核
(3)桅杆稳定性校核的基本步骤进行受力分析与内力计算。查算桅杆的截面特性数据。计算桅杆长细比。查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进行稳定性计算。
2、吊装方案的编制内容
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3)吊装工艺设计
2)工程概况工程特点设备参数表应包括:设备名称、数量、设备位号、主体材质等。施工平面布置吊装前状态例如:到货时间、形式,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名称,设备基础及安装就位周边环境等。
3)吊装工艺设计
(1)施工工艺设备吊装工艺方法概述(如双桅杆滑移法、吊车滑移法)与吊装工艺要求。
(2)吊装参数表主要包括设备规格尺寸、设备总重量、吊装总重量、重心标高、吊点方位及标高等。若采用分段吊装,应注明设备分段尺寸、分段重量。
(3)机具起重吊装机具选用、机具安装拆除工艺要求;吊装机具、材料汇总表。
(4)吊点及加固设备支、吊点位置及结构设计图,设备局部或整体加固图。
(5)工艺图吊装平、立面布置图;
(6)地锚施工图
(7)吊装作业区域地基处理措施
3、吊装方案实施
2)吊装方案实施要点
(1)“危大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
(2)“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属于危大工程。
危大工程范围: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②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③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②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3)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
(4)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5)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与本工程无利害关系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5名。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
(6)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赵春晓
幽默风趣,思维导图总结精彩,考点层次分明。
主讲: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33网校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独家签约网课老师。某“双一流、211”高校副研究员、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师。
免费听
王东兴
灵魂导师
主讲: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管理学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主攻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向。
免费听
董航
主讲:建设工程经济
曾任中建一局集团项目执行经理,多年现场经验,对施工现场生产管理、现场安全、施工技术非常熟悉,在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方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其独特的培训风格,其地毯式培训教学,准确打击知识点,每年都会帮助广大学员顺利取证。
免费听
江凌俊
口诀一绝
主讲:目标控制(土木建筑),进度控制(水利),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安全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免费听
胡宗强
主讲:市政公用工程
从事建造师培训多年。经验丰富,命题方向把握准确。
免费听
黄明峰
封“神”级老师
主讲: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从事一级消防工程师、中级安全工程师等考试培训。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2025年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2 1.46M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1 1.27M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2 1.25M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4 1.47MB
下载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