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源部件安装要求
取源部件安装包括:温度取源部件、压力取源部件、流量取源部件、物位取源部件、分析取源部件安装等。
1)取源部件安装的一般要求
(1)设备上的取源部件应在设备制造时同时安装。管道上的取源部件应在管道预制或安装的同时安装。
(2)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3)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应在设备或管道的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取源阀门与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当设备及管道有绝热层时,安装的取源部件应露出绝热层外。
(4)在砌体和混凝土浇筑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应在砌筑或浇筑的同时埋入。埋设深度、露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当无法同时安装时,应预留安装孔。安装孔周围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材料填充密实,封堵严密。
(5)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与设备和管道同时进行压力试验。
2)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垂直;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2)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
3)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1)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被测物料流束稳定的位置,其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2)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
(3)当检测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物料的压力时,在垂直和倾斜的设备和管道上,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宜顺物料流束安装。
(4)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4)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1)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直管段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或凸出物。
(2)在节流件的上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D为管道内径)时,不应小于5D;
②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在0.03D和0.13D之间时,不应小于20D。
(3)在节流件的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不应小于管道内径的5倍 。
(4)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测量气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
②测量液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
③测量蒸汽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
(5)采用均压环取压时,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且上、下游取压孔的数量应相等。
(6)皮托管、均速管等流量检测元件的取源部件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5)物位取源部件安装
(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检测元件不应受到冲击的部位。
6)分析取源部件安装
(1)分析取源部件应安装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的位置
(3)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分析取源部件时,安装方位与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要求相同。
539.65KB
下载534.63KB
下载820.62KB
下载875.32KB
下载755.06KB
下载716.34KB
下载658.50KB
下载816.93KB
下载433.43KB
下载375.72KB
下载501.08KB
下载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取源部件安装的一般规定:
(1) 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2) B选项错误,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应在设备或管道的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3) C选项错误,取源阀门与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
(4) 当设备及管道有绝热层时,安装的取源部件应露出绝热层外;
(5) E选项错误,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与设备和管道同时进行压力试验。
正确答案: C
答察解析: 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必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A错误。开孔应避开焊缝及其边缘B错误。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的工艺管道和设备上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C正确。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AB选项正确,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与设备和管道同时进行压力试验。本题答案为AB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到物料冲击的地方。
1、取源部件安装要求
取源部件安装包括:温度取源部件、压力取源部件、流量取源部件、物位取源部件、分析取源部件安装等。
1)取源部件安装的一般要求
(1)设备上的取源部件应在设备制造时同时安装。管道上的取源部件应在管道预制或安装的同时安装。
(2)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
(3)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应在设备或管道的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取源阀门与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当设备及管道有绝热层时,安装的取源部件应露出绝热层外。
(4)在砌体和混凝土浇筑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应在砌筑或浇筑的同时埋入。埋设深度、露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当无法同时安装时,应预留安装孔。安装孔周围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材料填充密实,封堵严密。
(5)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与设备和管道同时进行压力试验。
2)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垂直;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2)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
3)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1)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被测物料流束稳定的位置,其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2)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
(3)当检测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物料的压力时,在垂直和倾斜的设备和管道上,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宜顺物料流束安装。
(4)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4)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1)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直管段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或凸出物。
(2)在节流件的上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D为管道内径)时,不应小于5D;
②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在0.03D和0.13D之间时,不应小于20D。
(3)在节流件的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不应小于管道内径的5倍 。
(4)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测量气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
②测量液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
③测量蒸汽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
(5)采用均压环取压时,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且上、下游取压孔的数量应相等。
(6)皮托管、均速管等流量检测元件的取源部件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5)物位取源部件安装
(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检测元件不应受到冲击的部位。
6)分析取源部件安装
(1)分析取源部件应安装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的位置
(3)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分析取源部件时,安装方位与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要求相同。
2、仪表设备安装要求
仪表设备是指仪表盘(柜、箱)、温度检测仪表、压力检测表、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执行器等。
1)仪表设备安装的一般要求
(4)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宜在管道吹扫后安装,当必须与管道同时安装时,在管道吹扫前应将仪表拆下。
(5)直接安装在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压力试验。
3)温度检测仪表安装
(1)测温元件安装在易受被测物料强烈冲击的位置时,应采取防弯曲措施。
(2)压力式温度计的感温包必须全部浸入被测对象中。
(3)在多粉尘的部位安装测温元件,应采取防止磨损的措施。
(4)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与被测对象表面应紧密接触,并应可靠固定。
4)压力检测仪表安装
(1)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
(2)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宜距操作面1.8m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
(3)现场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或管道上。
5)流量检测仪表安装
(2)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涡轮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的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其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②质量流量计应安装于被测流体完全充满的水平管道上。测量气体时,箱体管应置于管道上方;测量液体时,箱体管应置于管道下方。
③电磁流量计安装:流量计外壳、被测流体和管道连接法兰之间应等电位接地连接;
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时,被测流体的流向应自下而上,
在水平的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流量计上游直管段长度和安装支撑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④超声波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水平管道,换能器的位置应在与水平直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被测管道内壁不应有影响测量精度的结垢层或涂层。
6)物位检测仪表安装
(1)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mm/m,浮筒中心应处于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
7)机械量检测仪表安装
(1)电阻应变式称重仪表的安装要求
②负荷传感器应安装为垂直状态,传感器的主轴线应与加荷轴线相重合,各个传感器的受力应均匀。
8)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安装
(2)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所检测气体的密度确定。
其密度大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距地面200 300mm处,其密度小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泄漏区域的上方。
1、自动化仪表线路施工要求
1)仪表线路施工的一般要求
(1)电缆电线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导通检查,并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2)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C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3)线路不得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 、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位置。
(4)线路不宜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宜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下方;线路与绝热的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 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5)线路敷设完毕,要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并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
3)电缆、电线及光缆敷设
(1)敷设塑料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0℃, 敷设橡皮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15℃。
(2)补偿导线应穿电缆导管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不得直接埋地敷设。当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
(3)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当需要中间接头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4)在光纤连接前和光纤连接后均应对光纤进行测试;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光缆敷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
(5)交流电源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宜分层敷设。在同一电缆桥架内时,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
(6)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0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电缆导管以及金属槽式电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大于0.80m。
(7)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电缆导管。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线路及仪表设备安装
(1)防爆设备必须有铭牌和防爆标识,并应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机构颁发的防爆合格证编号。
(2)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密封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壳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3)电缆桥架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
(4)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的电缆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缆导管之间及电缆导管与接线箱(盒 )、穿线盒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扣,螺纹处应涂电力复合脂,不得使用麻、绝缘胶带、涂料等,并应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2、自动化仪表管路施工要求
1)仪表管路安装的一般要求
(7)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金属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塑料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4.5倍。
2)测量管道安装
(2)测量管道与高温设备、高温管道及低温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3)测量差压的正压管和负压管应安装在环境温度相同的位置。
(4)当测量管道与玻璃管微压计连接时,应采用软管。管道与软管的连接处,应高出仪表接头150~200mm。
3)气动信号管道安装
(1)气动信号管道应采用紫铜管、不锈钢管或聚乙烯、尼龙管。
(2)气动信号管道安装无法避免中间接头时,应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气动信号管道终端应配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4)气源管道安装
(1)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应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应密封,缠绕密封带或涂抹密封胶时,不得使其进入管内;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焊接时焊渣不得落入管内。
(2)气源管道末端和集液处应有排污阀,排污管口应远离仪表、电气设备和线路。水平干管上的支管引出口应在干管的上方。
(3)气源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吹扫,吹扫气应使用合格的仪表空气,先吹总管,再吹干管、支管及接至各仪表的管道。
(4)气源装置使用前,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整定气源压力值。
6)仪表管路管道试验
(1)水压试验介质应使用洁净水,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在环境温度5℃以下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2)液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当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 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10min,应无压降,并应无渗漏。
(3)气压试验介质应使用空气或氮气,试验温度严禁接近管道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4)气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应稳压5min,采用发泡剂检验应无泄漏。
(5)真空管道压力试验应采用0.2MPa气压试验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5min,采用发泡剂检验应无泄漏。
(6)测量和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仪表管道,必须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
(7)当工艺系统规定要求进行真空度或泄漏性试验时,其内的仪表管道系统应与工艺系统一起进行试验。
(8)仪表气源管道、气动信号管道或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仪表管道,宜采用气体作为试验介质。
3、仪表设备接地要求
1)热工仪表设备接地一般要求
(1)供电电压高于36V的现场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做保护接地。
(2)各仪表回路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元件已接地的仪表时,在显示仪表侧不应再接地。
(3)在中间接线箱内,主电缆分屏蔽层应用端子将对应的二次电缆屏蔽层进行连接,不同的屏蔽层应分别连接,不应混接,并应绝缘。
(4)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应共用接地装置。
(5)仪表保护接地系统应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网上,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应串联接地。
(6)接地系统的连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并应采用镀锌螺栓紧固。仪表盘、柜、箱内的接地汇流排应采用铜材,并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之间应采用焊接。
(7)当控制室、机柜室内的接地干线采用扁钢时,应进行绝缘,并应绝缘到接地装置连接点。
2)DCS系统接地要求
DCS系统的接地有三部分:系统电源接地、信号屏蔽接地、机柜安全接地,在DCS机柜内安装有三块接地铜排,分别与三个接地对应。三根铜排在DCS系统内互相绝缘。每根铜排要求各自独立连接到电气全厂接地网上,中间无其他系统的地线接入。
1、自动化仪表调试的一般要求
(4)校准和试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准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7)单台仪表的校准点应在仪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一般不应少于5点;回路试验时,仪表校准点不应少于3点。
2、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
(5)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的试验
①阀体压力试验和阀座密封试验等项目,可对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进行验证,对事故切断阀应进行阀座密封试验。
②应进行膜头、缸体泄漏性试验以及行程试验。
③事故切断阀和设计规定了全行程时间的阀门,应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
(9)变送器、转换器应进行输入输出特性试验和校准。其准确精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输入输出信号范围和类型应与名牌标识、设计文件规定一致,并应与显示仪表配套,还应按设计文件和使用要求进行零点、量程调整和零点迁移调整。
3、仪表电源设备试验
①电源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当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时,不应小于5MΩ。
②电源设备应进行输出特性检查。
③不间断电源应进行自动切换性能试验。
4、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和分散控制系统试验
(1)综合控制系统应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前在控制室内对系统本身进行试验。
5、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
回路试验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回路的复杂程度,按回路位号和信号类型合理安排。
综合控制系统可先在控制室内以与就地线路相连的输入输出端为界进行回路试验,再与现场仪表连接进行整个回路的试验。
2、仪表设备安装要求
仪表设备是指仪表盘(柜、箱)、温度检测仪表、压力检测表、流量检测仪表、物位检测仪表、机械量检测仪表、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执行器等。
1)仪表设备安装的一般要求
(4)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宜在管道吹扫后安装,当必须与管道同时安装时,在管道吹扫前应将仪表拆下。
(5)直接安装在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压力试验。
3)温度检测仪表安装
(1)测温元件安装在易受被测物料强烈冲击的位置时,应采取防弯曲措施。
(2)压力式温度计的感温包必须全部浸入被测对象中。
(3)在多粉尘的部位安装测温元件,应采取防止磨损的措施。
(4)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与被测对象表面应紧密接触,并应可靠固定。
4)压力检测仪表安装
(1)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
(2)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宜距操作面1.8m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
(3)现场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或管道上。
5)流量检测仪表安装
(2)流量计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涡轮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的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其上、下游直管段的长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②质量流量计应安装于被测流体完全充满的水平管道上。测量气体时,箱体管应置于管道上方;测量液体时,箱体管应置于管道下方。
③电磁流量计安装:流量计外壳、被测流体和管道连接法兰之间应等电位接地连接;
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时,被测流体的流向应自下而上,
在水平的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流量计上游直管段长度和安装支撑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④超声波流量计上、下游直管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水平管道,换能器的位置应在与水平直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被测管道内壁不应有影响测量精度的结垢层或涂层。
6)物位检测仪表安装
(1)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mm/m,浮筒中心应处于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
7)机械量检测仪表安装
(1)电阻应变式称重仪表的安装要求
②负荷传感器应安装为垂直状态,传感器的主轴线应与加荷轴线相重合,各个传感器的受力应均匀。
8)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安装
(2)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所检测气体的密度确定。
其密度大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距地面200 300mm处,其密度小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泄漏区域的上方。
1、自动化仪表线路施工要求
1)仪表线路施工的一般要求
(1)电缆电线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导通检查,并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2)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C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3)线路不得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 、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位置。
(4)线路不宜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宜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下方;线路与绝热的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 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5)线路敷设完毕,要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并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
3)电缆、电线及光缆敷设
(1)敷设塑料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0℃, 敷设橡皮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15℃。
(2)补偿导线应穿电缆导管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不得直接埋地敷设。当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
(3)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当需要中间接头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
(4)在光纤连接前和光纤连接后均应对光纤进行测试;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光缆敷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
(5)交流电源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宜分层敷设。在同一电缆桥架内时,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
(6)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0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电缆导管以及金属槽式电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大于0.80m。
(7)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电缆导管。
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线路及仪表设备安装
(1)防爆设备必须有铭牌和防爆标识,并应在铭牌上标明国家授权的机构颁发的防爆合格证编号。
(2)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密封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壳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
(3)电缆桥架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
(4)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的电缆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电缆导管之间及电缆导管与接线箱(盒 )、穿线盒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扣,螺纹处应涂电力复合脂,不得使用麻、绝缘胶带、涂料等,并应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
2、自动化仪表管路施工要求
1)仪表管路安装的一般要求
(7)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金属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塑料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4.5倍。
2)测量管道安装
(2)测量管道与高温设备、高温管道及低温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3)测量差压的正压管和负压管应安装在环境温度相同的位置。
(4)当测量管道与玻璃管微压计连接时,应采用软管。管道与软管的连接处,应高出仪表接头150~200mm。
3)气动信号管道安装
(1)气动信号管道应采用紫铜管、不锈钢管或聚乙烯、尼龙管。
(2)气动信号管道安装无法避免中间接头时,应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气动信号管道终端应配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
4)气源管道安装
(1)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应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应密封,缠绕密封带或涂抹密封胶时,不得使其进入管内;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焊接时焊渣不得落入管内。
(2)气源管道末端和集液处应有排污阀,排污管口应远离仪表、电气设备和线路。水平干管上的支管引出口应在干管的上方。
(3)气源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吹扫,吹扫气应使用合格的仪表空气,先吹总管,再吹干管、支管及接至各仪表的管道。
(4)气源装置使用前,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整定气源压力值。
6)仪表管路管道试验
(1)水压试验介质应使用洁净水,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mg/L。在环境温度5℃以下进行试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2)液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当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 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10min,应无压降,并应无渗漏。
(3)气压试验介质应使用空气或氮气,试验温度严禁接近管道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4)气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应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应稳压5min,采用发泡剂检验应无泄漏。
(5)真空管道压力试验应采用0.2MPa气压试验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5min,采用发泡剂检验应无泄漏。
(6)测量和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仪表管道,必须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
(7)当工艺系统规定要求进行真空度或泄漏性试验时,其内的仪表管道系统应与工艺系统一起进行试验。
(8)仪表气源管道、气动信号管道或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仪表管道,宜采用气体作为试验介质。
1、自动化仪表调试的一般要求
(4)校准和试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准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7)单台仪表的校准点应在仪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一般不应少于5点;回路试验时,仪表校准点不应少于3点。
2、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
(5)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的试验
①阀体压力试验和阀座密封试验等项目,可对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进行验证,对事故切断阀应进行阀座密封试验。
②应进行膜头、缸体泄漏性试验以及行程试验。
③事故切断阀和设计规定了全行程时间的阀门,应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
(9)变送器、转换器应进行输入输出特性试验和校准。其准确精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输入输出信号范围和类型应与名牌标识、设计文件规定一致,并应与显示仪表配套,还应按设计文件和使用要求进行零点、量程调整和零点迁移调整。
3、仪表电源设备试验
①电源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当采用500V兆欧表测量时,不应小于5MΩ。
②电源设备应进行输出特性检查。
③不间断电源应进行自动切换性能试验。
4、综合控制系统试验和分散控制系统试验
(1)综合控制系统应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前在控制室内对系统本身进行试验。
5、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
回路试验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回路的复杂程度,按回路位号和信号类型合理安排。
综合控制系统可先在控制室内以与就地线路相连的输入输出端为界进行回路试验,再与现场仪表连接进行整个回路的试验。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赵春晓
幽默风趣,思维导图总结精彩,考点层次分明。
主讲: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33网校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独家签约网课老师。某“双一流、211”高校副研究员、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造价师。
免费听
王东兴
灵魂导师
主讲: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管理学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从事教育行业,主攻工程经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向。
免费听
董航
主讲:建设工程经济
曾任中建一局集团项目执行经理,多年现场经验,对施工现场生产管理、现场安全、施工技术非常熟悉,在一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方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其独特的培训风格,其地毯式培训教学,准确打击知识点,每年都会帮助广大学员顺利取证。
免费听
江凌俊
口诀一绝
主讲:目标控制(土木建筑),进度控制(水利),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安全
曾在设计院任职,线上线下多年培训行业从业经历。
免费听
胡宗强
主讲:市政公用工程
从事建造师培训多年。经验丰富,命题方向把握准确。
免费听
黄明峰
封“神”级老师
主讲: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从事一级消防工程师、中级安全工程师等考试培训。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2025年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2 1.46M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1 1.27M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2 1.25MB
下载2025年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下载:4 1.47MB
下载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