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考《刑法》考前N页纸
2024年法考《刑法》考前N页纸
1.刑法的溯及力
①从旧兼从轻原则:
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的,按新法处理。
②司法解释的溯及力:
A.司法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B.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
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
C.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
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
D.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
变动。
2.刑法解释的方法
解释的技巧
1.扩大解释:对用语通常含义的扩张,但未超出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解释的结论可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
2.缩小解释:对用语解释后的含义小于字面含义
注意: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都可能对行为人有利,也可能对行为人不利。对同一个刑法条文的同
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
3.类推解释:
①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解释为符合法律规定,超出了国民的预测可能性;
②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③司法解释、立法解释都不得类推解释;若真有此解释也不能否认其类推解释的性质。
解释的理由
1.文理解释:根据文字最惯用的含义解释;
2.体系解释:联系刑法上下文进行解释;
3.当然解释:入罪举轻以明重、出罪举重以明轻;
注意:每一个解释的结论都要经过罪刑法定原则的检验。
3.实行行为的判断
①实行行为是被刑法分则条文具体罪名所类型化的、具有法益侵害紧迫危险的行为。
②实行行为对法益所创设的危险,是刑法所不容许的。
③实行行为是因果关系中的前因,因果关系所要判断的就是能否将某种结果归属于某种行为,即因果关系就是
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作为义务的来源
行为人负有消除危险的作为义务,从实质上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危险源:某个危险源制造了危险,而行为人对危险源负有监督义务。主要有:
①对危险物的管理义务。“危险物”包括危险动物、危险物品、危险设施等。 例如,动物园的管理人对饲养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