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法考《刑法》主观题答题模版
刑法案例分析题的设问方式包括“一问一答式”和“综合问答式”两种类型。其实两种设问方式并无本质区
别,“综合问答式”的大案例也需要考生细分出小的案件事实,再依次作答。因此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整体分
成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读】:阅读案例,一步一步找出关键信息
一、找出刑法意义上的行为
构成犯罪首先看行为,需要耐心细致找出案件中的犯罪行为,为了快速而没有遗漏,考生可以在题干中把所有
的具有刑法意义的行为都标上序号。
【案例】 ①甲从他人处得知某装订厂能够印刷无委印手续的书刊,便与厂长乙联系,称自己是书商,想印一
些大学教材,但无任何手续。厂长乙认为所要印的教材不是“黄色”和“反动”的,即同意印刷。依据约定,乙安
排图书的印刷及装订。 ②甲接货后将盗版书销往全国各地,非法经营额达人民币272万余元。
二、评价行为的性质
(一)运用刑法理论与法律规定,判断行为的性质,即构成什么罪;
(二)对于一个行为,注意是否属于想象竞合,如果是,则所触犯的罪名尽量明示;
(三)对于数个行为,注意独立数个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牵连”、“吸收”关系,如果存在,则以一罪论处;
如果不存在,则需要数罪并罚。
①印:《刑法》第21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
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甲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
制其文字作品,成立本罪。
②卖:《刑法》第218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
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甲接货后将盗版书销往全国各地,非法经营额达272万余
元,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两罪关系】甲的触犯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其中,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吸收关
系,前罪吸收后罪。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
定:实施侵犯著作权犯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结论】对于甲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定罪处罚。
【注意】找出刑法意义上的行为,是指找出刑法意义上独立成罪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动作。
【练习1】2016年,张某(女)从老家来到上海,经营一家足浴店,雇佣店员3人,以沐足、按摩为名,进行卖
淫活动。后张某在老家经人介绍认识谢某,将谢某带回其足浴店。谢某2001年出生,从小智力发育低下,从其语
言、长相即可看出属于智力残疾,经过司法鉴定,谢某无性防卫能力。张某向客人陈某说,可以和谢某玩,她什么
都不懂,之后陈某多次与谢某发生性行为。
【练习2】李某认为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都是田某所致,决定除掉田某。李某从警察王某处窃取枪支一把,
在前往田某家的途中被抓获。
【练习3】甲得知乙将要强奸丙女,便提前给丙投放了安眠药,并暗中观察乙的奸淫行为,但乙不知情。在乙
离开后,甲又奸淫了丙。
【练习4】科技人员甲参与非国有单位科研项目,在未取得研制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以个人设计的名义与
其他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将商业秘密转给对方获取巨额转让费归自己所有。
【练习5】李某酒后驾驶汽车行驶至某路口时遇民警检查。李某拒不配合检查,欲弃车逃离,被民警带至检查
站内进行检查。在检查站内,李某告诉民警自己是省法院领导,希望民警通融,民警拒不理睬。李某推搡、拉扯民
警,阻碍民警对其检查,将民警俞某警服撕破,并将其推倒在地,致俞某受轻伤。经鉴定,李某血液酒精含量为206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