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 > 社会工作者 >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

精品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

981.02KB 下载数:12 第160批 更新时间:2025-10-14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1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基础必学考点(20 个)

    考点 1:接案前的准备

    1、接案的目标:建立专业关系,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的、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工作者外展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非自愿型

    (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

    (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3、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1)资料准备:服务对象材料、是否接受过服务、是否有特殊事项、走访社区

    (2)拟定面谈提纲 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1.自愿型 vs 非自愿型

    判断依据:看意愿,题干是矫正对象、违法犯罪人员,选非自愿

    2.现有服务对象 vs 潜在服务对象

    判断依据:看是否正在接受服务、使用资源。

    3.外展

    判断依据:社工主动发现,题干中有社工走访发现,就选外展

    例题练习

    1、社会工作者小李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母子。王女士告诉小李,儿子小强沉迷网络游

    戏不爱学习,父母说他也不听,还与父母顶撞。王女士希望小李能帮助她教育小强。小李在确

    认小强有接受服务的意愿后,与王女士母子签订了初步服务协议。小李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

    作通用过程中的(  )。

    A.接触 B.接案 C.预估 D.会谈

    【答案】B

    【解析】“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

    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的初步协议并接受服务过

    程的开始。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

    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根据题干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母子、签订了初步服务协议,得知属于接案阶段。故答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2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基础必学考点(20 个)

    考点 1:接案前的准备

    1、接案的目标:建立专业关系,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的、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工作者外展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非自愿型

    (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

    (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3、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1)资料准备:服务对象材料、是否接受过服务、是否有特殊事项、走访社区

    (2)拟定面谈提纲 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1.自愿型 vs 非自愿型

    判断依据:看意愿,题干是矫正对象、违法犯罪人员,选非自愿

    2.现有服务对象 vs 潜在服务对象

    判断依据:看是否正在接受服务、使用资源。

    3.外展

    判断依据:社工主动发现,题干中有社工走访发现,就选外展

    例题练习

    1、社会工作者小李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母子。王女士告诉小李,儿子小强沉迷网络游

    戏不爱学习,父母说他也不听,还与父母顶撞。王女士希望小李能帮助她教育小强。小李在确

    认小强有接受服务的意愿后,与王女士母子签订了初步服务协议。小李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

    作通用过程中的(  )。

    A.接触 B.接案 C.预估 D.会谈

    【答案】B

    【解析】“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

    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的初步协议并接受服务过

    程的开始。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

    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根据题干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母子、签订了初步服务协议,得知属于接案阶段。故答

    案为 B 选项。

    D选项会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

    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C选项,预估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

    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制订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基础。

    A选项为干扰选项。

    2、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小徐在走访中了解到,困境儿童小强因为厌学已经两个

    多月没去上学了,父母的态度是“孩子大了不服管,随他去吧”,小徐向小强及其父母介绍了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服务内容,他们表示愿意接受服务。从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上看,小强

    属于( )

    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

    B.机构转介的服务对象

    C.由他人介绍的服务对象

    D.外展发现的服务对象

    【答案】D

    【解析】D 选项正确,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这是指那些既不是

    自己主动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

    们接受服务的人。面对外展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

    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根据题干社工“在走访中了解到”,可知

    答案为 D 外展发现。

    A 选项错误,主动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而不能

    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BC 选项错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

    现某人、某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

    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小东刚满 16 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委托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对小东开展社会调查,从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看,小东属于( )。

    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

    B.非自愿型的服务对象

    C.外展而来的服务对象

    D.他人介绍的服务对象

    【答案】B

    【解析】B 选项正确,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

    人(包括 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3

    案为 B 选项。

    D选项会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重要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

    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C选项,预估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

    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制订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基础。

    A选项为干扰选项。

    2、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小徐在走访中了解到,困境儿童小强因为厌学已经两个

    多月没去上学了,父母的态度是“孩子大了不服管,随他去吧”,小徐向小强及其父母介绍了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服务内容,他们表示愿意接受服务。从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上看,小强

    属于( )

    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

    B.机构转介的服务对象

    C.由他人介绍的服务对象

    D.外展发现的服务对象

    【答案】D

    【解析】D 选项正确,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这是指那些既不是

    自己主动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

    们接受服务的人。面对外展服务对象时,社会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

    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根据题干社工“在走访中了解到”,可知

    答案为 D 外展发现。

    A 选项错误,主动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而不能

    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BC 选项错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

    现某人、某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

    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小东刚满 16 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委托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对小东开展社会调查,从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看,小东属于( )。

    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

    B.非自愿型的服务对象

    C.外展而来的服务对象

    D.他人介绍的服务对象

    【答案】B

    【解析】B 选项正确,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

    人(包括 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

    的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被动接受帮助的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出某些

    抗拒情绪和行为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中与这类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通常不易建立,需要进行

    相当细致的工作,同时需要非常娴熟的工作技巧。

    题目中小东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他

    进行社会调查。这种情况属于由政府或司法部门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因此小东属于非自愿型

    的服务对象。

    A 选项错误,主动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不能

    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C 选项错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这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

    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

    务的人。

    D 选项错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

    现某人、某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

    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社会工作者老张在社区入户时发现,大海近期因交通意外造成重度残疾,家里只有上初

    中的儿子照顾他,大海希望得到支持,老张拟为其提供服务。从服务对象的来源看,大海一家

    属于( )。

    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

    B.机构转介的服务对象

    C.外展发现的服务对象

    D.他人介绍的服务对象

    【答案】C

    【解析】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 3 种情况:

    ①主动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不能解决的问题

    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某人、某

    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要求社

    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③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这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求助,也不

    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

    C 选项正确,题中社会工作者老张是在社区入户时发现的服务对象,而非服务对象主动前

    往机构寻求帮助,所以属于外展方式成为的服务对象。

    ABD 选项错误,其概念不符合题干描述的情况。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4

    的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被动接受帮助的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出某些

    抗拒情绪和行为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中与这类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通常不易建立,需要进行

    相当细致的工作,同时需要非常娴熟的工作技巧。

    题目中小东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他

    进行社会调查。这种情况属于由政府或司法部门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因此小东属于非自愿型

    的服务对象。

    A 选项错误,主动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不能

    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C 选项错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这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

    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

    务的人。

    D 选项错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

    现某人、某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

    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社会工作者老张在社区入户时发现,大海近期因交通意外造成重度残疾,家里只有上初

    中的儿子照顾他,大海希望得到支持,老张拟为其提供服务。从服务对象的来源看,大海一家

    属于( )。

    A.主动求助的服务对象

    B.机构转介的服务对象

    C.外展发现的服务对象

    D.他人介绍的服务对象

    【答案】C

    【解析】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 3 种情况:

    ①主动求助者。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不能解决的问题

    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这种情况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某人、某

    家庭或团体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要求社

    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③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这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求助,也不

    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

    C 选项正确,题中社会工作者老张是在社区入户时发现的服务对象,而非服务对象主动前

    往机构寻求帮助,所以属于外展方式成为的服务对象。

    ABD 选项错误,其概念不符合题干描述的情况。

    考点 2: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资料的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环境

    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1)询问,向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

    (2)咨询,向专业人士咨询

    (3)观察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询问 vs 咨询

    询问:直接询问+间接询问,向服务对象本人、同事、朋友等询问

    咨询:向专业人士请教,如医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等

    例题练习

    1、社会工作者老李在学校个案工作室接待了由老师转介过来的小明,与其进行初步的接案

    面谈。老李的下列工作中属于收集环境资料的是( )。

    A.了解小明的行为方式

    B.了解小明的成长背景

    C.测试小明的认知能力

    D.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

    【答案】A

    【解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

    服务对象成长的背景(B 选项正确),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之间

    的关系形态,父母的影响以及邻里关系等。

    AC 选项错误,属于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D 选项错误,属于个人资料。题目中大张在与小刚会谈时以“父母离婚时,你有什么感受?”

    来协助小刚表达自己的想法,属于直接询问。故选 A。

    2、社会工作者大张注意到,每次说到爸爸妈妈离婚这件事时,小刚都会发火或者沉默。大

    张求教心理学专家魏教授,与其讨论了有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试图通过会谈帮助小刚认

    识父母离婚对自己的影响。大张在与小刚会谈时以“父母离婚时,你有什么感受?”来协助小刚

    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述大张收集有关小刚资料的方法是( )。

    A.询问 B.咨询

    C.观察 D.调查

    【答案】A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5

    考点 2: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资料的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环境

    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1)询问,向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

    (2)咨询,向专业人士咨询

    (3)观察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询问 vs 咨询

    询问:直接询问+间接询问,向服务对象本人、同事、朋友等询问

    咨询:向专业人士请教,如医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等

    例题练习

    1、社会工作者老李在学校个案工作室接待了由老师转介过来的小明,与其进行初步的接案

    面谈。老李的下列工作中属于收集环境资料的是( )。

    A.了解小明的行为方式

    B.了解小明的成长背景

    C.测试小明的认知能力

    D.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

    【答案】A

    【解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

    服务对象成长的背景(B 选项正确),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人之间

    的关系形态,父母的影响以及邻里关系等。

    AC 选项错误,属于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D 选项错误,属于个人资料。题目中大张在与小刚会谈时以“父母离婚时,你有什么感受?”

    来协助小刚表达自己的想法,属于直接询问。故选 A。

    2、社会工作者大张注意到,每次说到爸爸妈妈离婚这件事时,小刚都会发火或者沉默。大

    张求教心理学专家魏教授,与其讨论了有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试图通过会谈帮助小刚认

    识父母离婚对自己的影响。大张在与小刚会谈时以“父母离婚时,你有什么感受?”来协助小刚

    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述大张收集有关小刚资料的方法是( )。

    A.询问 B.咨询

    C.观察 D.调查

    【答案】A

    【解析】A 选项正确,询问指的是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收集资料。

    B 选项,咨询指的是为获得服务对象的准确资料,社工常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

    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C 选项,观察指的是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

    增加对问题的实感,使所收集的资料更准确。

    D 选项,调查,可能是指问卷调查,即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以获取相关问题的客观资料,

    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主观看法以获取服务对象的资料。

    本题中社工大张虽然求教了心理学专家,与其讨论了有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但没有

    收集跟小刚有关的资料;而题目中大张在与小刚会谈时以“父母离婚时,你有什么感受?”来协

    助小刚表达自己的想法,属于直接询问。故选 A。

    3、为了帮助精神病患者老张出院之后在社区进行康复,社会工作者小王来到老张家中做家

    庭会谈,了解老张的日常起居情况和居住环境,询问老张与家人的交往状况;之后,小王又联

    系了老张的主治医生,了 解老张就诊和服药情况;此外,小王还查阅了老张的社区档案。在上

    述工作中,小王运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

    A.询问 B.问卷调查

    C.观察 D.利用已有资料

    E.咨询

    【答案】ACDE

    【解析】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包括:询问、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

    题干社工小王来到老张家中做家庭会谈,了解老张的日常起居情况和居住环境,这是属于

    观察的方法,故 C 选项正确;询问老张与家人的交往状况,这是属于询问的方法,故 A 选项正

    确;随后社工又联系了老张的主治医生,了解老张就诊和服药情况,这属于咨询的方法,故 E

    选项正确;还查阅了老张的社区档案,这属于利用已有资料,故 D 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ACDE。

    B 选项题干未体现,故不选。

    考点 3:预估的任务

    记忆技巧:4识别 1决定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包括: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的发生与

    持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包括: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认识服务对象如何

    看待自己的问题。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6

    【解析】A 选项正确,询问指的是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收集资料。

    B 选项,咨询指的是为获得服务对象的准确资料,社工常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以求对服

    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C 选项,观察指的是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增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

    增加对问题的实感,使所收集的资料更准确。

    D 选项,调查,可能是指问卷调查,即让服务对象填写问卷以获取相关问题的客观资料,

    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主观看法以获取服务对象的资料。

    本题中社工大张虽然求教了心理学专家,与其讨论了有关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但没有

    收集跟小刚有关的资料;而题目中大张在与小刚会谈时以“父母离婚时,你有什么感受?”来协

    助小刚表达自己的想法,属于直接询问。故选 A。

    3、为了帮助精神病患者老张出院之后在社区进行康复,社会工作者小王来到老张家中做家

    庭会谈,了解老张的日常起居情况和居住环境,询问老张与家人的交往状况;之后,小王又联

    系了老张的主治医生,了 解老张就诊和服药情况;此外,小王还查阅了老张的社区档案。在上

    述工作中,小王运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

    A.询问 B.问卷调查

    C.观察 D.利用已有资料

    E.咨询

    【答案】ACDE

    【解析】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包括:询问、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

    题干社工小王来到老张家中做家庭会谈,了解老张的日常起居情况和居住环境,这是属于

    观察的方法,故 C 选项正确;询问老张与家人的交往状况,这是属于询问的方法,故 A 选项正

    确;随后社工又联系了老张的主治医生,了解老张就诊和服药情况,这属于咨询的方法,故 E

    选项正确;还查阅了老张的社区档案,这属于利用已有资料,故 D 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ACDE。

    B 选项题干未体现,故不选。

    考点 3:预估的任务

    记忆技巧:4识别 1决定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包括: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的发生与

    持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包括: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认识服务对象如何

    看待自己的问题。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与内容

    关键词锁分大招

    主观因素 VS 客观因素 VS 积极因素

    主观因素:实际感受,题干中有感受,想法、看法、动机等,就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已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的,题干中有曾经的努力、过去的经历、背景资料、

    问题发生的时间等,就选客观因素

    积极因素:聚焦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题干中有资源,以前得到的帮助等就选积极因素

    例题练习

    1、小明的父母希望他到工厂上班,但他不肯去,认为上下班打卡不自由坚持自己找工作,

    为此,母子二人冲突不断,关系紧张,小明遂向社会工作者老马求助。在预估阶段,下列老马

    的做法中,属于识别小明问题的客观因素的是( )

    A.了解小明自己对工作的看法

    B.倾听小明自己找工作的经历

    C.同理小明对母亲的要求感受

    D.邀请小明讲述对自由的理解

    【答案】B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即认识、了解问题情境中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

    作深入研究。

    (1)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

    (2)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其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

    (3)问题发生与持续的时间。

    (4)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B 选项正确,找工作经历属于客观因素;

    ACD 选项错误,均属于主观因素。

    2、赵奶奶几个月前从农村来到城市照顾孙子,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沟通困难,特别不适

    应。想回农村。但是她觉得儿子儿媳整天忙于工作,孙子无人照顾,又不忍向儿子开口。为了

    帮助赵奶奶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询问赵奶奶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了什么努力

    B.了解赵奶奶之前是如何应对类似问题的

    C.与赵奶奶确认这一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D.引导赵奶奶说出她自己担心背后的原因

    【答案】D

    【解析】D 选项正确,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识别问题的主观因

    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7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与内容

    关键词锁分大招

    主观因素 VS 客观因素 VS 积极因素

    主观因素:实际感受,题干中有感受,想法、看法、动机等,就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已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的,题干中有曾经的努力、过去的经历、背景资料、

    问题发生的时间等,就选客观因素

    积极因素:聚焦服务对象的能力和优势,题干中有资源,以前得到的帮助等就选积极因素

    例题练习

    1、小明的父母希望他到工厂上班,但他不肯去,认为上下班打卡不自由坚持自己找工作,

    为此,母子二人冲突不断,关系紧张,小明遂向社会工作者老马求助。在预估阶段,下列老马

    的做法中,属于识别小明问题的客观因素的是( )

    A.了解小明自己对工作的看法

    B.倾听小明自己找工作的经历

    C.同理小明对母亲的要求感受

    D.邀请小明讲述对自由的理解

    【答案】B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即认识、了解问题情境中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

    作深入研究。

    (1)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

    (2)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其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

    (3)问题发生与持续的时间。

    (4)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B 选项正确,找工作经历属于客观因素;

    ACD 选项错误,均属于主观因素。

    2、赵奶奶几个月前从农村来到城市照顾孙子,由于人生地不熟,语言沟通困难,特别不适

    应。想回农村。但是她觉得儿子儿媳整天忙于工作,孙子无人照顾,又不忍向儿子开口。为了

    帮助赵奶奶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询问赵奶奶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了什么努力

    B.了解赵奶奶之前是如何应对类似问题的

    C.与赵奶奶确认这一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D.引导赵奶奶说出她自己担心背后的原因

    【答案】D

    【解析】D 选项正确,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识别问题的主观因

    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

    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一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

    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 D。

    ABC 选项错误,属于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3、自孩子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

    子从小体质较弱,比较敏感,即使已上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

    以工作忙为由将接送孩子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

    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

    应了解(  )。

    A.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B.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C.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D.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答案】C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

    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C 选项正确),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

    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

    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B 选项属于客观因素,AD 选项的对象都是丈夫,本题问的是【李女士】,可以直接排除。

    故选 C 选项。

    4、小秦觉得上大学没意思,想退学创业,但母亲不答应,认为他不务正业,认真读书才是

    正道,因此母子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对小秦的问题进行预估以识别问题情境中

    的相关因素。下列识别小秦问题主观因素说法中,适宜的有( )。

    A.了解小秦家庭的背景资料

    B.了解小秦创业的具体行动

    C.了解小秦选择创业的动机

    D.分析小秦母子冲突的深层原因

    E.让小秦描述创业成功对他的意义

    【答案】CE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

    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影响

    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CE 选项正确,属于上述主观因素的内容;

  • 2026社工《初级实务》备考固基础必学考点手册.pdf-图片8

    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一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

    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故本题答案选 D。

    ABC 选项错误,属于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3、自孩子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

    子从小体质较弱,比较敏感,即使已上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

    以工作忙为由将接送孩子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

    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

    应了解(  )。

    A.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B.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C.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

    D.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

    【答案】C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

    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C 选项正确),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

    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

    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B 选项属于客观因素,AD 选项的对象都是丈夫,本题问的是【李女士】,可以直接排除。

    故选 C 选项。

    4、小秦觉得上大学没意思,想退学创业,但母亲不答应,认为他不务正业,认真读书才是

    正道,因此母子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对小秦的问题进行预估以识别问题情境中

    的相关因素。下列识别小秦问题主观因素说法中,适宜的有( )。

    A.了解小秦家庭的背景资料

    B.了解小秦创业的具体行动

    C.了解小秦选择创业的动机

    D.分析小秦母子冲突的深层原因

    E.让小秦描述创业成功对他的意义

    【答案】CE

    【解析】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

    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影响

    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CE 选项正确,属于上述主观因素的内容;

    AB 选项错误,属于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D 选项错误,属于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问题延续的因素。

    考点 4:撰写预估摘要

    1、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

    一是服务对象的优势。二是服务对象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三是服务对象解

    决问题的动机。四是服务对象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

    2、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一是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二是家庭的基本情况,三是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况,四是

    家庭规则;五是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六是家庭关系;七是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

    3、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一是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发挥;二是物理环境及对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程度;三是服务

    对象对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四是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环境;五是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等。 关键词锁分大招

    自身系统 VS 家庭系统 VS 社会系统

    自身系统:与服务对象自身有关,题目或选项中如果描述的是与服务对象自己有关的,没

    有涉及他人,就选自身系统

    家庭系统:与家庭有关,题目中如果涉及到家庭规则、家庭沟通,家庭基本情况等和家庭

    有关的就选家庭系统

    社会系统:与同事、同学、亲友、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有关

    例题练习

    1、为帮助军休老人适应地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拟在需求调研、资源分析的

    基础上开展预估,进而设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下预估摘要内容中,属于对服务对象社会系

    统预估的有( )。

    A.辖区军休老人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良好

    B.军休老人经常在辖区小学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C.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定期慰问辖区军休老人

    D.军休老人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观念

    E.军休老人因大多独居而家庭情感联结相对松散

    【答案】BC

    【解析】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包括同事、同学、亲友、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的预

    估,包括社会系统中的优势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劣势。社会系统是服务对象的主要社会支持,

    它们对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及其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们的重要社会环境。 对服务对象所处

    社会系统预估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发挥;二是物理环境及对服务对象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