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稳拿优势,每日一练堪称备考路上的 “加速器”。它能帮你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实战力,每天针对性突破一个考点、熟练一种题型,慢慢积累就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各类难题。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每日一练,每日练一题,备考更高效!
1.村民甲,16周岁,孤儿,靠打零工为生,生活困难;村民乙,60周岁,老伴早年去世,生活困难,独子常年在外打工;村民丙,65周岁,孤身一人,无生活来源;村民丁,50周岁,重度残疾,无儿无女,与残疾妻子相依为命,夫妻均无劳动能力,生活困难。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4人中符合享受特困供养条件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甲、丙
D. 乙、丁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乙,不符合条件)
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
(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甲,16周岁,不符合条件)
(三)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故答案为B丙、丁。
2.根据《特困人员认定方法》,下列特困人员,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是( )。
A. 周某,65岁,走失后被宣告失踪
B. 吴某,经康复训练后恢复了劳动能力
C. 郑某,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
D. 王某,考入某中等职业学校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被宣告失踪;
(二)具备或者恢复劳动能力;
(三)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
(四)收入和财产状况不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
(五)法定义务人具有了履行义务能力或者新增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法定义务人;
(六)自愿申请退出救助供养。
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至18周岁;年满18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
A选项错误,被宣告失踪,故不能继续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
B选项错误,恢复了劳动能力,故不能继续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
C选项错误,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的不能被认定为特困人员。
3、根据《信访工作条例》,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要坚持 ( )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A.党政同责
B.政府主导
C.依法依规
D.群众路线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3、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A选项正确)。
4、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
5、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BCD均为干扰选项,故A选项正确。
4、根据《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工作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党的统一战线
B.党的群众工作
C.党的自身建设
D.党的思想工作
5.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给予就业帮助。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就业救助的是()
A. 费用减免
B. 岗位补贴
C. 培训补贴
D. 发放失业保证金
备考刷题:233网校APP\刷题小程序提供社工章节习题、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答题闯关等刷题功能,大家可通过刷题,加深巩固,掌握要点,查漏补缺,稳步提升!
好课推荐:社会工作师优胜班是233网校的经典班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八大课程模块,如新手指南课、教材精讲班、教材直播班、习题班、高频考点班、真题解析班、案例技巧班、直播密训班。点这里了解233网校社会工作师优胜班课程内容>>
资料:社工备考PDF资料下载 | 社工干货笔记 | 社工学霸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