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社会工作者 > 社区工作者 > 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2023年下半年上海浦东新区社区工作者 《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四)

来源:233网校 2025-06-30 11:05:46

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第一段中图一和图二去同求异得到图三;第二段应用规律,图一和图二去同求异,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

32、数字推理题:121,144,169,196,225,()

A.244

B.256

C.265

D.266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对这组数字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该数列的规律是依次为从1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平方,那么括号里的数应该是162=256。

33、甲乙两人绕着周长为6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从相同的起点同时同向起跑。已知甲的速度为每秒4米,乙的速度为每秒3米,则当甲第一次回到起点时,乙距离起点还有()米。

A.100

B.150

C.200

D.25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甲第一次回到起点时所用时间为,此时乙行进的路程为 150×3=450 米,乙距离起点还有 600-450=150 米。因此,选择 B 选项。

34、收割一片稻田,可选择甲、乙、丙3台农机。用丙收割的用时比用甲短4小时,比用乙长2小时。已知甲乙的收割速度分别为5亩/小时和9亩/小时,那么丙的收割速度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

A.小于6亩/小时

B.6~7亩/小时

C.7~8亩/小时

D.大于8亩/小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用丙收割的用时比用甲短4小时,比用乙长2小时“,设丙收割的用时为t,则甲用时t+4,乙用时t-2。根据工作总量相等可得:5(t+4)=9(t-2),则解得t=9.5小时,稻田的总量则为5×(9.5+4)=67.5亩。

            第三步,设丙的收割速度为V,根据工作总量=时间×效率,则67.5=Vt,t=9.5小时,即V=67.5÷9.5≈7.1亩/小时,则V≈7.1亩/小时。因此,选择C选项。

35、把下面的六个小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②⑥,③④⑤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干所给6个图都是轴对称图形,但对称轴数量不同,①④⑥都是两条对称轴,②③⑤都是三条对称轴。因此,选择C选项。

36、八大山人对于中国水墨画的贡献,犹如梵高、莫奈对于西方绘画的贡献。他敢为人先,敢为时代先,将中国文人画推向了________的巅峰,成为中国写意水墨画的一代宗师,标志着中国绘画史又一个时代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与伦比;横空出世

B.不相上下;锋芒毕露

C.前所未有;深藏若虚

D.势均力敌;非同凡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第一空,根据“巅峰”可知,需体现八大山人将文人画推向极高境界。“无与伦比”指没有能比得上的,符合语境;“前所未有”虽也强调空前,但“无与伦比”更能突出其唯一性,排除C。“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均表示水平相当,无法体现“巅峰”,排除B、D。第二空,“横空出世”形容事物突然出现,与“标志着一个时代”呼应,指八大山人开创了新的绘画时代;“深藏若虚”侧重才华不外露,与文意无关。故选A。

37、解决行业发展的________问题,也就是补齐短板的问题,形式上可能在于各节点甚至于各个程序上,而关键在于紧握新时代的脉动,保持对未来高度的________。这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来增长自己的算度,而这个算度,必须来自于清醒的大局观。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矛盾;前瞻性

B.束缚;全面性

C.缺陷;敏感性

D.瓶颈;预见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第一空,“补齐短板”对应“瓶颈”(指发展的限制因素)或“缺陷”,“矛盾”“束缚”与“短板”关联不紧密,排除A、B。第二空,“对未来”需体现预见性,“预见性”指对未来的判断,符合“紧握新时代脉动”;“敏感性”侧重反应快,不如“预见性”贴合“未来”。故选D。

38、海州五大宫调历史悠久,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兴盛于清朝,已流传了近500年,其中,灌云县板浦古镇是其流传的重要区域。随着两淮盐业的兴旺,大运河与运盐河的贯通,板浦古镇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商贾文人,这里地域辽阔,经济较为发达,文化艺术交融,海州五大宫调得以吸收江淮民间小曲的精髓并逐渐走向成熟。而文人墨客与盐商富贾的关注,也让海州五大宫调得到了极大发展,运盐河所到之处,五大宫调随之流传,同时逐步形成其特色与个性,延续至今。

最适合作为上述文字标题的是( )。

A.“明清俗曲”勾勒“市井烟火”

B.“老调淬火”变作“时代新声”

C.“运盐河道”淌出“悠悠小调”

D.“古老宫调”见证“沧海桑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文段围绕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播展开,强调运盐河的贯通使其随河道流传。C项“运盐河道淌出悠悠小调”既点明传播载体(运盐河),又呼应“五大宫调”,契合主旨。A项“明清俗曲”范围扩大,B项“时代新声”无中生有,D项“沧海桑田”侧重变迁,均非重点。故选C。

39、我国先秦时期创造了灿烂发达的古代青铜文明,其中商代后期达到古代青铜文明的鼎盛。鼎在古代社会中是宗庙重器和王权象征,因此古人将王朝更迭称为“定鼎”“迁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毕后重新开馆推出的重要专题展览,展出了国博馆藏的一批美轮美奂的古代青铜器。

接下来最可能论述的是( )。

A.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悠久历史

B.后母戊鼎的传奇经历、丰富内涵

C.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的意义

D.古代青铜器在王朝更迭中扮演的角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文段尾句提到国家博物馆展出古代青铜器,接下来应具体介绍展品。B项“后母戊鼎”是商代青铜代表作,且为国博馆藏,与尾句衔接紧密。A、D为前文已论述内容,C与“青铜器展览”无关。故选B。

40、有文学家曾发出感慨“文学如果跟不上科学的脚步,那么余下的任务只是语言分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果不想让文学余下的任务也只是语言的排列组合,那还是不要让文学离科学太远。也有句话这么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科学本身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科学,世界的边界也就拓宽了。文学应该既能深入到细微的人性,也能探知广阔的世界。应在对宇宙的好奇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文学不能远离科学独立发展

B.应让科学知识打开文学视野

C.文学要保持与科技发展同步

D.文学要紧跟科学且利用科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文段强调文学不能远离科学,需“充分有效利用科学”以拓宽边界。D项“紧跟且利用科学”全面概括文意;A项“不能远离”、B项“打开视野”表述片面,C项“同步”过于绝对。故选D。
插入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