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
导读:
进入全真模拟考场在线测试此套试卷,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自动评分 >> 在线做题
11、有关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耐热性
B.可滤过性
C.不挥发性
D.水不溶性
E.不耐酸碱性
12、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
A.气体灭菌法
B.火焰灭菌法
C.干热空气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热压灭菌法
13、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B.除无菌外还必须无热原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D.为保证无菌,需添加抑菌剂
E.澄明度应符合要求
14、不属于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 )。
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C.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
D.絮凝与反絮凝
E.结晶生长与转型
15、不能用于液体药剂矫味剂的是( )。
A.泡腾剂
B.消泡剂
C.芳香剂
D.胶浆剂
E.甜味剂
16、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
B.液体制剂的辅料影响药物稳定性,而固体制剂的辅料不影响药物稳定性
C.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
D.零级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E.经典恒温法适用于所有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速试验可以预测药物的有效期
B.长期试验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有效期
C.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
D.加速试验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5±5)%
E.长期试验在取得l2个月的数据后可不必继续进行
18、将β-胡萝卜素制成微囊的目的是将( )。
A.防止其水解
B.防止其氧化
C.防止其挥发
D.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E.增加其溶解度
19、关于难溶性药物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材料为水溶性
B.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C.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分子的再聚集性
D.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
E.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20、下列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中,基于降低溶出速度而设计的是( )。
A.制成包衣小丸或包衣片剂
B.制成微囊
C.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或酯
D.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E.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
21、聚合物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中有一层吸水垫,其作用是( )。
A.润湿皮肤促进吸收
B.吸收过量的汗液
C.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
D.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
E.防止药物的流失和潮解
22、通过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23、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
B.腹腔注射
C.肌内注射
D.口服给药
E.肺部给药
24、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 )。
A.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沉淀
C.两性霉素B加入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
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
E.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
A.耐热性
B.可滤过性
C.不挥发性
D.水不溶性
E.不耐酸碱性
12、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
A.气体灭菌法
B.火焰灭菌法
C.干热空气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热压灭菌法
13、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B.除无菌外还必须无热原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D.为保证无菌,需添加抑菌剂
E.澄明度应符合要求
14、不属于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的是( )。
A.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C.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
D.絮凝与反絮凝
E.结晶生长与转型
15、不能用于液体药剂矫味剂的是( )。
A.泡腾剂
B.消泡剂
C.芳香剂
D.胶浆剂
E.甜味剂
16、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
B.液体制剂的辅料影响药物稳定性,而固体制剂的辅料不影响药物稳定性
C.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
D.零级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E.经典恒温法适用于所有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速试验可以预测药物的有效期
B.长期试验可用于确定药物的有效期
C.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
D.加速试验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75±5)%
E.长期试验在取得l2个月的数据后可不必继续进行
18、将β-胡萝卜素制成微囊的目的是将( )。
A.防止其水解
B.防止其氧化
C.防止其挥发
D.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E.增加其溶解度
19、关于难溶性药物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材料为水溶性
B.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C.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分子的再聚集性
D.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
E.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20、下列制备缓、控释制剂的工艺中,基于降低溶出速度而设计的是( )。
A.制成包衣小丸或包衣片剂
B.制成微囊
C.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或酯
D.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E.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片
21、聚合物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中有一层吸水垫,其作用是( )。
A.润湿皮肤促进吸收
B.吸收过量的汗液
C.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
D.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
E.防止药物的流失和潮解
22、通过生理过程的自然吞噬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靶向制剂称为( )。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物理靶向制剂
D.化学靶向制剂
E.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23、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
A.静脉注射
B.腹腔注射
C.肌内注射
D.口服给药
E.肺部给药
24、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 )。
A.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沉淀
C.两性霉素B加入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
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
E.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
责编:mawei 评论
相关推荐
γרҵ | ʦ | ԭ/Żݼ | ||
---|---|---|---|---|
ִҵҩʦȫȡ֤ | ԬƵ | 4000 / 1450 | ![]() |
|
ִҵҩʦȫȡ֤ | 4000 / 1450 | ![]() |
||
ִҵҩʦȫײͰࣨ+ϰࣩ | ͵ | 2000 / 880 | ![]() |
|
ִҵҩʦȫײͰࣨ+ϰࣩ | 2000 / 880 | ![]() |
||
ҩѧרҵ֪ʶһȡ֤ | Ԭ | 1100 / 550 | ![]() |
|
ҩѧרҵ֪ʶȡ֤ | 1100 / 5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