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
导读:
进入全真模拟考场在线测试此套试卷,可查看答案及解析并自动评分 >> 在线做题
三、(药剂学)X型题(多选题)。共1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73、有关药剂学概念的正确表述有( )。
A.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
B.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
C.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
D.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
E.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74、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制剂通则中收载了( )。
A.乳剂
B.搽剂
C.合剂
D.酊剂
E.控释制剂
75、有关栓剂中药物吸收的不正确表述有( )。
A.局部作用的栓剂,药物通常不需要吸收或应尽量减少吸收
B.降低弱酸性药物的pH值或升高弱碱性药物的pH值均可增加吸收
C.在油脂性基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量愈多,药物吸收愈多
D.基质的溶解特性正好与药物相反时,不利于药物的释放与吸收
E.药物的粒径愈小,表面积愈大,愈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76、为提高混悬型气雾剂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将药物微粉化,粒度控制在5μm以下
B.控制水分含量在0.03%以下
C.选用对药物溶解度小的抛射剂
D.调节抛射剂与混悬药物粒子的密度尽量使两者相等
E.添加适量的助悬剂
77、下述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的正确表述有( )。
A.无菌
B.无热原
C.无色
D.澄明度检查合格(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E.pH要与血液的pH相等或接近
78、有关热原的性质的正确表述有( )。
A.耐热性
B.可滤过性
C.不挥发性
D.水不溶性
E.不耐酸碱性
79、注射剂在灌封前后可在安瓿中通入的常用气体有( )。
A.空气
B.02
C.C02
D.N2
E.H2S
80、关于D值与2值的正确表述有( )。
A.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10%所需的时间
B.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
C.D值大,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强
D.D值大,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差
E.Z值系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81、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正确表述有( )。
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82、可用于制备乳剂的方法有( )。
A.相转移乳化法
B.相分离乳化法
C.两相交替加入法
D.油中乳化法
E.水中乳化法
83、药物在固体分散物中的分散状态包括( )。
A.分子状态
B.胶态
C.分子胶囊
D.微晶
E.无定形
84、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 )。
A.药物的分子量
B.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
C.药物的颜色
D.透皮吸收促进剂
E.皮肤的渗透性
73、有关药剂学概念的正确表述有( )。
A.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制剂
B.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
C.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制备工艺
D.药剂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
E.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74、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制剂通则中收载了( )。
A.乳剂
B.搽剂
C.合剂
D.酊剂
E.控释制剂
75、有关栓剂中药物吸收的不正确表述有( )。
A.局部作用的栓剂,药物通常不需要吸收或应尽量减少吸收
B.降低弱酸性药物的pH值或升高弱碱性药物的pH值均可增加吸收
C.在油脂性基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量愈多,药物吸收愈多
D.基质的溶解特性正好与药物相反时,不利于药物的释放与吸收
E.药物的粒径愈小,表面积愈大,愈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76、为提高混悬型气雾剂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将药物微粉化,粒度控制在5μm以下
B.控制水分含量在0.03%以下
C.选用对药物溶解度小的抛射剂
D.调节抛射剂与混悬药物粒子的密度尽量使两者相等
E.添加适量的助悬剂
77、下述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的正确表述有( )。
A.无菌
B.无热原
C.无色
D.澄明度检查合格(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E.pH要与血液的pH相等或接近
78、有关热原的性质的正确表述有( )。
A.耐热性
B.可滤过性
C.不挥发性
D.水不溶性
E.不耐酸碱性
79、注射剂在灌封前后可在安瓿中通入的常用气体有( )。
A.空气
B.02
C.C02
D.N2
E.H2S
80、关于D值与2值的正确表述有( )。
A.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10%所需的时间
B.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
C.D值大,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强
D.D值大,说明该微生物耐热性差
E.Z值系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值(℃)
81、关于药物制成混悬剂的条件的正确表述有( )。
A.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B.药物的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C.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D.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E.需要产生缓释作用时
82、可用于制备乳剂的方法有( )。
A.相转移乳化法
B.相分离乳化法
C.两相交替加入法
D.油中乳化法
E.水中乳化法
83、药物在固体分散物中的分散状态包括( )。
A.分子状态
B.胶态
C.分子胶囊
D.微晶
E.无定形
84、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 )。
A.药物的分子量
B.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
C.药物的颜色
D.透皮吸收促进剂
E.皮肤的渗透性
责编:mawei 评论
相关推荐
γרҵ | ʦ | ԭ/Żݼ | ||
---|---|---|---|---|
ִҵҩʦȫȡ֤ | ԬƵ | 4000 / 1450 | ![]() |
|
ִҵҩʦȫȡ֤ | 4000 / 1450 | ![]() |
||
ִҵҩʦȫײͰࣨ+ϰࣩ | ͵ | 2000 / 880 | ![]() |
|
ִҵҩʦȫײͰࣨ+ϰࣩ | 2000 / 880 | ![]() |
||
ҩѧרҵ֪ʶһȡ֤ | Ԭ | 1100 / 550 | ![]() |
|
ҩѧרҵ֪ʶȡ֤ | 1100 / 5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