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学专业知识二学习笔记

2010年西药师药物化学辅导:影响化学诱变效应的因素

来源:233网校 2010年1月12日

  除诱变剂种类和材料的遗传类型和生理状态外,还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 来源:考

  高浓度处理,生理损伤大;低温、低浓度、长时间处理,M1存活率高,突变率也高。

  对种皮渗透性差的种子,应适当延长处理时间。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温度

  温度影响诱变剂的水解速度。低温有利于保持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增高温度,可促进诱变剂在材料内的反应速度和作用能力。

  适宜处理方式:低温(0-10℃)下,在诱变剂中将种子浸泡足够长时间,使诱变剂进入胚细胞中,然后将种子转移到新鲜诱变剂溶液内,在40℃下处理,加快诱变反应速度。

  溶液PH值及缓冲液使用 采集者退散

  一些诱变剂在不同的PH下分解产物不同,从而产生不同诱变效应。处理前、处理中都应校正溶液PH值。

  使用一定PH的磷酸缓冲液,可提高诱变剂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浓度不应超过0.1mol/L。

  安全问题 来源:考

  大多化学诱变剂有较强毒性或易燃易爆。 来源:www.examda.com

  如烷化剂大多致癌;氮芥类会造成皮肤溃烂;乙烯亚胺有腐蚀作用,且易燃;亚硝基甲基脲,易爆炸。

  所以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最后妥善处理残液,以避免污染环境。

  更多信息请访问:执业药师网校  考试大论坛  考试大在线考试系统

  考试大执业药师加入收藏

相关推荐:

  2010年西药师药物化学辅导:常用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2010年西药师药物化学辅导:化学诱变的方法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