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习笔记

2005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一)

来源:233网校 2005年8月9日

  (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这一目标的优点是便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之间的比较。其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这一目标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

  (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4)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最大,就解聘经营者。为此,经营者会因为害怕被解聘而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激励有两种基本方式:

  (1)股票选择权方式。它是允许经营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当股票的价格越高于固定价格时,经营者所得的报酬就越多。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涨价益处,就必然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动;

  (2)绩效股形式。它是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大小经营者数量不等的股票作为报酬。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规定目标时,经营者将部分丧失原先持有绩效股.这种方式使经营者不仅为了多得绩效股而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而且为了使每股市价最大化,也采取各种措施使股票市价稳定上升。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