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会计体系及其未来的发展
财政部早在1993年已启动完善会计体系的三年计划。随后几年中,已发布4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草案征求各方意见,并于1997年以后陆续颁布正式条文。至2000年3月,已颁布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建造合同,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
在新体制下,公司经理可以自主地选择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例如《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残值的计算须符合政府的有关规定,坏帐准备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比例,而在新准则下,企业经理可自行选择。另外,新准则要求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记帐,长、短期投资按市价法披露,这些规定使我国会计制度更接近国际会计准则。
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仍然与国际会计准则有一定的差别。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仍必须按历史成本法记帐,而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可以按历史成本法或重置成本法记帐。我国会计准则要求开办费分期摊销,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我国会计准则中也缺少收入确认和长期合同记帐的有关原则,今后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将会对以上方面作出指引。
综上所述,我国会计体制的发展,其有计划地系统地向会计国际化推进的每一步均与同时期特有的经济现象相关联。当企业改制产生了以投资者和债权人为导向的信息披露需求时,我国很自然地引人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我国会计改革的参照,并且将这一改革定位于国际化。
该目标的确定早于加人世贸之前已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入世贸可能会加快这一进程,但其影响不会像有些行业人士估计的那样强。
三、加入世贸的影响
笔者并无意否认加入世贸对我国的积极影响。相反地,我们也认识到由于有关法制的不健全和缺乏审计独立性,有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不能反映其真实经营状况,从而危害投资者的利益。根据世贸的有关协议,开放我国资本市场将把我国推人一个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一个公司想要在此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向投资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这一点上看,加入世贸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新的金融服务协议允许会计公司和会计人员跨境执业,拥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国际声誉的跨国会计公司进人我国市场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会计执业水平和专业操守,从而改善我国的审计独立性。而且这些公司的专业人员熟悉国际会计准则,他们的专业水平将会对我国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毫不怀疑,加入世贸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在促进市场有效性和审计独立性上更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从会计改革的角度来说,其影响是有限的。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一直是根据中国经济、法律、税务、银行及企业等改革的发展而确定的,是否加入世贸将不会对这一进程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