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监管资本的影响。在监管资本的确认方面,《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会计的国际化将对核心资本的确定产生重要影响。因为随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股票期权和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交易等权益工具可能会计入到会计资本项目中;交易性金融工具和可供出售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未实现损益也将会引起会计资本项目的变化;如果公允价值用于负债的计量,那由于商业银行自身信用的变化而引起的负债减值也会引起会计资本的增加,等等。以上会计资本的变化必将会对监管资本的确定产生影响,因为不是所有的会计资本项目都能够作为监管资本,增加的会计资本项目是否能够吸收银行非预期风险需要深入研究,这就需要银行业监管部门根据会计规范的变化相应调整监管资本的确定方法,以服务于银行监管目标。
3.对市场风险监管的影响。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6年发布的《关于市场风险资本监管补充规定》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要求,为计算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应设立交易账户以将商业银行交易性业务与传统的银行业务分开。交易账户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从事自营而短期持有并旨在日后出售或计划从买卖的实际或预期价差、其它价格及利率变动中获利的金融工具头寸、为执行客户买卖委托及做市而持有的头寸、为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风险而持有的头寸。交易账户中的项目通常按市场价格计价,而银行账户中的项目则通常按历史成本计价。会计的国际化发展将极大地拓宽按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工具范围,并且允许持有可供出售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套期会计的采用把衍生金融工具与其对应的基础工具的会计核算集中在一起,使得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界限更加模糊,增加了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实施审慎资本监管的难度。
4.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会计的国际化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以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而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能加剧银行体系的波动。因为公允价值具有提前确认收益和损失的性质,从而将加剧会计报表的波动,波动性的增加可能导致银行经营方式的改变,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资产的信贷资产质量较高,不可行的贷款项目可能获得贷款,而在经济衰退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较低,即使是前景非常好的项目也可能得不到融资,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加剧了经济波动。因此,银行监管部门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银行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四、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如何应对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包括巴塞尔委员会在内的各国银行监管当局的反应来看,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通过调整监管政策,在会计报告禾口监管报告、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以更好的服务银行监管的目标,而长远的目标是希望加强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协商,以促进会计资本、监管资本的同一性。如何应对会计的国际化发展对我国银行和银行监管所产生的影响,是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应该保持现有的监管框架不变,同时根据会计规则的变化,及时调整监管政策,提高监管资本的审慎性,当会计准则发生了不利于金融机构稳健运营的变化时,应积极地消除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针对,IAS39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及时地制定有关的监管对策,重点调整对监管资本的要求,在贷款减值准备足额提取的基础上,保证监管资本能够充分吸收银行非预期的风险,促进银行的稳健运营。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暂行)》以及将要颁布的其他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对上市银行的影响,银行监管部门应结合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政策调整。(1)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应按照五级分类办法的要求对会计报表中的贷款减值准备(按照现金流量法提取)进行调整。(2)在(1)的基础上对交易性金融工具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未实现损益排除在核心资本之外,但允许将持有待售股票未实现收益税后部分列入附属资本中;对于贷款和应收款项、未实现的收益和损失,除了与减值有关的部分,其余的应在税后客观地计入到核心资本中;对于权益性工具,未实现的损失应在税后从核心资本中扣除,对于未实现的收益应在税前部分地包含在附属资本中;将与现金流量套期形成的收益和损失有关的公允价值准备从核心资本中扣除,除非有与待售资产直接相关的现金流量套期,而且其会计处理也应与相关资产准备金计提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持一致。(3)保持现有的交易账户分类方法,通过要求银行在进行套期保值活动前要有明确的管理策略、套期效果明显等方式,防止银行任意调整账户分类。(4)针对公允价值对银行体系的不利影响,对银行承受经济波动压力的能力进行检验,要求银行预留足够的资本作为缓;中以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5)从长远来看,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加强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努力实现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