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霸笔记 > 经济基础学霸笔记

202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典母题汇总:第七章.pdf

10下载币 大小:423.02KB 下载数:0

2025年中级经济师火热备考中!跟着经济师学霸君一起来刷每章经典母题吧!吃透一道题,搞定一个大考点!让刷题变得更高效!】【

插入模块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经典母题1】(单选题)

1、按照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B.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租金+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

C.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利息+租金

D.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利息+租金+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按照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母题考点速递】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计算法

具体内容

生产法

从生产的角度,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支出法

从支出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GDP=C+I+G+(X-M)

C:居民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资本形成率: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易混知识点】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

劳动者报酬

居民消费支出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投资支出

生产税净额

政府购买

营业盈余

净出口

【经典母题2】(单选题)

2、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75Y ,投资I=460亿元,求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亿元。

A.2400

B.2240

C.2800

D.1200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两部门经济模型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 = C + I)带入公式:Y=C+I,Y=100+0.75Y+460,得出Y=2240。B选项当选。

【母题考点速递】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

1.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

2.没有政府部门:没有税收项目、没有政府购买。

3.没有进出口部门:没有进出口贸易。

(二)储蓄—投资恒等式

1.从支出的角度来看

(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2)表达式:GDP=Y=C+I

2.从收入的角度来看

(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S表示)。

(2)表达式:GDP=Y=C+S

3.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GDP=C+I=Y=C+S

即C+I=C+S。

4.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5.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经典母题3】(单选题)

3、在一个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8Y,投资I=100亿元,政府购买G=80亿元。则均衡国民收入是()亿元。

A.1000

B.2000

C.180

D.200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即Y=20+0.8Y+100+80 把Y移到左边,Y-0.8Y=200 即 Y=1000(亿) 

【母题考点速递】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三部门经济

1.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

2.政府支出主要包括:

(1)政府购买:政府用于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2)转移支付:政府给予居民的转移支付。

(二)储蓄—投资恒等式

1.从支出角度

(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2)表达式:GDP=Y=C+I+G

2.从收入角度看

(1)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2)政府的净收入(T)

=全部税收收入(TO)-转移支付(TR

(3)表达式:GDP=Y=C+S+T

3.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因此:

GDP=C+I+G=C+S+T=Y

即I+G=S+T

得到,I=S+(T-G)

式中:

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即私人储蓄;

(T-G)可以看成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总储蓄。

4.上式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经典母题4】(单选题)

4、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关于消费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加

B.与个人生命周期有关系,不同的时期,消费支出不一样

C.是根据持久收入决定的

D.由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构成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选项A错误;凯恩斯认为人们不断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选项B错误;属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观点。 选项C错误;属于持久收入理论的观点。 选项D正确;根据消费理论三个假设,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C=α+βY 式中, 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就是当收入为0时,即使动用储蓄或借债也必须要进行的基本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因此,上式的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母题考点速递】三大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

内容

(英)凯恩斯

消费理论

1、三大假设

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规律

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③平均消费倾向(APC)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2、消费函数:

公式:C= α+ βY

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

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的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MPC<APC

(美)莫迪利安尼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①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收入)、中年时期(收入>消费)、老年时期(消费>收入)

②理性的消费者: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③家庭的消费函数:C=α×WR+c× YL

④WR:财产收入;YL:劳动收入;

 α: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c: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美)弗里德曼

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理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根据其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间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有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经典母题5】(单选题)

5、关于凯恩斯的投资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B.实际利率越高,自主性投资越大

C.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小

D.利率为零时,自主性投资也为零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投资函数。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自主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即使利率为零时也会存在。

【母题考点速递】投资函数(★★)

(一)投资的含义

1.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例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即形成固定资产的活动;

2.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

(二)决定投资的因素

1.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2.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

(三)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

1.凯恩斯认为,实际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

(1)如果企业贷款投资,投资的成本就是利息;

(2)如果企业用自有资本进行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仍可认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

(3)决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就是实际利率,因此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

2.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1)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

(2)实际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资成本越低,投资就会增加。

3.如果假设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投资函数可以写成:I=I(r)=e-dr

式中:  

r为利率;

e为自主投资,是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即使利率为零也会存在;

-dr为引致投资,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

d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

【经典母题6】(单选题)

6、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财政支出增加100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国民收入增加75万

B.国民收入增加400万

C.政府支出乘数3

D.政府支出乘数一0.75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投资乘数。增加一笔投资△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人△Y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投资量,而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用β表示,△Y表示国民收入,△I表示财政支出,根据投资乘数公式K=△Y/△I=1/(1-β),即△Y/100=1÷(1-0.75),所以△Y=400(万)

【母题考点速递】投资乘数(★★)

1.投资乘数含义

增加一笔投资Δ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投资量,而是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2.投资乘数 推导过程

(1)假定某部门增加100万元的投资,并且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β=0.8。

①增加的100万元投资被用来购买投资品,实际上是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即居民)手中,产生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即∆I(100万元)。

②β为0.8,增加的100万元收入中会有80万元用于购买消费品,产生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即β∆I(80万元)。

③以上过程不断进行下去,最后得到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2025071709210162808022_消费、储蓄和投资(二)
2025071709210162808022_消费、储蓄和投资(二)

【经典母题7】(多选题)

7、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A.货币供给量

B.政府购买

C.市场竞争程度

D.技术进步

E.价格总水平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选项ABE正确;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利率。( 2 )货币供给量。(3)政府购买。(4 )税收。( 5 )预期。( 6 )价格总水平。 选项CD错误;为干扰项

【母题考点速递】总需求(★★★)

含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①利率(反向↓)

②货币供给量(同向↑)

③政府购买(同向↑)

④税收(反向↓)

⑤预期(同向↑):企业对利润预期和居民对收入预期

⑥价格总水平(反向↓)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价格总水平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

原因: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的影响。

财富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收入及财富购买力变动→需求变动

 价格总水平↑→货币实际购买力↓→需求↓

利率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利率变动→企业投资成本变→居民借款成本变→需求变动

价格总水平↑→利率↑→成本↑→需求↓

出口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汇率变→出口需求变

 价格总水平↑→汇率变→出口需求↓

【经典母题8】(单选题)

8、关于总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Y垂直的直线

B.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Y平行的直线

D.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总供给曲线都是与横轴Y垂直的直线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Y垂直的直线。

【母题考点速递】总供给(★★★)

含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企业利润水平

基本因素:价格、成本

重要因素:企业预期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关系)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插入模块
查看全文 请先下载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