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国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工商管理》
❤ 红色:重要考点,精准定位方向
❤ 绿色:易混易错,消除知识盲区
❤ 蓝色:记忆技巧,加速考点吸收
❤ 黑色:高频常考,稳固胜利基石
考试资料由 233 网校整理提供(整理不易,请尊重版权)
免费订阅考试消息提醒 中级经济师题库小程序 加学霸君进学习交流群
2025 年全国中级经济师考试
《中级工商管理》
❤ 红色:重要考点,精准定位方向
❤ 绿色:易混易错,消除知识盲区
❤ 蓝色:记忆技巧,加速考点吸收
❤ 黑色:高频常考,稳固胜利基石
考试资料由 233 网校整理提供(整理不易,请尊重版权)
免费订阅考试消息提醒 中级经济师题库小程序 加学霸君进学习交流群
2025 年《中级工商管理》四色笔记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考点 1】企业战略的层次
企业总体战略
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最高层次战略、最高行动纲领。
(1)保持原有的业务组合与资源分配方式,进行稳定经营。
(2)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提升发展速度、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3)抑制某些业务的发展,防范企业风险;对业务组合进行较大规模的变革,退出某些关键业
务,为发展新的业务领域重新配置资源等。
【战略重点】确定公司业务范围、经营领域。
企业业务战略
又称竞争战略或事业部战略,经营管理某一个特定的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改进一个业务单位
在它所从事的行业中,或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中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地位。
【战略重点】获得或提升业务、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企业职能战略
各个具体职能部门制定的战略,如生产制造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
理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等。
【战略重点】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所制定的实施战略。
(1) 总战略管全局:企业总体战略是最高纲领,涉及企业整体发展方向,如进入新领域、资源配置等。
(2) 业务细分市场:企业业务战略针对特定业务单位,重点是提升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地位。
(3) 职能聚焦职能:企业职能战略聚焦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领域(如生产、营销、财务等),解决资源利用效率问题。
总战略管全局,业务细分市场,职能聚焦职能。
读题抓关键词:
(1) 如果题目提到“进入新领域”“整体发展方向” “资源配置”等,对应总战略。
(2) 如果提到“提升某业务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针对特定业务单位”等,对应业务战略。
(3) 如果提到“生产效率提升”、“营销活动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等,对应职能战略。
【考点 2】企业战略的控制
(1) 战略控制四原则:确保目标、适度控制、适时控制、适应性原则。
原则 内容
确保目标原则 确保实现企业目标,通过执行战略计划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适度控制原则
控制过程要严格但不缺乏弹性,切忌控制过度,控制的范围、程度
和频率要恰到好处。
适时控制原则 控制要掌握适当时机、选择适当的契机进行战略修正。
适应性原则
控制要能够反映不同经营业务的性质与需要,应根据各部门的业务
范围、工作特点等制定不同的监控标准和方式。
2025 年《中级工商管理》四色笔记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考点 1】企业战略的层次
企业总体战略
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最高层次战略、最高行动纲领。
(1)保持原有的业务组合与资源分配方式,进行稳定经营。
(2)进入新的经营领域,提升发展速度、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3)抑制某些业务的发展,防范企业风险;对业务组合进行较大规模的变革,退出某些关键业
务,为发展新的业务领域重新配置资源等。
【战略重点】确定公司业务范围、经营领域。
企业业务战略
又称竞争战略或事业部战略,经营管理某一个特定的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改进一个业务单位
在它所从事的行业中,或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中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地位。
【战略重点】获得或提升业务、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企业职能战略
各个具体职能部门制定的战略,如生产制造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
理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等。
【战略重点】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所制定的实施战略。
(1) 总战略管全局:企业总体战略是最高纲领,涉及企业整体发展方向,如进入新领域、资源配置等。
(2) 业务细分市场:企业业务战略针对特定业务单位,重点是提升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地位。
(3) 职能聚焦职能:企业职能战略聚焦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领域(如生产、营销、财务等),解决资源利用效率问题。
总战略管全局,业务细分市场,职能聚焦职能。
读题抓关键词:
(1) 如果题目提到“进入新领域”“整体发展方向” “资源配置”等,对应总战略。
(2) 如果提到“提升某业务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针对特定业务单位”等,对应业务战略。
(3) 如果提到“生产效率提升”、“营销活动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等,对应职能战略。
【考点 2】企业战略的控制
(1) 战略控制四原则:确保目标、适度控制、适时控制、适应性原则。
原则 内容
确保目标原则 确保实现企业目标,通过执行战略计划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适度控制原则
控制过程要严格但不缺乏弹性,切忌控制过度,控制的范围、程度
和频率要恰到好处。
适时控制原则 控制要掌握适当时机、选择适当的契机进行战略修正。
适应性原则
控制要能够反映不同经营业务的性质与需要,应根据各部门的业务
范围、工作特点等制定不同的监控标准和方式。
(2) 战略控制流程:
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审查结果、采取纠偏措施。
(3) 控制方法:
①杜邦分析(财务)
②平衡计分卡(四维度)
③利润计划轮盘(财务联动)
【考点 3】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
模式 内容
指挥型
1.高层管理者确定战略,向战略执行者宣布,安排推动执行。
2.高层管理者考虑如何制定一个最佳的战略,但不考虑如何实施的问题。
变革型
1.高层管理者更加关注如何实施战略,在高层管理者的主导下,企业将会采
取一系列变革举措,保障战略的落地。
2.十分重视运用组织结构、激励手段和控制系统来促进战略实施。
3.缺点:如果过分强调组织体系和结构,有可能失去战略的
灵活性。适用范围:环境确定性较大的企业。
合作型
1.把战略实施的相关责任范围扩大到企业其他层级管理者。
2.调动了其他层级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其他层级管理者承担有关
战略责任是该模型的工作重点,不足之处是可能会降低战略的经济合理性。
适用范围:复杂而又缺少稳定性环境的企业。
文化型
1.力图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战略实施中,高层管理者担任指导者的
角色。
2.通过灌输一种适当的企业文化,使战略得以实施。
3.局限性:企业的员工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强烈
的企业文化可能会掩盖企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增长型 1.企业的战略是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形成的。
2.对高层管理者的要求很高,要能正确评判下层管理者的各种建议,淘
汰不恰当的方案。
1. 指挥型模式:
(1) 关键词:高层制定、向下推动。
(2) 特点: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向下传达并推动执行。
2.变革型模式:
(1) 关键词:组织结构、保障落地。
(2) 特点:重视组织体系和结构,通过激励手段和控制系统促进战略实施。
3. 合作型模式:
(1) 关键词:集体智慧、协调共识。
(2) 战略控制流程:
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审查结果、采取纠偏措施。
(3) 控制方法:
①杜邦分析(财务)
②平衡计分卡(四维度)
③利润计划轮盘(财务联动)
【考点 3】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
模式 内容
指挥型
1.高层管理者确定战略,向战略执行者宣布,安排推动执行。
2.高层管理者考虑如何制定一个最佳的战略,但不考虑如何实施的问题。
变革型
1.高层管理者更加关注如何实施战略,在高层管理者的主导下,企业将会采
取一系列变革举措,保障战略的落地。
2.十分重视运用组织结构、激励手段和控制系统来促进战略实施。
3.缺点:如果过分强调组织体系和结构,有可能失去战略的
灵活性。适用范围:环境确定性较大的企业。
合作型
1.把战略实施的相关责任范围扩大到企业其他层级管理者。
2.调动了其他层级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其他层级管理者承担有关
战略责任是该模型的工作重点,不足之处是可能会降低战略的经济合理性。
适用范围:复杂而又缺少稳定性环境的企业。
文化型
1.力图使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企业战略实施中,高层管理者担任指导者的
角色。
2.通过灌输一种适当的企业文化,使战略得以实施。
3.局限性:企业的员工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强烈
的企业文化可能会掩盖企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增长型 1.企业的战略是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形成的。
2.对高层管理者的要求很高,要能正确评判下层管理者的各种建议,淘
汰不恰当的方案。
1. 指挥型模式:
(1) 关键词:高层制定、向下推动。
(2) 特点: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向下传达并推动执行。
2.变革型模式:
(1) 关键词:组织结构、保障落地。
(2) 特点:重视组织体系和结构,通过激励手段和控制系统促进战略实施。
3. 合作型模式:
(1) 关键词:集体智慧、协调共识。
(2) 特点:扩大责任范围到其他层级管理者,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可能降低经济合理性。
4. 文化型模式:
(1) 关键词:全员参与、文化引导。
(2) 特点:通过企业文化引导全员参与,但需要高素质员工,耗费人力和时间。
5. 增长型模式:
(1)关键词:基层创意,自下而上。
(2)特点:企业的战略是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形成的。
【考点 4】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项目 特征 策略
形成期 某一行业刚出现的阶段。
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不成
熟。竞争压力较小。
研究开发、工程技术
成长期 行业产品逐渐完善。
市场迅速扩大;企业销售额和利润迅速增长;行业规模扩大,竞
争日趋激烈,经营不善的企业已开始退出。
市场营销、生产管理
成熟期 行业的市场已趋于饱和,销售额已难以增长。
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合并、兼并大量出现,许多小企
业退出;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产品成本控制、市场营销
衰退期
市场萎缩,行业规模缩小。
企业越来越少,竞争依然残
酷。 “夕阳行业”。
延续或者消失
1.形成期:
(1) 关键词:企业少、技术探索、竞争小。
(2) 特点:行业刚起步,企业忙于技术研发,竞争压力较小。
2. 成长期:
(1) 关键词:市场扩大、销售额增长、竞争加剧、新企业进入。
(2) 特点: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企业利润增加,竞争日趋激烈,新企业不断涌入。
3. 成熟期:
(1) 关键词:市场饱和、销售额稳定、竞争格局稳定。
(2) 特点: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销售额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企业数量
稳定或略有减少。
4. 衰退期:
(1) 关键词:市场萎缩、企业减少、利润下降。
(2) 特点:扩大责任范围到其他层级管理者,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可能降低经济合理性。
4. 文化型模式:
(1) 关键词:全员参与、文化引导。
(2) 特点:通过企业文化引导全员参与,但需要高素质员工,耗费人力和时间。
5. 增长型模式:
(1)关键词:基层创意,自下而上。
(2)特点:企业的战略是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形成的。
【考点 4】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项目 特征 策略
形成期 某一行业刚出现的阶段。
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不成
熟。竞争压力较小。
研究开发、工程技术
成长期 行业产品逐渐完善。
市场迅速扩大;企业销售额和利润迅速增长;行业规模扩大,竞
争日趋激烈,经营不善的企业已开始退出。
市场营销、生产管理
成熟期 行业的市场已趋于饱和,销售额已难以增长。
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合并、兼并大量出现,许多小企
业退出;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产品成本控制、市场营销
衰退期
市场萎缩,行业规模缩小。
企业越来越少,竞争依然残
酷。 “夕阳行业”。
延续或者消失
1.形成期:
(1) 关键词:企业少、技术探索、竞争小。
(2) 特点:行业刚起步,企业忙于技术研发,竞争压力较小。
2. 成长期:
(1) 关键词:市场扩大、销售额增长、竞争加剧、新企业进入。
(2) 特点: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企业利润增加,竞争日趋激烈,新企业不断涌入。
3. 成熟期:
(1) 关键词:市场饱和、销售额稳定、竞争格局稳定。
(2) 特点: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销售额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企业数量
稳定或略有减少。
4. 衰退期:
(1) 关键词:市场萎缩、企业减少、利润下降。
(2) 特点: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数量减少,利润下降,竞争虽然激烈,但企业数量总体减少。
易混淆点:
(1) 形成期:企业少、竞争小;
(2) 成长期:市场扩大、竞争加剧;
(3) 成熟期:市场饱和、竞争稳定;
(4) 衰退期:市场萎缩、企业减少。
【考点 5】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
因素 内容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影响威胁大小的因素:进入市场的障碍、市场潜力、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替代品的竞争压力就越大。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买方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的情形:
(1)购买供应者的大部分产品或服务。
(2)具有自主生产该产品的潜力(后向一体化)。
(3)有许多可供替代的供应者。
(4)转向其他供应者的成本很低。
供应者的谈判能力
供应者(卖方)具有较强谈判能力的情形:
(1)供应者的行业由少数企业控制,而购买者很多。
(2)市场没有替代品。
(3)购买者只购买供应者产品的一小部分。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
五力模型核心是分析行业竞争强度,记住“现有竞争、潜在进入、替代品、供应者、购买者”五要素。
1. 现有竞争: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激烈。
2. 潜在进入者:进入壁垒高,威胁低。
3. 替代品威胁:价格低、质量好、转换成本低,威胁大。
4. 供应商谈判能力:供应商数量少,谈判能力强。
5. 购买者谈判能力:购买规模大,谈判能力强。
【考点 6】波士顿矩阵分析
业务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 采用战略
明星区 较高 较高 加大投资,扩大优势。
瘦狗区 较低 较低 清算战略,转向或者放弃战略。
幼童区 较高 较低 转变为明星产品,或不能转变成明星产品,就采取放弃战略。
(2) 特点: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数量减少,利润下降,竞争虽然激烈,但企业数量总体减少。
易混淆点:
(1) 形成期:企业少、竞争小;
(2) 成长期:市场扩大、竞争加剧;
(3) 成熟期:市场饱和、竞争稳定;
(4) 衰退期:市场萎缩、企业减少。
【考点 5】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
因素 内容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影响威胁大小的因素:进入市场的障碍、市场潜力、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替代品的竞争压力就越大。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买方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的情形:
(1)购买供应者的大部分产品或服务。
(2)具有自主生产该产品的潜力(后向一体化)。
(3)有许多可供替代的供应者。
(4)转向其他供应者的成本很低。
供应者的谈判能力
供应者(卖方)具有较强谈判能力的情形:
(1)供应者的行业由少数企业控制,而购买者很多。
(2)市场没有替代品。
(3)购买者只购买供应者产品的一小部分。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
五力模型核心是分析行业竞争强度,记住“现有竞争、潜在进入、替代品、供应者、购买者”五要素。
1. 现有竞争: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激烈。
2. 潜在进入者:进入壁垒高,威胁低。
3. 替代品威胁:价格低、质量好、转换成本低,威胁大。
4. 供应商谈判能力:供应商数量少,谈判能力强。
5. 购买者谈判能力:购买规模大,谈判能力强。
【考点 6】波士顿矩阵分析
业务增长率 市场占有率 采用战略
明星区 较高 较高 加大投资,扩大优势。
瘦狗区 较低 较低 清算战略,转向或者放弃战略。
幼童区 较高 较低 转变为明星产品,或不能转变成明星产品,就采取放弃战略。
金牛区 较低 较高 稳定战略,保持市场份额。
1.判断维度:
(1) 市场增长率:高增长 vs. 低增长
(2) 相对市场份额:高份额 vs. 低份额
2.四象限特点:
(1) 明星区:高增长 + 高份额(需要大量投资以维持增长)
(2) 金牛区:低增长 + 高份额(稳定的利润来源,投资需求少)
(3) 瘦狗区:低增长 + 低份额(通常需要放弃或缩减投资)
(4) 幼童区:高增长 + 低份额(需要决策是否加大投资)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记忆口诀
“高高明星,低低瘦狗,高占金牛,低占幼童”。
①明星:高增长高份额,需要投资。
②金牛:低增长高份额,稳定利润。
③瘦狗:低增长低份额,放弃或缩减。
④幼童:高增长低份额,决策投资。
【考点 7】企业战略的类型
1. 基本竞争战略:
(1) 成本领先:成本最低,规模效应、技术降成本。
(2) 差异化:产品独特,满足特殊需求。
(3) 集中战略:专注特定市场,服务更有效。
2.企业总体战略:
(1) 成长战略:扩张、多元化、国际化。
(2) 稳定战略:保持现状,维持利润。
(3) 紧缩战略:收缩、转向、放弃。
3.战略联盟:
(1) 产品联盟:外包、联合生产。
(2) 技术联盟:共同研发。
(3) 营销联盟:共享渠道、品牌合作。
(4) 产业协调:上下游合作。
4.国际化战略:
(1) 全球标准化:全球统一产品。
(2) 本土化:针对不同市场调整。
(3) 跨国战略:低成本 + 本土化。
(4) 国际战略:母国优势转移。
易混淆点:
1.成本领先 vs. 差异化:
金牛区 较低 较高 稳定战略,保持市场份额。
1.判断维度:
(1) 市场增长率:高增长 vs. 低增长
(2) 相对市场份额:高份额 vs. 低份额
2.四象限特点:
(1) 明星区:高增长 + 高份额(需要大量投资以维持增长)
(2) 金牛区:低增长 + 高份额(稳定的利润来源,投资需求少)
(3) 瘦狗区:低增长 + 低份额(通常需要放弃或缩减投资)
(4) 幼童区:高增长 + 低份额(需要决策是否加大投资)
波士顿矩阵四象限记忆口诀
“高高明星,低低瘦狗,高占金牛,低占幼童”。
①明星:高增长高份额,需要投资。
②金牛:低增长高份额,稳定利润。
③瘦狗:低增长低份额,放弃或缩减。
④幼童:高增长低份额,决策投资。
【考点 7】企业战略的类型
1. 基本竞争战略:
(1) 成本领先:成本最低,规模效应、技术降成本。
(2) 差异化:产品独特,满足特殊需求。
(3) 集中战略:专注特定市场,服务更有效。
2.企业总体战略:
(1) 成长战略:扩张、多元化、国际化。
(2) 稳定战略:保持现状,维持利润。
(3) 紧缩战略:收缩、转向、放弃。
3.战略联盟:
(1) 产品联盟:外包、联合生产。
(2) 技术联盟:共同研发。
(3) 营销联盟:共享渠道、品牌合作。
(4) 产业协调:上下游合作。
4.国际化战略:
(1) 全球标准化:全球统一产品。
(2) 本土化:针对不同市场调整。
(3) 跨国战略:低成本 + 本土化。
(4) 国际战略:母国优势转移。
易混淆点:
1.成本领先 vs. 差异化:
(1) 成本领先:关键词“降低成本”“规模效应”“技术优势”。
(2) 差异化:关键词“独特性”“满足特殊需求”“品牌优势”。
2.集中战略:
关键词“特定市场”“专注服务”“细分市场”。
3.战略联盟:
(1) 产品联盟:关键词“外包”“联合生产”。
(2) 技术联盟:关键词“共同研发”“技术共享”。
(3) 营销联盟:关键词“共享渠道”“品牌合作”。
(4) 产业协调:关键词“上下游合作”“产业集群”。
4. 多元化战略:
(1) 水平多元化:关键词“同一领域”“产品线拓展”。
(2) 垂直多元化:关键词“产业链上下游”。
(3) 同心多元化:关键词“共享品牌”“共享技术”。
(4) 非相关多元化:关键词“进入新行业”“不相关领域”。
5. 国际化战略:
(1) 全球标准化:关键词“全球统一”“降低成本”。
(2) 本土化:关键词“针对不同市场”“满足当地需求”。
(3) 跨国战略:关键词“低成本 + 本土化”。
(4) 国际战略:关键词“母国优势”“技术转移”。
【考点 8】企业经营决策
1.决策要素:
(1) 决策者:决策的主体,最关键要素。
(2) 决策目标: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有时限
(SMART 原则)。
(3) 决策方案:多个备选方案,供选择和评估。
(4) 决策条件:决策环境,包括资源限制、内外部因素。
(5) 决策结果: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
2.定性决策方法:
(1) 头脑风暴法:
关键词“专家讨论”“自由思考”“创造性思维”。
(2) 德尔菲法:
关键词“匿名函询”“多轮反馈”“专家意见”。
(3) 名义小组技术:
关键词“独立思考”“背靠背”“投票决策”。
(4) 哥顿法:
关键词“抽象主题”“局部讨论”“引导决策”。
(1) 成本领先:关键词“降低成本”“规模效应”“技术优势”。
(2) 差异化:关键词“独特性”“满足特殊需求”“品牌优势”。
2.集中战略:
关键词“特定市场”“专注服务”“细分市场”。
3.战略联盟:
(1) 产品联盟:关键词“外包”“联合生产”。
(2) 技术联盟:关键词“共同研发”“技术共享”。
(3) 营销联盟:关键词“共享渠道”“品牌合作”。
(4) 产业协调:关键词“上下游合作”“产业集群”。
4. 多元化战略:
(1) 水平多元化:关键词“同一领域”“产品线拓展”。
(2) 垂直多元化:关键词“产业链上下游”。
(3) 同心多元化:关键词“共享品牌”“共享技术”。
(4) 非相关多元化:关键词“进入新行业”“不相关领域”。
5. 国际化战略:
(1) 全球标准化:关键词“全球统一”“降低成本”。
(2) 本土化:关键词“针对不同市场”“满足当地需求”。
(3) 跨国战略:关键词“低成本 + 本土化”。
(4) 国际战略:关键词“母国优势”“技术转移”。
【考点 8】企业经营决策
1.决策要素:
(1) 决策者:决策的主体,最关键要素。
(2) 决策目标: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有时限
(SMART 原则)。
(3) 决策方案:多个备选方案,供选择和评估。
(4) 决策条件:决策环境,包括资源限制、内外部因素。
(5) 决策结果: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
2.定性决策方法:
(1) 头脑风暴法:
关键词“专家讨论”“自由思考”“创造性思维”。
(2) 德尔菲法:
关键词“匿名函询”“多轮反馈”“专家意见”。
(3) 名义小组技术:
关键词“独立思考”“背靠背”“投票决策”。
(4) 哥顿法:
关键词“抽象主题”“局部讨论”“引导决策”。
3.定量决策方法:
(1) 线性规划法:
关键词“资源限制”“线性函数”“最优解”。
(2) 盈亏平衡点法:
关键词“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保本点”。
(3) 期望损益决策法:
关键词“概率计算”“期望值”“风险型决策”。
(4) 决策树分析法:
关键词“树状图”“期望损益”“复杂问题”。
4.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 乐观原则:
关键词“大中取大”“最大期望值”。
(2) 悲观原则:
关键词“小中取大”“最小期望值”。
(3) 折中原则:
关键词“加权平均”“乐观系数”。
(4) 后悔值原则:
关键词“后悔值矩阵”“最小后悔值”。
(5) 等概率原则:
关键词“平均概率”“平均期望值”。
易混淆点:
决策要素:
决策者、目标、方案、条件、结果。
定性决策靠智慧:
头脑风暴、德尔菲、名义小组、哥顿法。
定量决策靠模型:
线性规划、盈亏平衡、期望损益、决策树。
【考点 9】商业模式分析
价值分析 (1)价值主张:主要描绘企业为特定细分客户创造价值的系列产品或服务。
(2)客户细分:主要描绘企业要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客户群。
(3)渠道通路:主要描绘企业是如何沟通、接触目标客户而传递其价值主
张。
(4)客户关系:主要描绘企业与特定客户细分群体建立的关系类型。
基础设施分析 (5)核心资源:主要描绘让商业模式有效运转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资源。
(6)关键业务:主要描绘为了确保其商业模式可行,企业必须从事的最重
要的业务。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