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分析
简单乘数理论和固定系数理论:在假定基础货币可以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控制、货币乘数的诸构成要素也至少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基础上,确立了M=B*K的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变量。
新剑桥学派: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是有限的。
(2)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内生货币供应论: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不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
(3)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要保持货币供求平衡,必须保证货币供给的稳定性。
单一规则:公开宣布并长期坚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4)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源于德国,主张保持货币稳定,货币供给必须与商品供给相联系,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一个弹性区间内。
多选(2004年考题):货币学派提出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单一规则”,执行该规则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A,货币供给要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
B,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完全相等
C,界定所考察的货币数量范围
D,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
E,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
答案: CDE
解析:A项是新经济自由主义货币供给理论的观点。
(3)货币均衡
1,货币均衡与失衡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特征:货币供求的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长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货币失衡: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
总量性货币失衡;结构性货币失衡。
2,货币运动过程中的内在均衡机制
3,货币均衡水平的决定

(4)通货膨胀
1, 通用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物价上涨是其基本标志。
2, 类型
按成因划分的四种通货膨胀类型: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包括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型通过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
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表现形式划分的两种通货膨胀类型: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由于价格管制,商品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而表现为普遍持币待购和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3, 通货膨胀的原因
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
主要原因: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信贷原因,信用膨胀。
其他原因: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