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GB50160-201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第4.2章节规定,液化烃储罐与铁路机车走行线的最小安全间距必须保持35米。该距离的设定基于以下科学依据:
热辐射防护:液化烃(如LPG)火灾时产生的热辐射通量在35米外可降至9kW/m²以下,避免引发相邻设施二次火灾
爆炸冲击波衰减:35米距离可使蒸气云爆炸(VCE)产生的超压值降至0.02MPa以下,确保铁路设施结构完整性
泄漏扩散控制:液化烃泄漏后形成的可燃蒸气云通常需要25秒达到爆炸下限,35米间距为应急响应争取关键时间
典型案例警示: 2022年某化工园区发生LPG储罐泄漏事故,由于违规将铁路专用线间距缩减至28米,导致蒸气云扩散至铁路电气设备引发爆炸,最终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事故调查报告显示:
违反GB50160-2018第4.2条强制性条文
未设置符合SH3009-2013要求的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铁路电气设备未达到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标准
(技术图示:液化烃储罐事故影响范围模拟图)
关键防控措施:
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规范35米间距要求,现有项目不满足时应设置防爆墙(符合GB/T50779标准)
铁路沿线每50米安装1台符合AQ3035-2010的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
储罐区应配置符合SH/T3210-2020的安全泄压系统
特别提示:根据T/CCSAS044-2023新规,涉及液化烃罐区的安全间距评估需增加多米诺效应专项分析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油库
1、油库贮存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和煤油等,具有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易流淌扩散、易受热膨胀、易产生静电以及易产生沸溢或喷溅的火险特性。一般油库发生着火爆炸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进出油品方法不当或流速过快,或穿着化纤衣服等,产生静电火花
B.油桶破裂,或装卸违章
C.氧气管道阀门沾有油脂
D.灌装过量或日光曝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