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知识库 > 化工安全

如何通过日常检查维护预防储罐安全事故?

来源:233网校 2025-11-07 09:23:52
导读:储罐作为化工企业的核心设备,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本文将详细解析储罐日常检查维护的关键技术要点,帮助注册安全工程师掌握预防性管理措施。

如何通过日常检查维护预防储罐安全事故?

在化工生产中,储罐的安全操作与维护是预防重大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根据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4.10条款要求,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设备完好性管理体系,其中储罐日常检查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外观检查每日需检查罐体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焊缝开裂等缺陷,特别注意接管法兰、人孔等应力集中部位。液化烃类储罐还应检查安全阀与呼吸阀的密封情况。

  2. 安全附件校验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等监控仪表必须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涉及毒性气体的储罐需按4.12条款要求设置独立安全仪表系统(SIS),相关数据应实时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3. 泄漏检测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储罐周边进行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扫描,重点检测管线法兰、泵密封等易泄漏点。剧毒液体储罐区应设置双探头固定式气体报警器。

  4. 基础沉降监测每季度应测量储罐基础沉降数据,沉降量超过GB 50068标准允许值时应立即停用检修。大型常压储罐还需检查边缘板与环墙的密封状况。

  5. 特殊作业管理根据4.12.7条款,罐区内动火作业必须按特级动火管理,脱水、流程切换等高风险操作需制定操作程序确认表,实行双人监护制度。

案例分析某石化企业通过日常检查发现乙烯储罐呼吸阀冻结失效,及时启动MOC变更程序更换为电伴热型呼吸阀,避免了一起可能导致的超压爆炸事故。这印证了AQ/T 3034-2022强调的‘预防性维护’价值。

企业应建立储罐检查台账,使用T/CCSAS 004-2019推荐的设备完整性管理方法,将检查结果纳入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对于检查发现的隐患,需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确保储罐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科目:化工安全

考点:储罐的日常检查维护

1、常压储罐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维护,关于外部检查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外部检查时,应对焊缝进行检查

B. 进行罐体检查时,只要保温层无渗漏痕迹可不拆除保温层进行检查

C. 对储罐顶,罐壁进行测厚检查时,测厚点随机,做好测量标志并编号

D. 保温层破损严重时,应拆除保温层后检查保温罐壁外腐蚀程度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A选项,储罐外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罐体检查。(2) 罐顶、罐壁测厚检查。(3) 配件、附件检查。(4) 焊缝检查。(5)防腐、保温(冷)层及防水檐检查。 B选项,罐体检查。检查罐顶和罐壁是否变形,有无严重的凹陷、鼓包、褶皱及渗漏穿孔。对有保温的储罐,罐体无明显损坏,保温层无渗漏痕迹时,可不拆除保温层进行检查。 C选项,测厚点宜固定,设有测量标志并编号。 D选项,若发现保温(冷)层破损严重,应检查罐壁的腐蚀程度。

2、储罐的检查维护分为日常巡回检查维护,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等。其中,由岗位操作人员按照编制的巡回检查路线对工艺、设备状况进行定时、定点的周期性检查和维护属于()。

A.日常巡回检查维护

B.定期检查维护

C.不定期检查维护

D.定时、定点维护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储罐使用过程中的检查维护通常分为日常巡回检查维护,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 A选项①日常巡回检查维护:由岗位操作人员按照编制的巡回检查路线对工艺、设备状况进行定时、定点的周期性检查和维护。 B选项②定期检查维护:由管理人员组织实施,分为外部检查维护和全面检查维护。 C选项③不定期检查维护:根据管理的需要,如节前进行的检查维护等。 D选项,无此分类 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

3、储罐罐壁检查中,分散点蚀的最大深度不得(  )。

A.小于原设计壁厚的20%,且不得大于3mm

B.小于原设计壁厚的10%,且不得大于3mm

C.大于原设计壁厚的20%,且不得大于3mm

D.大于原设计壁厚的10%,且不得大于3mm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罐壁检查。分散点蚀的最大深度不得大于原设计壁厚的20%,且不得大于3mm;密集的点蚀最大深度不得大于原设计壁厚的10%。
相关阅读

添加安全工程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师资团队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