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旨在将危险源与人员或设备隔离开,以减少事故损失。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隔离:
物理隔离:通过设置物理屏障或防护装置,将危险源与操作人员隔离开。例如,在化工厂中,通过设置防爆墙和防火门,可以在发生火灾或爆炸时,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空间隔离:合理布局工厂或车间,将危险区域与非危险区域分隔开。例如,在储罐区和生产区之间设置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即使储罐发生泄漏或爆炸,也不会对生产区造成严重影响。
时间隔离:通过错峰作业或分时段操作,避免不同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安排高风险作业与低风险作业错开时间进行,减少交叉作业带来的风险。
通过这些隔离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影响范围,防止事故的扩大和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损失。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考点练习题:
1、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 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等。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
A. 狭小潮湿环境作业采用安全电压属于消除危险源
B. 金属抛光车间采取的通风措施属于减少故障和失误
C. 高速公路两侧的围栏属于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D. 锅炉上的易熔塞属于设置薄弱环节
B选项错误:金属抛光车间采取 的通风措施属于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C选项错误:高速公路两侧的围栏属于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