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的各种因素。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22),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等。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如风、极端温度、雷电、大雾、冰雹、暴雨雪、洪水、浪涌、泥石流、地震、海啸等)、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交通环境不良(如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道路急转陡坡、临水临崖等)。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包括隧道/矿井顶板或巷帮缺陷、隧道/矿井作业面缺陷、隧道/矿井底板缺陷等。
通过系统地分类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企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考点练习题:
1、某公司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在公司实行全员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到危险源辨识过程中。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关于该公司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强度过大引起的疲劳属于人的因素中的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 生产过程中班组长的指挥失误属于管理因素
C. 作业场所自然通风差属于环境因素中的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D. 作业场所的有害光照属于物的因素中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选项错误:生产过程中的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失误属于人的因素中的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选项错误:作业场所的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属于物的因素中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