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面滑:可以通过铺设防滑垫、定期清洁地面并保持干燥来预防滑倒事故。
作业场所狭窄:合理规划工作区域,避免堆放过多物品,确保足够的操作空间。
作业场所杂乱:实施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
地面不平:及时修复地面凹凸不平的地方,确保行走安全。
梯架缺陷:定期检查梯子和脚手架,确保其结构稳定,无损坏。
开口缺陷:封闭或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跌落。
房屋基础下沉:定期进行建筑结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安全通道和出口缺陷: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出口标识清晰可见。
采光照明不良: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光线充足。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加强通风,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安装空调、除湿机等设备,调节室内环境。
给排水不良:定期检查水管和排水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室内涌水:设置防水设施,防止水源进入工作区域。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有效识别并应对室内作业场所的环境不良因素,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考点: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考点练习题:
1、某公司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在公司实行全员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工作,要求全员参与到危险源辨识过程中。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关于该公司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强度过大引起的疲劳属于人的因素中的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 生产过程中班组长的指挥失误属于管理因素
C. 作业场所自然通风差属于环境因素中的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D. 作业场所的有害光照属于物的因素中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选项错误:生产过程中的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失误属于人的因素中的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选项错误:作业场所的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属于物的因素中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