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
材料和设备管理:
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
确保所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有中文说明书,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不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作业场所管理:
合理布局生产区域,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
放射作业场所应设报警装置,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应配置报警装置。
一般有毒作业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红色区域警示线。
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
设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
按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
检测、评价的结果存入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
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账,确保设施齐全且有效。
制定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现。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发放登记记录。
定期维护、检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考试科目:安全生产管理
科目知识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考点试题:
1、劳动过程中的管理中,属于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工作内容的有( )。
A. 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
B. 检测、评价的结果存入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
C. 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D. 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E. 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