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安全工程师>综合辅导

对加强当前抢险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一)

来源:233网校 2008年8月27日
  在当前火灾形势和抢险救援任务日趋繁重的情况下,消防部队如何通过规范训练、创新手段、提高训练科技含量等途径,进一步提高灭火和抢险救援水平,已经成为广大消防官兵关心关注关切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有几点心得阐述如下: 
  一、加强抢险救援工作探讨、突出思想教育,强化抢险救援专业理论 
  抢险救援工作探讨应该把它放到桌面上来谈,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发言,提出宝贵见意,把好的方案、方法提出来,拿到会议上来讨论,集体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民主,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思想让大家消化或者从另一方面入手,突出思想教育把提高思想上的重视性当重事来抓从战士入手,班长着重加强、中队领导实施监督教育,一级对一级作好思想工作,为提高抢险救援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作业技能,适应新形势下这一特殊任务的需要,抢险救援任务,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消防专业基础业务知识的熟悉和学习。情况清楚、底数明确、战术会用、装备会使,对燃烧爆炸和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熟悉,才能打有准备之仗,才能针对性采取战术战法,才能把握灭火救援行动的主动权。所以,要加强以辖区道路水源熟悉、重点单位情况熟悉、车辆器材装备性能使用方法熟悉以及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三熟悉一学习”工作,打牢官兵的灭火救援业务基础,切实为灭火救援行动的有效展开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加强训练改革,注重实效,突出实战性. 
  为适应新形势下产生的诸多新问题,训练改革主要针对薄弱方面和优势方面。针对薄弱方面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找好对策,深刻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消防部队的训练项目和手段比较单一,制约了战斗力的生成。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训练项目仍以体能、技能为主,实用性、实战性训练较少。训练时间安排上,“三熟悉一学习”等基础性以及战术训练、合成演练、模拟训练和仿真训练占的时间比例不大。训练设施也较欠缺和单一,特别是救助项目的训练设施明显不足;针对当前的火灾特点,结合消防部队装备等实际,积极创造新的灭火救援训练科目和操法,组织官兵开展训练和实地演练,努力实现由单一型装备技术训练向复合型装备技术训练转变、操场示教训练向实战模拟训练转变、单一训练向合成训练转变,不断提高灭火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这样才能发挥训练价值作用。目前,存在一部分民众对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范围、求救程序不熟悉,以至常出现第一报警对象错误,延误了报警时间的现象。从受理社会救援报警情况看,一些地方是由110、交警等部门转过来的,尤其是煤气泄漏等救助,通过其他部门转达信息,不仅耽误了救助时间,而且影响接警的准确性,也不利消防部门直接了解灾害现场第一手情况,给消防部门针对性地携带器材装备施救带来了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群众自救知识缺乏,对出现的突发性灾害事故不会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贻误了第一救援时间,扩大了灾害损失,也加大了职能部门的施救难度。 
  三、加强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各种形式的基本训练,切实提高消防官兵的综合素质。 
  抢险救援方面的基本训练,包括增强身体耐力,灵敏性的体能训练,穿戴各种专用服装和佩戴呼吸保护器的防护训练;操作各种专用服装和佩戴空气呼吸器的防护训练;操作各种大型破拆工具和移动式排烟机等抢险作业器材方面的技术训练;在有毒、高温、黑暗、浓烟、高空、地下等特殊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心理训练。我们应抓好训练效果,发挥训练积极性,把抢险救援工作的基本训练知识学好,巩固好组织抢险救援演习,是针对险情发生,保证临场发挥,增强心理素质的必要性训练科目。抢险救援演习可以事先通知,也可以不通知。演习的目的主要是练习队员之间,班与班之间,队与队之间和抢险救援专勤队与普通消防中队之间以及与社会相关单位之间的协同与配合。演习前一定要周密计划,做到演习的目的明确,演习中的训练问题明确。组织领导和各种保障措施严密,突出演习的针对性,注重演习的实际效果,达到演习的真正目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突出实战性。在日常的训练中多开展些模拟训练,让战斗员在训练中积累经验,掌握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并根据险情发生的对象能进行找突破口。增强怎样面对环境恶劣,险象丛生,扑救困难,损失惨重的情况。把模拟训练的训练质量充分提高,能更好的适应多种险情发生的处置能力.
  (考试大注册安全工程师) 
相关阅读

ȫ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