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考试已结束,233网校更新发布了202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并提供便捷估分系统,助您准确预估考试成绩!
202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案例二)
某档案馆2023年7月投入使用,地上5层,每层净高4.5m,该建筑内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以下简称"气体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位于地上三层的3个重要档案室设有1套气体灭火系统,采用组合分配全淹没方式保护,储瓶间设在地上三层。防护区隔墙上设泄压口,泄压口底边距地高度 3.5m。该档案馆设有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空调通风管道在穿越防护区的隔墙处设防火阀。气体灭火系统共有 17 个 CO2灭火剂储瓶,每个储瓶容积 70L,每个储瓶内装灭火剂净重42kg。气体灭火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025年5月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受档案馆委托对该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检查,情况如下:
(1)储瓶间内的17个CO2灭火剂储瓶通过称重装置吊装在储瓶框架上,每个储瓶正面用油漆喷涂"CO2"和"编号(1"-17")"等标识:储瓶设泄压装置,标注公称动作压力为19.0MPa,泄压方向朝向后墙面。3 个驱动气瓶正面用油漆喷涂"N2"和"编号(1"、2"、3")"标识。3个选择阀上用油漆喷涂防护区编号"(一区、二区、三区)"标识,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标注公称动作压力 19.0MPa,泄压方向朝向后墙面。
(2)电磁阀电气连接线穿可挠(金属)电气导管保护。气动驱动装置竖直管道的始端和终端采用管卡固定在框架上,水平管道采用管卡固定,管卡的间距为 0.5m.驱动装置上安装运输保护安全销。低泄高封阀安装在驱动气瓶与选择阀连接的驱动管道上。
(3)每个档案室(防护区)三面为实体砖墙,其中一面实体砖墙上设有1个5mm 厚固定窗琨的钢化玻璃窗;靠近走道的一侧采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轻质复合隔墙(厚度为100mm),隔墙上设置2个能自行关闭的8mm厚钢化玻璃门。
1.对储瓶间设备设施进行检测,下列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有( )。
A.灭火剂储瓶正面标明"CO2"和"编号"
B.灭火剂储瓶安全泄压装置泄压方向朝向后墙面,公称动作压力为19.0MPa
C.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泄压方向朝向后墙面,公称动作压力为 19.0MPa
D.选择阀正面标明防护区编号
E.驱动气瓶正面标明"N2"和"编号"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2.5 储存容器宜涂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储存容器的编号。A正确。
5.3.4 选择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域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牌,并应便于观察。D正确。
5.4.4驱动气瓶上应有标明驱动介质名称、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永久性标志,并应便于观察。E正确。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5.1.1.1 高压系统储存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MPa±0.95MPa。B正确。
5.3.3 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高压系统应为15MPa±0.75MPa。C错误。
2.对气体灭火系统驱动装置其管道进行检测,下列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有( )。
A.电磁阀电气连接线穿可挠(金属)电气导管保护
B.气动驱动装.的竖直管道的始端和终端采用管卡固定在框架上
C.气动驱动装置水平管道采用管卡固定,管卡的间距为0.5m
D.驱动装置上安装运输保护安全销
E.低泄封阀安装在与选择阀连接的驱动管道上
A选项正确,电磁驱动装置驱动器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固定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
B选项正确,竖直管道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
C选项正确,水平管道应采用管卡固定,管卡的间距不宜大于0.6m,转弯处应增设1个管卡。
D选项错误,驱动气瓶的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均应设安全销并加铅封,现场手动启动按钮应有防护罩。
E选项错误,低泄高封阀安装在系统启动管路上,正常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只有进口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才关闭,其主要作用是排除由于气源泄漏而积聚在启动管路内的气体。
3.对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围护结构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有( )。
A.靠近走道一侧采用厚度为100mm 的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轻质复合隔墙
B.实体墙上设置5mm厚固定窗扇的钢化玻璃窗
C.隔墙上设置能自行关闭的8mm厚钢化玻璃门
D.吊顶采用钢龙骨单面钉防火纸面石膏板,查看其检验报告耐火极限0.2h
E.空调通风管道穿越防护区的防火墙处设防火阀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1.2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3.1.2.1 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3.1.2.2 对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3.1.2.3 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00Pa。 D错误。
钢化玻璃不具备防火性能,B、C错误。
100mm 的纤维增强硅酸钙板轻质复合隔墙属于耐火极限2h的不燃墙体。A正确。
E正确:空调通风管道穿越防护区的防火墙处设防火阀。
4.对防护区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有( )。
A.防护区入口附近设置气体灭火控制盘
B.防护区的入口处附近未配备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C.防护区内系统管道设防静电接地
D.防护区内散走道与出口处未设火灾事故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E.防护区出入口处未设手动、自动转换控制装置
6.0.3 手动操作装置应设在防护区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并应能在一处完成系统启动的全部操作。A正确。
6.0.3A 对于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应在其入口处设置手动、自动转换控制装置;有人工作时,应置于手动控制状态。E错误。
7.0.7 设置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入口处明显位置应配备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B错误。
7.0.2 防护区应有能在30s 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D错误。
C错误:并非爆炸场所,无需强制设置防静电接地。
5.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模拟启动试验,下列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有( )。
A.防护区内声光警报器鸣响
B.联动启动机械排风装置
C.联动关闭被测试防护区的通风空调系统和防火阀
D.驱动气瓶电磁阀动作
E.人为使压力开关动作,气体喷放指示灯被点亮
AC选项正确,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内另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复合火警信号输出后,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D选项正确,按下手动启动按钮,观察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B选项错误,关闭通风空调系统和防火阀,以确保灭火剂喷放后能在防护区内达到设计浓度并保持一定浸渍时间。而“启动机械排风装置”恰恰相反,会将灭火剂排出,导致灭火失败。
E选项正确,人工使压力信号反馈装置动作,观察相关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
6.对驱动气瓶、驱动管路和灭火剂储瓶进行检测,下列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有( )。
A.1"驱动气瓶驱动一区选择阀,同时驱动 6"至 17"CO2储瓶
B.2"驱动气瓶驱动二区选择阀,同时驱动1"至17"CO2储瓶
C.3"驱动气瓶驱动三区选择阀,同时驱动1"至17"CO2储瓶
D.CO2储瓶通过称重装置吊装在储瓶框架上
E.系统存储CO2灭火剂的总净重714kg
A错误:1"驱动气瓶驱动一区选择阀,一区需要打开17个储瓶,故打开6"至 17"CO2储瓶不正确。
B正确:2"驱动气瓶驱动二区选择阀,应同时驱动1"至17"CO2储瓶。
C错误:3"驱动气瓶驱动三区选择阀,只需要打开12个储瓶,故错误。
D正确: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人员观察和操作。
E正确:总药剂量 = 17 × 42 = 714 kg
7.对该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维护保养,下列做法符合标准要求的有( )。
A.每季度对各喷嘴孔口是否堵塞进行1次全面检查
B.每季度对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进行1次全面检查
C.每季度对储瓶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是否松动进行1次全面检查
D.每年对17个CO2储瓶逐个进行1次称重检查
E.每年对3个防护区至少进行1次模拟启动试验
A选项正确,每季度检查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B选项正确,每季度检查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和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C选项正确,每季度检查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架、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D选项错误,每季度对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
E选项正确,每年应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启动试验。
8. 对该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模拟喷气试验.,下列做法及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有( )。A.选取1个与该系统中储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相同的CO2储瓶进行试验
B.采用自动启动型式测试
C.检查联动控制设施动作及反馈情况
D.将电磁阀与驱动气瓶脱离
E.检查气体释放灯是否被点亮
A选项正确,选定试验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设计用量所需容器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1个
B选项正确,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启动方式。
C选项正确,属于联动控制设备动作及反馈情况的范畴。
D选项错误,若将电磁阀与驱动气瓶脱离,则无法实现真正的气体释放,试验无效。
E选项正确,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后,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应工作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