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消技术实务第一篇第二章考点: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在历年的一消考试中,所占分值1分左右,虽然分值占比不高,但是每天搞定一个1分的考点,日积月累,终能达到质的飞跃!一起来学一学这个考点及典型例题吧~
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017】
热传导 | 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没有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在固体内部,只能依靠导热的方式传热,在流体中,尽管也有导热现象发生,但通常被对流运动所掩盖。 |
热对流 | 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差,所以也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 建筑发生火灾过程中,通风孔洞面积越大,热对流的速度越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越高,对流速度越快。热对流对初起火灾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
热辐射 | 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与热传导和热对流不同的是,热辐射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互相接触即可进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太阳向地球表面传递热量的过程。 |
二、建筑火灾烟气的流动过程
烟气流动 路线及特点 | 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 烟气扩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在建筑内部,烟气流动扩散一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
(1)烟气羽流。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生成的流动烟气通常称为火羽流。而火焰区上方为燃烧产物即烟气的羽流区,其流动完全由浮力效应控制,一般称其为烟气羽流或浮力羽流 (2)顶棚射流。当烟气羽流撞击到房间的顶棚后,沿顶棚水平运动,形成一个较薄的顶棚射流层,称为顶棚射流 假设顶棚距离可燃物的垂直高度为H,多数情况下顶棚射流层的厚度约为距离顶棚以下高度H的5%-12%,而顶棚射流层内最大温度和最大速度出现在距离顶棚以下高度H的1%处 (3)烟气层沉降 | |
竖井中烟气流动 | 竖井内气体流动的驱动力仅为浮力 |
烟气流动驱动力 | 受浮力作用驱动的主要有烟囱效应、火风压和外界风等【2016】 (1)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竖向流动的主要因素 (2)火风压(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烟囱效应和火风压不同,它能影响全楼 (3)外界风 |
三、建筑室内火灾发展的阶段
初期增长阶段 | 该阶段可能进一步发展形成更大规模的火灾,也可能中途自行熄灭,或因灭火设施动作或人为的干预而被熄灭;此阶段属于燃料控制型火灾 |
充分发展阶段 | 当室内温度继续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燃烧面积和燃烧速率瞬间迅速增大,室内温度突增的现象,即轰燃,标志着室内火灾由初期增长阶段转变为充分发展阶段 |
衰减阶段 | 一般认为,室内平均温度下降到其峰值的80%时,火灾进入衰减阶段 |
上述后两个阶段是可燃物数量充足、通风良好情况下,室内火灾的自然发展过程。
四、建筑室内火灾的特殊现象【2019】
轰燃 | 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轰燃现象,是火灾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
回燃 | 回燃则是建筑火灾过程中发生的具有爆炸性的特殊现象 回燃通常发生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火灾门窗打开或者被破坏的时候 室内发生火灾时,处于气相的可燃混合物浓度和室内的氧浓度是回燃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
经典习题
【2024年真题】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 热对流
B. 飞火
C. 延烧
D. 热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