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四

来源:233网校 2017年10月25日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

答案:×

42.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

答案:×

43.原生演替的顶极是森林。( )

答案:×

44.“生态学”这一学科名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的。( )

答案:√

45.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

答案:×

46.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

答案:√

47.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

答案:√

48.在生态因子中,气象因子是对生物生存和繁殖起关键性作用的主导因子。( )

答案:×

49.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

答案:×

50.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若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按演替进程时间的长短划分,演替可分为三类:

(1)快速演替,在短时间内(几年或几十年)发生的演替;

(2)长期演替,在较长时间内(如几十年或几百年)发生的演替;

(3)世纪演替,这种演替占有很长的地质时期。

52.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

答案: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营养级常常是错综复杂的。如不仅家畜采食牧草,野鼠、野兔也吃牧草,即同一种植物被不同种的动物食用。同样,同一种动物也取食多种食物,如沙狐既吃野兔,又吃野鼠,还吃鸟类。此外,有些动物(如棕熊等)既吃植物,又吃动物。这样,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生态系统内多条食物链之间的纵横交错、相互联结,从而构成网状结构,这就是所谓的“食物网”。

53.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及生物耐性的主要特点。

答案:(1)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2)耐性特点:①生物耐性有最高、最低和最适范围;

②生物耐性限度因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变化;

③自然界生物的耐性限度实际范围几乎都比潜在范围窄;

④生物的耐性范围是可以改变的。

五、论述题:54小题,20分。

54.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

答案: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以下一些: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由于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普遍而经常发生,因此,任何一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体。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动物来说,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群落内部的植物和动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

(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体解体,为基地植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组成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

2017准考证打印:2017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入口

2017成考真题: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告别盲目备考,锁定考点,突破难点,2017年成人高考高效通过!点击进入>>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