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初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辅导):控制职能

来源:233网校 2008-02-15 10:54:00

激励

(一)激励
1.掌握激励的概念、各主要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激励是指通过发现和诱导需要、激发动机,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其中,需要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动机是指个体满足需要的内在驱动力或愿望。
人类行为模式的基本结论是:人的行为根源于需要,产生于动机,并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据此可以推断管理人员要想有效的激励下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例题:(2004年真题)56.人类行为模式理论指出,人类的行为根源于(     )。
A.学习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答案:B
 
各主要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内容。
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五个需求层次的关系。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需要结构。一般情况下,五个层次的需要之间存在依次递升的关系。
例题:(2004年真题)54.人们希望生活在群体之中,并获得亲情、爱情、友情和归属感等,马斯洛称这种需要为(     )需要。
A.生理        
B.安全        
C.社交        
D.感情
答案:C
 
(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主要内容。
①“满意”与“不满意”不是一对矛盾;
②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③两类因素的作用。
 
(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某一目标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力量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其中,激励力量表示激励作用的大小;效价表示完成组织目标后,给组织成员个人带来的效果和价值;期望值表示组织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后,获得预期报酬的概率(可能性)。
 
(4)波特与劳勒的激励模式主要内容。
首先,人们是否愿意为完成任务做出努力取决于对奖励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认识及对获得奖励可能性的判别;
其次,人们做出努力后所取的绩效决定于其完成任务的能力和任务的了解程度;
再次,人们完成任务、取得绩效后,对完成任务和获得奖励的可能性会形成新的认识,并且判别获得报酬的公平性及满意程度。
 
(5)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主要内容。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公平与否取决于相对量的比较;
②横向比较;
③纵向比较。
 
(6)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主要内容。
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环境对行为的强化作用。
②强化的类型。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2.熟悉激励的方式方法
激励的基本方式: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2)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激励
(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4)整体激励和个体激励
 
激励的方法:
(1)目标激励
(2)参与激励
(3)榜样激励
(4)情感激励
(5)成就激励
(6)报酬激励
(7)职位激励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经济师书店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