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2、主要作用:
(1)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例如,在一次重大普查之后,可以选择若干个典型单位,检查统计数据的准确程度。
3、优点: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单位即可取得深入翔实的统计资料。
4、不足:受“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必须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典型调查要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故选项D错误;由于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一定主观性,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故选项E错误。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典型调查要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故选项D错误;由于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故选项E错误。
正确答案: A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典型调查。概率抽样方法是根据一个已知的概率选取被调查者,故选项C错误。典型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数量特征,故选项E错误。
正确答案: D
答察解析: 本题考查调查方式的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虽然都是非全面调查,但它们与抽样调查有很大不同。抽样调查是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因此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单位不是随机抽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
1、含义: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
(1)世界各国一般都定期进行各种普查,以便掌握有关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数据。
(2)主要用于了解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
2、特点: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
①普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一般每隔10年或5年进行一次。
②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在尾数3、8的年份实施;
③人口普查逢0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逢6的年份进行,均为每10年一次。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3)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依据。
(4)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1、含义: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
2、特点
(1)经济性:调查的工作量小,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最显著优点。
(2)时效性强: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3)适应面广:如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实验、医药的临床实验。
(4)准确性高:登记误差往往很小。
1、含义: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2、重点调查的适用范围很广。
3、调查的目的只要求了解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不要求掌握全面数据,而调查少数重点单位就能满足需要时,采用重点调查比较适宜。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免费听
葛广宇
记忆魔术师
主讲:初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基础知识
副教授,管理学(会计学方向)博士在读、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职称。擅长以案例、关键词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关联考点考点,讲解细致,适合零基础考生,学员称其为“记忆魔术师”。
免费听
付子健
人力资源男神
主讲:三级理论知识,三级专业技能,初级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硕士,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10余年人力资源管理从业及教学经验,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劳动保障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特聘讲师。
免费听
武小唐
知名高校经济学讲师
主讲:初级金融专业
曾担任知名高校经济学、金融学讲师。授课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考点讲解简明扼要直中要点,课程讲解应试性强。
免费听
许睿
经济学硕士
主讲:初级工商管理
经济学硕士,多年行业从业经验,善于结合行业实例讲授知识点。
专业智能,高效提分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进入做题
精选试题
省时高效精选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免费做
进入做题
考前点题
高效锁分72小时
进入做题
每日一练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进入做题
历年真题
真题实战演练
进入做题
易错题
精选高频易错题
进入做题
模考大赛
同场闯关做题
进入做题
APP刷题神器
模考大赛
考点打卡
做题闯关
扫描二维码 下载233网校APP刷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