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土建)》历年高频真题考点汇总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第一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
考点 1:建设工程质量特性
适用性 即功能: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外观性能。
耐久性 即寿命,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
理使用寿命期。
安全性 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可靠性 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经济性 工程项目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
节能性 工程项目设计与建造及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标准和有关要求。
与环境
协调性
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
考点 2:工程建设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
项目可行性研究 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项目决策 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工程施工 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工程竣工验收 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考点 3:工程质量控制主体
监控主体 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自控主体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考点 4: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025 年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土建)》历年高频真题考点汇总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第一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
考点 1:建设工程质量特性
适用性 即功能: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外观性能。
耐久性 即寿命,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
理使用寿命期。
安全性 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
可靠性 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经济性 工程项目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
节能性 工程项目设计与建造及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标准和有关要求。
与环境
协调性
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
考点 2:工程建设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
项目可行性研究 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项目决策 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工程勘察、设计 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工程施工 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工程竣工验收 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考点 3:工程质量控制主体
监控主体 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自控主体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考点 4: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
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
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4.以合同为依据,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5.坚持科学、公平、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考点 5:工程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包含以下内容:
(1)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抽查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
(3)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
行为;
(4)抽查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
(5)对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
(6)组织或者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7)定期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8)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考点 6: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经办理该建设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依法应当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已经确定施工企业;
(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资金安排、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3 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
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 3 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
自行废止。
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1 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
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 1 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
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考点 7: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起 15 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工程建设中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
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
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4.以合同为依据,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5.坚持科学、公平、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考点 5:工程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包含以下内容:
(1)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抽查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
(3)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
行为;
(4)抽查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
(5)对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
(6)组织或者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7)定期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8)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考点 6: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经办理该建设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依法应当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4)已经确定施工企业;
(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资金安排、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建设单位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 3 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
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 3 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施工许可证
自行废止。
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1 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按
照规定做好建筑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恢复施工时,应当向发证机关报告;中止施工满 1 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报发
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
考点 7: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起 15 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备案。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考点 8:工程质量保修
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1)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 5 年;
(3)供热与供冷系统,为 2 个采暖期、供冷期;
(4)电气管线、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 2 年;
(5)装修工程为 2 年。
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下列情况不属于规定的施工单位保修范围:
(1)因使用不当或者第三方造成的质量缺陷;
(2)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缺陷。
考点 9: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2)建设工程发包时,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
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3)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可以与
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合并办理。
(4)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
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5)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考点 10: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
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
(2)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
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3)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
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
备案。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考点 8:工程质量保修
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
(1)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 5 年;
(3)供热与供冷系统,为 2 个采暖期、供冷期;
(4)电气管线、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为 2 年;
(5)装修工程为 2 年。
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下列情况不属于规定的施工单位保修范围:
(1)因使用不当或者第三方造成的质量缺陷;
(2)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缺陷。
考点 9: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2)建设工程发包时,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明示
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
(3)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可以与
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合并办理。
(4)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
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5)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考点 10: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
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
(2)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
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3)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
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
考点 11: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
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的一方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1)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
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见
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3)不得转包检测业务。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4)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
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
第二章 ISO 质量管理体系及卓越绩效模式
考点 1:ISO 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原则【助记】改进三人过程决策关系
1.以顾客为
关注焦点
基本内容:关键词“顾客”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基本内容包括:
(1)确保在组织范围内树立顾客意识
(2)充分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5)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与联络
(3)保证顾客和其他受益者平衡的途径
(4)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要求,传达要求至各个层面
(6)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
(7)利用测量结果,持续改进组织的过程和产品
2.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的基本内容包括:
(1)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建立组织的发展前景
(7)管理评审
(3)形成内部环境
(4)确立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提供所需资源
(6)培训教育,人才资源
3.全员参与 基本内容:关键词“员工”
全员参与的基本内容包括: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
考点 11: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
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的一方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1)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
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见
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3)不得转包检测业务。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4)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
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
第二章 ISO 质量管理体系及卓越绩效模式
考点 1:ISO 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原则【助记】改进三人过程决策关系
1.以顾客为
关注焦点
基本内容:关键词“顾客”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基本内容包括:
(1)确保在组织范围内树立顾客意识
(2)充分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5)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与联络
(3)保证顾客和其他受益者平衡的途径
(4)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要求,传达要求至各个层面
(6)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
(7)利用测量结果,持续改进组织的过程和产品
2.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的基本内容包括:
(1)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建立组织的发展前景
(7)管理评审
(3)形成内部环境
(4)确立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提供所需资源
(6)培训教育,人才资源
3.全员参与 基本内容:关键词“员工”
全员参与的基本内容包括:
(1)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
(2)让员工识别对其活动的约束
(3)让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4)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内部沟通和契合
(5)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业绩
(6)使员工有机会增强其自身能力、知识、技能和经验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一个连贯的系统相关联的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的
结果。
过程方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1)应用 PDCA 循环
(2)过程策划
(3)明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4)配备过程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设施设备、原材料、作业方法、工作环境和信息资
源等)
(5)重点管理能改进组织关键活动的各种因素
(6)评估过程风险以及对顾客、供方和其他相关方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5.改进
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永恒目标。
改进的基本内容包括:
(1)需求的变化要求组织不断改进
(2)组织的目标应是实现持续改进
(3)持续改进的核心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4)确立挑战性的改进目标
(5)为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方法和手段的培训
(6)提供资源
(7)业绩进行定期评价,确定改进领域
(8)改进成果的认可,总结推广,肯定成果奖励
6.循证决策
基本内容:关键词“数据与信息”
循证决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1)收集与目标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2)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3)分析数据和信息,使用有效的方法,运用统计技术
(4)了解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
(2)让员工识别对其活动的约束
(3)让员工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4)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强内部沟通和契合
(5)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业绩
(6)使员工有机会增强其自身能力、知识、技能和经验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一个连贯的系统相关联的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的
结果。
过程方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1)应用 PDCA 循环
(2)过程策划
(3)明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4)配备过程所需资源(包括人力、设施设备、原材料、作业方法、工作环境和信息资
源等)
(5)重点管理能改进组织关键活动的各种因素
(6)评估过程风险以及对顾客、供方和其他相关方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5.改进
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永恒目标。
改进的基本内容包括:
(1)需求的变化要求组织不断改进
(2)组织的目标应是实现持续改进
(3)持续改进的核心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4)确立挑战性的改进目标
(5)为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方法和手段的培训
(6)提供资源
(7)业绩进行定期评价,确定改进领域
(8)改进成果的认可,总结推广,肯定成果奖励
6.循证决策
基本内容:关键词“数据与信息”
循证决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1)收集与目标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2)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3)分析数据和信息,使用有效的方法,运用统计技术
(4)了解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权衡决策
7.关系管理
基本内容:关键词“相关方”
关系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1)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确立相关方的关系
(2)识别和建设好关键相关方关系
(3)与关键相关方共享专有技术和资源
(4)建立清晰与开放的沟通渠道
(5)开展与相关方的联合改进活动
考点 2:监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策划与准备、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策划与准备
(1)贯标决策,统一思想
(2)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3)成立班子,明确任务
(4)编制工作计划、环境与风险评价
2. 质量管理体
系总体设计
在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阶段,其主要工作包括:
(1)确定质量方针、目标;
(2)过程适用性评价和体系覆盖范围确定;
(3)组织结构调整方案。
质量方针、目标 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
和方向
范围界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界定应包含下列内容:1)覆盖的产品或服务。
2)主要过程。3)地点范围。4)相关方要求。
组织结构调整方
案
质量管理体系机构的各级成员应涵盖监理单位最高管理层、总工
程师/副总经理、各职能部门、各项目监理机构等
3. 编写质量管
理体系文件
编制原则 符合性、相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独立性、确定性
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三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第一层次
质量手册
监理单位内部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应阐明监理单
位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