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мʦмʦ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房地产

2010年中级经济师房地产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辅导(4)

2009年11月18日来源:233网校网校课程 在线题库评论

3.郊区化

3.1 郊区化概念

郊区化
指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70%~80%),市区发展速度变得缓和平稳,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由市区向外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实质:一个城市内部由市区向郊区的分散
郊区城镇化
是指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
实质:代表了乡村与城镇的向心集聚
【难点】郊区化与郊区城镇化的区别

区别项目

郊区化

郊区城镇化

动力

来自城市内部的离心力

来自向心、离心等各种力量

方向

由市区向外

由郊区向市内

实质

人口与经济要素由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区的离心扩散(市区的离心扩散)

人口与经济要素由郊区向市区的聚集(郊区的向心集聚)

视角不同

站在城市中心的角度

站在郊区的角度

【难点】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逆城市化着眼的是整个城市体系,郊区化着眼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

【例题·单选题】【2007年真题】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 )现象。
A.城镇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后城市化
[答案]C
[解析]注意与郊区化的区别

3.2 发达国家的郊区化进程

郊区化前的外迁(沿铁路和电车线外迁)
汽车郊区化时期(1920~1950)
普遍郊区化时期(1950~1980)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时期(80年代)
形成边缘新城阶段(90年代以来)

3.3 中国的郊区化

大城市中心区人口量下降作为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标志(1982年)表现:
人口郊区化
工业郊区化
外来人口郊区集聚
郊区化形成机制(7大机制)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人口流动的限制性因素减弱
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触发了郊区化发生的机制
郊区新区开发与老区旧城改造的合力推进了郊区化
交通通信设施的改善提供了条件
城市规划与管理政策的强制与引导
外来人口的定位

责编:xuxiaomin评论
γרҵ ʦ ԭ/Żݼ
2017мû֪ʶ 350 / 350
2017мھ 350 / 350
2017мԴ 350 / 350
2017м̹ ͮ 350 / 350
2017м˰վ ɱ 350 / 350
2017мר 350 / 350
2017мزþ 350 / 350
2017мʦũҵþ κ 350 / 350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