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考试大 >> 建筑工程 >> 建筑施工 >> 装饰装修 >> 文章内容

美国室内设计装饰业随感

来源:考试大  2011年1月3日   【考试大:助你考试通关,掌握未来

  随着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信用也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记得“北京青年报”曾对个人信用的概念和范围作过些讨论,在此不再赘述。国家也把守信用、重合同放在衡量企业经营标准之一,希望我们的装饰材料经销、生产商多一些诚实本分的信用,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希望我们的室内设计从业人员,及早地认识到,信用如同学历、知识一样,是你的个人价值体现。

  国内与国外在室内装修设计上的区别根本在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同,因而导致在价值观和审美观设计理念、设计认识上的根本区别。我以为,这是首要和必须的前提。以中美两国室内设计从根本认识上的不同可以看出,美国室内设计所崇尚的风格是个性化、自然化,对室内设计的认识是整体的,空间的,而非表面的装饰的,注重设计,而非装饰表象。

  我觉得这个话题太大也太专业,因为透过室内设计表面,太多地是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包括中国的室内教育本身,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记得曾看到一些文章,质疑中国的设计教育(包括室内设计)是颇有见地的。文章认为,首先国内的室内设计教育注意表面的、装饰的,而非建筑在室内空间的延续,或曰室内建筑。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是不沟通的,无论对建筑的外延还是内涵,对建筑整体与局部变化、主次变化、材料联系、风格统一的完整性,都是互相脱节、毫无关联的,这点从根本上就与国外有着根本的不同。

  首先,美国的室内设计师有着较好的从业氛围。一、有业主的完全信任委托和对设计工作的尊重,有明确清晰的投资意向与经营方案,业主只提出要求,设计师负责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包括总体创意、局部空间设计,直至陈设、用具,所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设计。而国内的设计则是顶、地、四面墙,除此之外要么不设计,要么就无能为力了。此中难言之隐,想必大家都清楚。二、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设计风格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刚刚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急于昭示自己的“实力”和“富有”,于是,无论是我们甲方还是我们自身,都习惯性的认为,凡是好的设计,必是复杂的造型和昂贵的材料,必是罗马柱和抛光花岗岩。于是,我们有了千篇一律的五星级宾馆、星级酒店、豪华餐厅、保龄球馆……我们的设计人员每天忙于画餐厅、KTV包间、桑拿……希望我们每个设计人员,在醉心于造型、线条、色彩、材料之时,多注重一些尺度,多注重一些文化内涵,多关心一些环保,多研究一些美与实用的关系。国内工程投标中效果图大战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是受益者的同时也都是受害者。据说,有些公司准备用电脑动画来投标、作方案,这股风气蔓延下去,作一个卫生间都要全方位演示,都要吃喝、桑拿加按摩,岂不可悲。希望我们从业者本身要多关注设计本身而非效果图。

  我想,能做到以上几点的确很难,然而,如果离开了复杂造型和豪华材料,就不会作设计则更惨。同样是室内设计,在国外,已经高度分工,有专作商业设计,也有专作宾馆、酒店,有专作信息产业高科技的,也有专作风情地方特色的……高度社会化分工要求设计人员在某一领域中更专业、更详尽。室内设计界人士应该警惕地看到,国外的设计师同样也在准备大举抢占市场。看看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无一不是请的国外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国内的同行若再不注意提高,则岌岌可危。

  以我所在的城市,在美国也算中等规模,装饰公司、设计公司,远不及国内这样密集,设计、装饰公司能有表现的机会并不多,凡有工程项目,不容易看出装修工程与周围鲜明的反差。因为它们无论是土建工程、建材行业、陈设品行业、家具、灯具、面料这些室内装饰的因素整体设计、工艺水平都很高,配套兼容性强,所有的商品直接买来摆放就已效果不错,如无特殊要求,根本不需装修公司。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在审美上的追求也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室内装修设计和用材上。欧美崇尚自然,尽可能地从地理、心理和感觉上靠近自然,喜欢天然材质如木材、石材,欣赏植物的自然形态,家具的天然质感,尊重手工艺品。其实,这都是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人对自然美的渴望和回归。强调个性的追求,使美国的设计艺术呈现出丰富多样、“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风格、流派都可得到发展,并拥有各自不同的消费阶层。

  同美国的教育一样,设计师在做学生,甚至在中小学、幼儿园时,所注重的不是考试成绩,学习的目地也不是为了高考升学,他们很注重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养、鼓励个性,倡导思考,为日后工作的创造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基础,学生毕业时须通过专业资格考试即FIDER,FIDER的基本出发点是一套完整的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应该是一个平衡的系统,既提供知识面宽广的文化教育,又传授专业实践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FIDER标准在专业学习方面有八类内容:

  1、艺术基础与创造力培养

  2、理论基础

  3、室内设计

  4、技术知识

  5、设计表现技能

  6、职业实践知识

  7、艺术与设计

  8、研究能力

  其中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很多分支类别,如室内设计,包括居家环境和非居家环境,非居家环境设计又被分为商业环境、办公环境、零售、展览、饭店、酒店及文教卫生等,每一个方面又都包括人体工程学、特殊环境设计、设计处理过程(设计任务策划、设计构思、设计评估、空间组织、家具布置及选择、特殊用途设计、细节设计(色彩、材料、灯光、家具设备及纺织品……))学生应该掌握这类专业知识,并能运用到具体设计中。他们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独创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广泛的知识面,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是职业实践知识,要求学生到施工现场或公司里实习,以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距离,国内事实也如此,在学生毕业招聘中,社会或公司往往需要的是有实践经验工作两年左右的学生,他们具有新的思想和一定的专业技能,直接可以进行到的工作状态。强调对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即设计策划和过程处理,由美国室内教育内容及考核标准FIDER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合格设计师应该接受的教育模式和内容。 来源:考试大-建筑工程类考试

责编:wql 纠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跟贴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跟贴共0
笔 名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考试大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