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顶部旋转餐厅的设计特点主楼 39 层为一带夹层,层高达 10m 的环形悬挑式旋转餐厅。由于建筑功能要求,该层结构设计存在有一定难度,也具有一定特点。
1 、为在餐厅形成开阔视野,外围框筒在 39 层楼面处全部中断,仅在四角伸出 8 根柱支撑屋面,对于整体结构,由于外围框筒中断,使该层承载力和刚度大大降低,楼层变形加大,形成一薄弱层。本文 3.3.2 中已进行了分析。为此在设计中采取以下加强措施来提高该层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1 )提高该层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下层的 C35 提高为 C40 ; 2 )增加内筒墙体分布筋和暗柱暗梁配筋,大约较下层提高 70% . 3 )外围 8 根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
2 、旋转餐厅采用悬挑式结构,楼面梁从外筒挑出长度 8m ,跨内又托有一圈圆柱,支撑着上部 5 层楼面,存在楼面转换问题,受力较大,因而设计中: 1) 在 39 层一圈圆柱底增设环梁,加强对各圆柱底的嵌固和整体性; 2) 楼面梁采用 650x1400mm 型钢混凝土梁,并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梁中型钢和内筒按铰接处理,以便于构造,但配置足够数量的普通钢筋抵抗内筒支座处的负弯矩。 3) 楼板厚度增加为 150mm ,采取双层双向配筋。
3 、旋转餐厅屋面采用自重轻、跨距大的板式环形网架,内边支撑在圆柱牛腿上,外边支撑在外围 8 根型钢混凝土柱上。由于外边支座较少,有较大的自由边界,使网架受力复杂化,在四个角区杆件内力较大,具体设计时对该部位进行了加强。同时对板式环形网架的计算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本文由黄锐和金建民执笔。本工程设计得到了全国和省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委员会徐培福院长、莫庸总工等省内外专家的审查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JGJ3 — 91) , 1989. [2] 刘大海,杨翠如 .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选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T92-93) , 1992. [4] 陶学康 .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手册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来源:考试大-建筑工程类考试
责编:wql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