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公路工程模拟试题

2012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题(21-30)

来源:233网校 2012年2月15日

案例27
[背景材料]某二级公路上需建造一座跨度为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该桥使用不久即发现桥面下沉,底板混凝土开裂。业主召集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并查阅了地质钻探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记录。经查:桥位处地质为表面有厚5-7m不等的强风化泥岩,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容许承载力只有0.12Mpa,下层为中风化泥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12Mpa,可以作为桥台持力层。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记载有:因缺乏吊装机具,决定采用整体现浇法施工,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支架搭设前对地基表层作了加固处理,用木块支垫钢管。预拱度值系根据设计方提供的上部结构、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活载一半作用下的理论挠度值,又计算了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以此作为施工预拱度值进行设置和分配,并对模板标高进行反复测量,满足要求。在施工记录文件中记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应力管道因连接不牢固,在跨中部分混凝土浇筑时预应力管道发生了上浮……。
[问题]:
施工单位在作施工预拱度值计算时是否完整?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还应计算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因为本桥位处覆盖层厚,地基承载力低,仅对钢管支架处的表层地基处理是不够的。

案例28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K25+200~+340m处有一座5×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箱桥,箱梁高170cm,腹板厚17cm,两腹板内侧的宽度为170cm,场区预制场预制。腹板外侧用加劲钢模加固制作,内模用木材按设计尺寸制作,为保证内模有足够的刚度,内模中每隔2m设置一道加劲隔板。箱梁外侧模板用钢管支架固定,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发生内模上浮,在内模顶面堆放了钢锭。混凝土浇筑顺序如下: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浇筑腹板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过振,采取单侧先后振捣腹板混凝土的措施。拆模后发现,箱梁两侧的腹板厚度不均,内模有明显的左右移动。
[问题]:
施工单位采取的内外模板临时固定措施是否合理?
混凝土振捣的方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不合理,应在内外模之间的腹板部位设置支撑;
不正确,应该两侧对称进行。

案例29
[背景材料]西湖中桥是一座15m的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简支梁桥,桥宽9.5m,重力式桥台。桥位处地质覆盖层为厚2m的强风化泥岩,桥台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桥梁顶面距自然地面线的平均高度为8m。在距桥位3km处有一个大型水泥厂,混凝土所需用的砂石级配良好。施工单位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直接支撑在地面,为防止支架变形,整个钢管支架设置了多道斜撑和横撑。此外,为确保梁体的外观质量,选用了优质钢模,采取多种固定模板的措施。由于浇筑混凝土时正值高温,采用了水灰比大的混凝土,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多时段直接洒水养护。拆模后发现梁体外观光整,但在梁底和桥面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裂缝,梁底有横向裂缝。
[问题]: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原因有:支架地基没有处理,支架没有预压,导致混凝土变形过大;水灰比大;养护不当,应在桥面上加铺麻袋等材料,再洒水养护。

案例30
[背景材料]沿海某某大桥的桥墩施工中,设计墩为双柱式桩柱式墩,桩径为1.5m,桩长为48m的摩擦桩,桥位区地质为:表层为粘性土硬土层,曾厚3m,以下为60cm厚的粘土层软土层。此层中夹有粉砂层1.2m,以下为中粗砂砾层,以下为基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在此桥位有日夜潮汐,施工水深约2米。
承包商使用的施工方法程序如下:
1 、作钻孔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筑岛,打板桩作施工平台。施工平台高出水面1.5m
2、 埋设护筒,采用长3m的钢护筒(据具体情况)。
3、 选择冲抓钻为钻孔机械。
4、泥浆制备,采用塑性指数为 Ip>10的膨润土。
5、 冲孔灌注桩成孔。
6、清孔后做成孔检查。
7、 在成孔过程中桥墩用钢筋骨架制作。
8、由于施工工期短,成孔检查后即进行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
9、混凝土养生。
10、拔出钢护筒 。
[问题]:
1、此桥墩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方法和措施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该怎样改正?
2、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的要点及导管提升要点。
[参考答案]
1、第二点错误,易造成筒底悬空,易塌孔,漏水;
第三点错误,应选择潜水钻或正反循环钻
第七点错误,分段制作,分段焊接;
第八点错误,闭水试验;
2、混凝土具有和易性好,流动性好;拔出容易控制。

编辑推荐:

2012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题(1-10)

2012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案例题(11-20)

相关阅读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